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摘 要:創(chuàng)新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fā)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隨著中西方文化更頻繁的交流,人們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加上當今社會的教育現(xiàn)狀有很多地方的不足,傳統(tǒng)的以理論灌輸為主要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存在很多不足,越來越難以奏效,越來越受到受教育者的排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改善勢在必行。
關鍵詞:教育現(xiàn)狀;教育對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效果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3-0194-02
一、教育現(xiàn)狀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領導干部是重點教育對象。這種社會實踐活動的成效如何,身在其中的人民群眾可謂見仁見智,雖然社會的整體面還算不錯,教育的成效整體尚可,但社會的多種丑惡面屢見報端,丑惡面抵消著社會的正能量,讓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我國政府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是民意的代表。領導干部作為掌握一定權力的人民公仆,是政府的具體領導者和執(zhí)行者,其素質(zhì)的高低關乎政府在民眾中的形象。不少領導干部貪污腐敗,生活腐化,敗壞了政府的形象。
企業(yè)是按照市場規(guī)則,通過提供商品和服務而獲得利潤的主體。而當今很多企業(yè)只是唯利是圖,甚至為了降低成本而制假售假,污染環(huán)境,更不用說承擔社會責任。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飲料中的香精、色素,豬羊肉中的瘦肉精,餐飲企業(yè)使用地溝油,建筑企業(yè)的樓歪歪、橋脆脆等等。
學校(主要指高校),是教書育人之地,而今高校這方凈土也在被社會的不良習氣影響著。學校過于行政化。不少教師不再是熱衷于傳道授業(yè)解惑,而是對上級百般迎合,以謀得一官半職。不少教師為了評上較高職稱而抄襲、剽竊,甚至奉行“拿來主義”。不少教師不再是“學高為師,身正示范”的榜樣,對莘莘學子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2012年某月某日,有媒體報道,廣西梧州某縣一老翁將辛苦養(yǎng)了數(shù)月的幾只雞挑到縣城里賣,以幫補拮據(jù)的家庭開支,賣的錢竟是二百元假幣而被活活氣死。該媒體深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是一婦女明知是假幣而故意坑騙老人的。
以上類似事件,屢被媒體爆料,成了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雖是少數(shù),但帶來的負面影響難以估計。社會是由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及其他組織以及個人組成的綜合體,社會的和諧與否,是各個組成分子相互作用的結果。一個友愛、互信、正義而公平的社會必是良性互動的社會,傳遞正能量的社會。而社會充斥其中的是腐敗、造假、坑蒙拐騙,要想過得幸福又談何容易。
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包括領導干部在內(nèi)的廣大人民群眾。社會丑聞層出不窮的教育現(xiàn)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顯得力不從心。如果其他情況不變,單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角度來講,為了適應新形勢,把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特殊矛盾化解到最低,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有必要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新的認識??茖W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同認識一樣也是來自于實踐,并指導著實踐,而且隨著實踐的變化而變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在對教育對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辦法或手段的總和,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任務決定方法,方法為任務服務。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沒有科學的教育方法,就難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對于方法的重要性,毛澤東曾有段很形象的描述“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者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
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應該是符合社會實際的,行之有效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有:第一,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能夠有效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特殊領域的矛盾;第二,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便于運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和受教者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雙方互動交流以致達到統(tǒng)一;第三,能尊重人性合理的利益需求,能夠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增強教育的感染力,達到預期目的。
三、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認識
為了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認識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特殊矛盾,本文從當今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較普遍運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淺談個人認識。
(一)理論教育法
理論教育法是以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為依據(jù),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列寧認為,社會主義意識不可能自發(fā)產(chǎn)生,只能通過各種形式的灌輸,才能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和掌握。在新中國成立后一段時間,由于社會主義制度、規(guī)章、優(yōu)越性還不被人民所熟悉,加上資本主義的意識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者運用以灌輸為手段的理論教育法是符合國家實際和必要的,但新中國成立距今已有六十余年之久,改革開放也已三十余年。隨著改革開放,中西各個領域的交流甚多甚廣,國人對于中西意識形態(tài)領域認識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可同日而語,對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黨的治國理政的總體路線也已深入人心。人民期盼早日建成經(jīng)濟富裕、環(huán)境優(yōu)美、社會和諧、政治清明、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愿望沒有變,所以避免刻意的政治說教,道德說教。好的地方,不說大家也看得清楚,須加以改善的地方只需好好加以改進就是,刻意說教反被當成忽悠百姓??桃庹f教讓人反感,也事倍功半,出力不討好。
(二)實踐鍛煉法
實踐鍛煉法的理論依據(jù)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論,是一種使受教育者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方式有社會調(diào)查、參觀訪問和社會考察;參加生產(chǎn)勞動、勤工儉學和公益勞動;組織受教育者參加創(chuàng)建文明單位活動等。但現(xiàn)實中存在的一些情況應引起注意,一些單位可能由于經(jīng)費不足要么是不安排受教育者參加類似的實踐教育活動要么只選出受教育者很小的比例作為代表參加實踐教育活動,而且參加者中很多都是限于走一走、看一看,不能夠很深入地了解社會肌體,使得實踐鍛煉法的成效大打折扣,實踐鍛煉的面太窄,面向群不夠多,不能很好地在實際中發(fā)揮實踐鍛煉法的積極性。
(三)榜樣教育法
榜樣教育法,又叫示范教育法或典型教育法。它把抽象的說理教育變?yōu)橥ㄟ^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跡來進行教育,從而激起人們的思想感情共鳴,引導人們?nèi)W習和仿效。某某典型事跡宣講團也好,感動某某人物評選活動也好,要避免假大空,刻意拔高,榜樣的力量貴在真實,刻意渲染后的形象,不但起不到帶動大家效仿的結果反而讓人感到排斥和厭惡。對于電視中的感動人物評選活動的晚會點擊率不高,以及學生對于典型事跡宣講團的活動不太情愿參加的現(xiàn)實狀況是有原因的,應思考問題的癥結所在。形成“好人有好報,不讓老實人吃虧”,形成比學趕幫超,和對壞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良好社會氛圍還需繼續(xù)努力。
(四)形象教育法
它借助的是文學藝術等特殊手段,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娛樂活動之中的教育方法。然而,現(xiàn)在的文學藝術作品遠遠滿足不了大眾的需求,尤其是很多國內(nèi)的電視劇等藝術作品出現(xiàn)了內(nèi)容庸俗化、低俗化的傾向,根本起不到對人民大眾的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反而國外的尤其是發(fā)達國家的電影電視作品能給人很好的鼓舞人的作用,國內(nèi)的相關工作者應該好好反省。再者,為何娛樂明星對年輕人的影響,要遠遠大于科學家、學者等對年輕人的影響,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有多少人是以成為科學家或?qū)W者等為人生追求目標的,而娛樂明星的粉絲卻對他們頂禮膜拜,我們又該如何看待?似乎是“知識不能改變命運,知識變得卑微”說法的注腳。
(五)心理咨詢法
心理咨詢法是指教育者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術,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受教育者解決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等的方法總和。隨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jié)奏愈來愈快,人們難免出現(xiàn)一些心理困惑、壓抑乃至心理疾病,所以心理咨詢很重要,心理咨詢法也很必要,然而現(xiàn)實是很多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很多中學根本沒配備相應的心理咨詢師,因為中考、高考不考。所以,心理咨詢法的落實措施應該加強。
(六)自我教育法
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領導干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對象,由于手握重權,相應監(jiān)督制衡難以到位,當其再沒有道德觀念的自我約束,由于利益的驅(qū)使,其很難做到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北大法學院教授賀衛(wèi)方說“一個‘缺德的社會,如何以德治國”。在一個道德一再滑坡的社會,自我教育是很難奏效的。
總之,隨著社會現(xiàn)狀的日益復雜,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體現(xiàn)的教育現(xiàn)狀,在主流面較好的同時,媒體報道的負面事件屢屢讓人大跌眼鏡,不得不引起人的擔憂。作為教育者運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應該隨著社會實際狀況的改變,加以總結改善。因為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的完成,是離不開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
參考文獻:
[1]蔣明全.全球化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原則和途徑[J].青年科學,2009,(5).
[2]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張耀燦,鄭永廷,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賀衛(wèi)方.觀察家年會暨第二屆中國改革峰會[N].經(jīng)濟觀察報,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