王軍
國家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余文森教授認為:“從專業(yè)角度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通俗地講,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就是看學生是否有進步、有發(fā)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四個標準”:教學有價值,教學有效果,教學有效率,教學有魅力。通過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小學生在動作技能掌握的種類上從少到多,掌握的難度從簡單到復雜;學生從不喜歡上體育課到喜歡上體育課;學生從不喜歡提問題到勤于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學生從被動練習到主動練習、合作學習等等,這都表示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進步,教師在教學上有效果、有效率,教師個人也有價值、有魅力,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
由此看來,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主要途徑。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它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體育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那么如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身學習的能力,同時因為教學主體是學生,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否提高將直接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形成。例如:“以測代練”模式教學,體育教師教學之后應及時地對教學項目進行測試,合理制定測試要求和分值分配(積極參與度、動作技評、學生合作、學習責任、完成數量等),全面發(fā)展學生接受能力與再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舉一反三地學習。因此,課堂教學要緊抓關鍵點不放松。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是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重點是看教學能否引發(fā)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是體育教學的落腳點。通過集體性體育活動和比賽,增加學生參與的頻率和運動量,增進學生間的交流和協(xié)作,形成體育運動小團體或者定期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度,達到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因此,體育教學有效性的評價也要注重學生體育興趣的評價,不能單純認為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就具有了體育運動興趣,我們要大膽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借鑒“網絡游戲”的吸引力用于體育教學,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三、重視學生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陶行知的教學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边@表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注重學生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不同組別和競賽游戲來發(fā)展學生學習與應用能力,也就是說教師提供比賽或游戲的規(guī)則,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內部研究討論,制訂實施方案,最終檢驗結果(責任分工、合作、組內參與度、實施的效果),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體育教學或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參與組織與實施,鍛煉學生的應用和借鑒,提高學生再學習的能力(包括體育教學中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組織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總之,體育教學中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鍛煉機會,最終達到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四、提高教師講解、示范的有效性
教師講解與示范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能力,同時講解與動作示范的有效性也是體育教學有效性的起點和基石,決定了學生對該項運動的興趣、課堂的參與度和對教師的認同度。所以,講解須簡潔,示范動作要合理規(guī)范,選擇示范面(有利于學生觀察與模仿)要恰到好處,這樣才能增強動作的直觀性。例如:排球的正面雙手墊球動作示范,墊球時正確的擊球點和正面墊球的姿勢,身體與手臂的協(xié)調用力,動作優(yōu)美,自然會吸引學生的“眼球”,教師的教學達到行云如水的效果。反之,學生的參與度就會降低,試問何來體育教學有效性?因此,教師講解與動作示范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五、將多媒體技術適時引入課堂教學
改變傳統(tǒng)的單純靠口頭傳授和肢體語言傳授的教學方式,體育教學應該積極學習和應用多媒體技術為體育教學服務。
在籃球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視頻演示籃球競技戰(zhàn)術,直觀清晰的場景、栩栩如生的畫面,不自覺地吸引了學生去主動學習和探究,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很好地感受動作技術,接受效率自然提高很快,而且競技戰(zhàn)術更加有條理,學生更容易理解和運用。因此,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適時介入體育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彌補了教師自身不足,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和評價體系很多,我們應該從體育教學的源頭抓起,從教學的點滴小事做起,認真對待。只要認真、務實、創(chuàng)新,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目標就一定會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