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思朋
(宿州市埇橋區(qū)沖疃中學 安徽·宿州 234000)
中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標》強調(diào)“在做中學、在學中用”的最好體現(xiàn)。生活化教學使教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激發(fā)學生聽、說、讀、寫的強烈愿望,能夠觸及到學生的思想和靈魂,更能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審美體驗。讓學生直接接觸更為豐富更為貼近生活的英語語言學習材料,在大量的英語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英語的技能,提高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當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受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學生容易遺忘,甚至會影響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英語教學要生活化,動感化,幽默化,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愉悅、寬松的教學氛圍,使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融為一體,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1、初中英語教學內(nèi)容上涉及到一些話題貼近生活,與初中學生日常生活、學習息息相關。在教學時,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把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融為一體,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發(fā)揮英語的交流作用,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1)、學生自身的生活內(nèi)容。學生自身的生活內(nèi)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愛好、性格等方面。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 例如 “My name is Lily.” “I’m from China.” “I like singing.”等。
(2)、學生家庭的生活內(nèi)容。家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員的情況、家居擺設等都是學生了然于胸的教學內(nèi)容。例如讓學生簡單地描述自己的房間或家,“Welcome to my home.This is my bedroom.And this is our kitchen.”等。
(3)、學生的學校生活內(nèi)容。校園的許多設施:hallway,playground,dinning-hall,computer room,library,等等,都是學生熟悉的詞匯。
2、根據(jù)需要,充實教學內(nèi)容,挖掘生活中英語課程資源。讓學生多留意身邊的英文廣告、英文電影、英語歌曲、物品說明書、道路交通標志等等,有意識的收集這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英語資源,并把他們運用到教學的內(nèi)容中,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營造學習英語的寬松課堂氛圍。
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多說英語。當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對教師產(chǎn)生好感、敬愛之情和信賴時,就能收到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師要善于調(diào)控課堂,始終保持輕松愉快、嚴肅活潑、張弛有度、散而不亂的課堂氣氛。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布置富有英語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感受濃郁的英語氛圍和對英語的熱愛。
(1)、教室、辦公室及各專用教室等實行漢語、英語雙語標牌。如:Class One Grade Two,Teacher’s Office,Language Room,Music Room等等。
(2)、把校園標語雙語化。如:“Keep quiet”,“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No smoking”,在校園和教室里設立英語角,辦英語學習園地,張貼英語墻報。
(3)、要開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如利用校園英語廣播、英語競賽、英語演講、英語墻報等形式,豐富英語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3、運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方法。
1、利用角色扮演,模擬生活進行語言實踐。例如,在教學西方“萬圣節(jié)”時,我事先精心準備了一些有關“Halloween”的掛圖、面具及一些糖果餅干等物品。然后讓學生們分別扮演女巫、鬼靈等挨家挨戶“play‘Trick or—treat’”,把一個比較陌生的西方“萬圣節(jié)”真實呈現(xiàn)在同學們的眼前,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完成了英語學習,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2、把學生帶進實地去演練。例如:在教學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時,把課堂搬到操場,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體驗high jump(跳高),running(跑步),play football(踢足球),play basketball(打籃球)……學生們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就掌握了課本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利用媒體技術可以為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例如在教“Go Shopping”一課時,用多媒體把顧客到商店“購物”的情境制成動畫片。通過操練,建構了語言知識后,再給學生提供幾組不同的購物情境,要求學生運用課文對話自由練習 “Can I help you?I'd like...,please.How much is it?Here you are.” 等用法。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地增強了教學效果。
學生的課外作業(yè)是課堂活動的延伸,是學校常規(guī)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學習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不同的作業(yè)。每次作業(yè)過后,都要給學生及時的評價,哪怕是口頭的表揚和鼓勵。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課堂作業(yè):鞏固所學的課內(nèi)知識和基本技能知識。是必須做的練習。同時可以布置一些有難度、有提高性的題目,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做。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知識和能力的訓練。
2、操作性作業(yè):讓學生體驗生活,體會英語。例如學習This is my sister這一內(nèi)容時,可布置“帶家庭照并向全班同學介紹你的家人”這樣的口語作業(yè)。不僅鞏固了課堂所學,而且豐富了所學,尤其是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改變對話或排演短劇。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教師有心點撥,同學互相合作,學生會表演出一個比一個更好的劇本。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是為了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或貼上好中壞的標簽,而是為了激勵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同時發(fā)現(xiàn)和認識自己的不足,從而樹立“我也能學好英語”的信心,鼓起進步的勇氣。
總之,英語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和交往。只有把語言融入生活,它才會綻放出應有的魅力,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活情景,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讓英語真正走進每一位學生,走向生活,走進社會。
[1]何安平.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教學改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張?zhí)鞂?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龔亞夫,羅少茜.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