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被忽略的一位戰(zhàn)國儒家學者—董無心鬼神觀探幽

      2014-01-21 21:55:03趙小花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2期
      關鍵詞:董子墨家鬼神

      趙小花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陜西西安,710062;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青海西寧,810008)

      被忽略的一位戰(zhàn)國儒家學者—董無心鬼神觀探幽

      趙小花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陜西西安,710062;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青海西寧,810008)

      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者董無心,所撰《董子》一篇現(xiàn)已亡佚,從部分古典文獻里零星記載中反映出,董無心堅持儒家對鬼神“敬而遠之”“存而不論”的基本立場。董無心攻訐抨擊墨家纏子鬼神學說,同時又看重民心得失,將祖先祭祀看作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亦為一種樸素人文關懷的寫照,清晰地表現(xiàn)出了董無心的儒家情結。

      董無心;《董子》;儒家;鬼神觀;祭祀;人文關懷;墨家

      中國的無神論歷史悠久,從無間斷。從春秋戰(zhàn)國開始,涌現(xiàn)出諸多杰出的無神論思想家,如敬鬼神而遠之的孔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強調事在人為的韓非子、否定天人感應的司馬遷,堅持神滅論的范縝、人定勝天的柳宗元等,他們將無神論思想推向了高潮。在這浩瀚青史中,一位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學者——董無心,幾被忽略。本文將通過爬梳史料中關于董無心的記載,從董無心的鬼神觀中探析其儒家情結,并對董無心儒學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做出評價。

      一、關于董無心及其所撰《董子》

      董無心,戰(zhàn)國時人,其生平事跡不詳,自稱儒家之徒,著有《董子》一卷,因在流傳過程中散佚了,故欲了解分析董無心本人以及他的儒學思想,只能從其他文獻典籍的零星記載中入手。關于董無心的記載,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儒家?!抖印芬黄?,名無心,難墨子。”東漢王充《論衡·福虛篇》講:“儒家之徒董無心,墨子之役纏子,相見講道?!薄端鍟そ浖尽分杏涊d:“《董子》一卷,戰(zhàn)國時董無心撰?!碧迫笋R總在《意林》“《纏子》一卷”中提及董無心和纏子論道的內容,記載相對比較詳細。此外在《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儒家”類中均著錄為一卷,可見此書在宋以前有一定范圍的流傳。

      到了宋代,晁公武所著《郡齋讀書志》中記載:“《董子》一卷,右周董無心撰,皇朝吳祕注。無心在戰(zhàn)國時著書辟墨子?!倍谒卧H,馬端臨所著《文獻通考》卷二百八經籍考三十五中記載,“鼂氏曰周董無心撰,皇朝吳秘注無心,在戰(zhàn)國時著書辟墨子”,鼂氏即晁氏,《文獻通考》所載的這段話與《郡齋讀書志》的記載作對比不難看出,馬端臨僅僅是對晁公武記載的一種轉述和引用,并沒有更多的評述,故推測馬端臨本人并未看到《董子》全文,對董無心人物的了解僅止步于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也由此可知宋末之際董無心所撰《董子》一篇已經開始散佚了。

      明朝一代大藏書家胡應麟對董無心有比較詳細的記載,不但確定了董無心是儒家學者,而且似乎有為董無心正名之意:

      藝文志儒家。有董無心一卷。注稱難墨子。歷朝諸志,咸有其目,宋吳祕嘗為注釋,見通考。晁氏所紀,蓋南渡尚存,而今不甚傳,其言行亦不少概睹,獨馬總意林引纏子云,纏子修墨子之業(yè),以教于世,儒有董無心者,其言修而謬,其行□而庸,言謬則難通,行庸則無主,欲事纏子,纏子曰,文言華世,不中利民傾危繳繞之辭者,并不為墨子所修,勸善兼愛,子重之,右皆纏子中語,蓋二人同時,纏墨者蔑董,自尊其教,固不足憑,余獨慨夫戰(zhàn)國之世,釐翟之教大行,聲稱積漸,至于儒并,以莊周之恣橫,其敘道術,特冠墨于諸家之首,而三致意焉,自余咸可例見,無心生戰(zhàn)國世,獨奮然起辟之,計其度越當時,詎在漢世仲舒之下,蓋孟子、□氏后一人而已,而后之儒者,絕口不道其功,鄭漁仲精覈藝文,至謂無心為墨氏弟子,冤哉,余曷能弗詳為辯也。[1](49-50)

      明代方以智《通雅》更明確地指出:“董無心,漢藝文志儒家。《董無心》一卷,注稱難墨子,歷朝載之,宋吳秘嘗為注釋,今其書不傳?!盵2]可見,及至明末,董無心所撰《董子》一篇已經亡佚殆盡,致使后世學者們無法觀其全貌。而且,因史料稀少,對董無心是儒家學者還是墨家學者眾說紛紜,在《崇文總目輯釋》中甚至將《董子》歸入墨家行列,“墨家類,共二部計十六卷?!抖印芬痪?,董無心撰”,難怪胡應麟感慨:“鄭魚仲精覈藝文,至謂無心為墨氏弟子,冤哉,余曷能弗詳為辨也?!盵1](49-50)

      清代馬國瀚所輯《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收入了董無心著《董子》一卷,所錄原文在《論衡》《意林》中均有征引。

      二、董無心的鬼神觀及其儒家情結

      在上述史料中,文字內容相對比較完整,成文時間上接近董無心所處之戰(zhàn)國,能幫助人們了解探悉董無心鬼神觀念的史料記載主要有兩條,其一為《論衡·福虛》的記載:

      儒家之徒董無心、墨家之役纏子,相見講道。纏子稱墨家佑鬼神,是引秦穆公有明德,上帝賜之九十年(依《墨子》當作“十九”年,此處應為誤倒)。纏子(此處以文義求之,恐“無心”之誤,亦可參見宋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難以堯、舜不賜年,桀、紂不夭死,堯、舜、桀、紂猶為尚遠,且近難以秦穆公、晉文公。夫謚者,行之跡也。跡生時行,以為死謚。穆者誤亂之名,文者德惠之表。有誤亂之行,天賜之年;有德惠之操,天奪其命乎!案(此處應為王充的評論):穆公之霸,不過晉文;晉文之謚,美于穆公。天不加晉文以命,獨賜穆公以年,是天報誤亂,與穆公同也!天下善人寡,惡人眾;善人順道,惡人違天。然夫惡人之命不短,善人之年不長;天不命善人常享一百載之壽,惡人為殤子惡死。何哉!

      由文義所見,王充將董無心難纏子天賜秦穆公以年之說記載具體詳細、條理分明,并對此場辯論做出評述,反映了董無心鬼神觀念的一些痕跡。

      其二為唐人馬總的記載:

      纏子修墨氏之業(yè),以教于世。儒有董無心者,其言修而謬,其行篤而庸。言謬則難通,行庸則無主。欲事纏子。纏子曰:“文言華世,不中利民傾危繳饒之辭者,并不為墨子所修,勸善兼愛,則墨子重之?!倍釉唬骸白有殴砩瘢萎愐怎嘟饨Y,終無益也。纏子不能應。[3]

      馬總在文中描述纏子時提及董無心,并對其略有介紹。文義中纏子和董無心之辯論,以及馬總“纏子不能應”的評述,又間接表現(xiàn)了董無心的鬼神觀念。

      上述兩則資料,其文體格式似與駁論文的格式相似,一方發(fā)難詰問,一方回應,所涉及的內容都有關鬼神觀的討論。在墨家學說中,鬼神觀一直都是表達最模糊,又是表述自我矛盾的部分。在現(xiàn)實社會中,當面對“有德惠之操”的人,往往天不假年,因禍早夭;那些惡貫滿盈,“有誤亂之行”的人,卻能壽終正寢等情形時,只能閃爍其詞,強為之說。況且《墨子·天志中》記載“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這種現(xiàn)實和文本的矛盾表明,“墨子的鬼神思想確實存在著難以圓通之處”。[4]《論衡·福虛篇》所撰董無心正是以此為矛,來攻擊和詰難纏子,直擊墨家學說中最薄弱最致命的環(huán)節(jié),以至于“纏子不能應”,甚至在第二則資料中出現(xiàn)了董無心諷刺纏子相信鬼神就好像“以踵解結”。另外依墨家所言,鬼神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能賞賢罰暴,最終達到勸善兼愛的效果??墒窃诓荒苷嬲_定鬼神之賞賢罰暴是否公平有效的前提下,何談勸善?何談兼愛?正如《風俗通義·怪神第九》中記載:“董無心云:‘杜伯死,親射宣王于鎬京。子以為桀、紂所殺,足以成軍,可不須湯、武之眾?!睂⒐砩褡饔每浯蟮慕Y果,非但不能達到勸善兼愛的效果,反而遮蓋了歷史的真相。因此董無心難纏子天賜秦穆公以年之說很清楚地揭示了董無心不佑鬼神的立場。

      反觀先秦儒家的鬼神觀,從孔子開始一直到孟子,幾乎都很少談及鬼神。孔子是“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采用自然主義的態(tài)度對待鬼神,不否定鬼神的存在,但是也并不深入地探討鬼神?!墩撜Z·先進篇》中,子路問孔子敬事鬼神之道,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再問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完全是一副避而不談,存而不論的態(tài)度,同時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又不親近,在日常生活中強調先人事,后鬼神的思想。董無心作為一名儒家學者,“(纏)子信鬼神,何異以踵解結,終無益也”,堅持儒家基本的鬼神觀立場,“雖沒有對鬼神做出深刻的批判,但能針對墨家‘明鬼’十分準確地提出無鬼無神而否定上帝之命”[5],也許這也是董無心攻訐抨擊墨家纏子鬼神學說的一個根本出發(fā)點。

      “戰(zhàn)國時期,子思認為,人如果達到‘至誠’的精神境界,就可以通過卜筮了解天和鬼神的思想。”[6]“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福禍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7]在這里,子思雖說人可以通過卜筮了解鬼神的思想,但是更加強調人自身的“至誠”之心,強調人內心的修養(yǎng)。孟子在此基礎上將內心的修養(yǎng)進一步提升,在國家存亡問題上,孟子說:“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民矣?!泵献诱J為江山社稷的得失在于“民”,進一步強調“民心”的重要性。統(tǒng)治者在位,首先要強化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得與不得民心,有一個外在的“約束”,即周公所制之謚法,《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盵17]董無心認為:“夫謚者,行之跡也。跡,生時行,以為死謚。”謚號對于統(tǒng)治者而言,是對其在位之時功過是非的一個定論,只有在“生”的時候能得到好的“行之跡”,“死”后才能像晉文公一樣,有“德惠之表”的贊譽,否則只能如秦穆公一般,得一個“誤亂之名”,民心所向,才是為政之道。董無心關乎民心得失的思想,也正契合了《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位思想,“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得乎諸侯而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即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逼渲械摹吧纭笔峭恋厣瘢梆ⅰ笔枪壬?,“丘”是眾的意思,“丘民”指天下百姓,孟子認為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之,君主的地位要更低一些,將民的利益置于鬼神之上的,對于祭祀鬼神本身這件事情,其思想的落腳點是在社會人事,以人為本。其祭祀形式,僅是“借鬼神來推行對人的教化,引導人們重人倫,重親情,培養(yǎng)人的道德感”[8]。先秦儒家真正關心的是人在祭祀時得誠心、孝心,孔子說:“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避髯右舱f:“送死,飾哀也;祭祀,飾敬也?!痹诩漓氲臅r候表達出敬意,在辦喪事的時候表達出哀痛就可以了。正如章太炎先生在《訄書·原教下》中提到:“董無心、王充之于祭宗禰,重之矣;其于上天及神怪祇鬼者,則皆擯之,以為椎愚之言?!盵9]董無心看重祖先祭祀,摒棄鬼神,其實這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對人們情感的人文關懷,追求的是祭祀這種“慎終追遠”的舉動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即“民德歸厚矣”!

      三、董無心的鬼神觀在儒學思想中的作用和地位

      儒家和墨家有著相近的學術淵源,《淮南子·主術》記載:“孔丘墨翟修先圣之術,通六藝之論?!倍寂c儀禮之學有關。就時間上看,墨家產生于儒家之后,“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jié)用。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盵10]《淮南子·要略》中提及:“墨子學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墨子受儒家影響,后因不滿儒家學說而提出批評,并最終走上了不同的學術方向。學術界認為儒墨分野的主要依據是墨家對儒家曾提出四點批評,這在《墨子·公孟》篇里表達得最為具體而詳盡,亦是研究儒墨相非的重要依據:

      儒之道足以喪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為不明,以鬼為不神,天、鬼不說,此足以喪天下。又厚葬久喪,重為棺槨,多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無聞,目無見,此足以喪天下。又弦歌鼓舞,習為聲樂,此足以喪天下。又以命為有,貧富、壽夭、治亂、安危有極矣,不可損益也。為上者行之,必不聽治矣,為下者行之,必不從事矣,此足以喪天下。

      文中首談“儒以天為不明,以鬼為不神”,墨家認為儒家“執(zhí)無鬼而學祭禮,是猶無客而學客禮也,是猶無魚而為魚罟也”,指出儒家一方面祭祀鬼神,一方面又看重主體的情感道德,并不相信鬼神。

      由此可知,儒墨相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于祭祀的態(tài)度上?!叭寮覂A向于把祭祀作為一種外在形式的符號,剔除神秘的色彩,體現(xiàn)內在的情感表達和道德自覺,通過儀式表達對故人和神靈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盵11]墨家則相信鬼神的存在,從而進行祭祀儀式。儒墨兩家在祭祀態(tài)度上的不同,正如莊周在《莊子·人間世》中所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墨家首先爭奪話語權,指陳與自己學術觀點對立的儒家學派,而代表儒家批評墨家的不外孟、荀二子,“荀卿指責墨子主張節(jié)約,不容君臣有隔,有悖倫理,大罵墨子是‘役夫’?!盵12]孟子批評墨子,見于《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瓧钅啦幌?,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閑先圣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ト藦推穑灰孜嵫砸?。”直接將墨家比為禽獸,言既出,驚世駭俗。

      董無心為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學者,與荀孟二子為同時代,面對儒墨相非,董無心應該是親身經歷并深有體會的。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認為,孔子之所以不語怪力亂神,是因為他對宇宙和人世的看法“已抱有一種開明而合理的見解”[13]。董無心對纏子鬼神觀的攻訐,在祭祀中講求主體情感的抒發(fā),亦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雖然沒有像荀子和孟子一樣,直接以對決的形式展開駁辨,但是一句“以踵解結”,看似輕描淡寫,實際則真實的反應出董無心站在儒家立場,對墨家鬼神觀持強力批判態(tài)度。但是因為董無心的著作在史書中記載僅為一卷,其思想體系和知識結構估計尚不及荀孟,對于墨家的批判自然不夠徹底和尖銳,但是能夠與纏子“相見講道”,并最終給出“(纏)子信鬼神,何異以踵解結,終無益也”的結論,堅持儒家基本的鬼神觀立場,站在荀孟二人身后,為批判墨家,維護儒家思想體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盡管沒有充當急先鋒,但是他也盡自己所能,搖旗吶喊,表明自己的觀點,體現(xiàn)了作為儒家學者應該持有的學術操守。此外,孔子之后,經過儒學的逐代傳承,以及孔子弟子和后學們力陳各自學術觀點,在不斷的爭奪儒家領導權和儒學闡釋權的博弈過程中,儒學在戰(zhàn)國后期分為八派,其中子張之儒重視“政制”建設、顏氏之儒重在下功夫實踐孔子的仁德思想、漆雕氏之儒主張性有善惡論等等,每一派都有各自的主要思想觀點,雖均為孔子之學,但在側重點上完全不同,董無心的儒學思想里僅存鬼神觀和祭祀的態(tài)度,一方面有史料缺乏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能夠從側面感受到早期儒學分派這個大時代背景的氣息。

      另外從董無心關于信鬼敬神“終無益”這個基本觀點看,在當時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坝袥]有鬼神,鬼神是否能夠禍福于人這是討論鬼神觀的兩個基本問題,無神論就是以否定鬼神存在或鬼神不能禍福于人為前提的,從討論鬼神有無演化為爭論是否應該信鬼敬神,這是認識上的深化?!盵14]董無心懂得信奉鬼神好比“以踵解結”,對人無益的道理,對于那些還糾結在是否存在鬼神的人來說,無疑是擺脫有神論影響的一條重要途徑,因而在當時具有現(xiàn)實的社會意義。

      [1]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卷三·經籍會通三[M]. 北京:中華書局, 1958.

      [2] 方以智. 通雅[M]. 北京: 中國書店出版社, 1990: 39.

      [3] 馬總. 意林·纏子一卷[C]//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五.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213-214.

      [4] 徐華. 上博簡《鬼神之明》疑為《董子》佚文[J]. 文獻季刊, 2008, (2): 105-109.

      [5] 王友三. 中國無神論史綱[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34-35.

      [6] 何飛燕, 田春鋒. 上博簡《鬼神之明》篇的歸屬與儒墨鬼神觀[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2): 37-41.

      [7] 禮記正義[C]//十三經注疏.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1449.

      [8] 唐明燕. 論先秦儒學“天、命、鬼神”觀念的特點[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09(3): 70-72.

      [9] 章炳麟. 訄書詳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686.

      [10] 司馬遷.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 379.

      [11] 張景云. 先秦儒墨哲學思想比較分析[J]. 北方論叢, 2005(6): 123-125.

      [12] 張銀娜. 墨子哲學思想與儒家哲學思想之比較[J]. 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4): 64-66.

      [13] 錢穆. 國史大綱[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6: 71.

      [14] 牙含章, 王友三. 中國無神論史[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1992: 98.

      Dong Wuxin——A neglected Confucianist scholar

      ZHAO Xiaohua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College of Humanities,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08, China)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Confucian scholar Dong Wuxin, wrote DongZi, which is none existing now, at present only and part of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cquisition sporadic records available, reflects Dong Wuxin view on“ Confucian spirits at a distance”, “ leaving the question open” the basic position. Dong Wuxin criticized the Monist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and pointed out that people would lose value experience, and the ancestor worship was an expression of emotion, which was also a kind of simple humanistic portrayal.

      Dong Wuxin;Dong; Confucianism; Ghosts and gods outlook; sacrifice; humanistic care; Monist

      B222.9

      A

      1672-3104(2014)02-0073-04

      [編輯: 顏關明]

      2013-06-27;

      2014-02-11

      趙小花(1980-),女,青海西寧人,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1級博士生,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

      猜你喜歡
      董子墨家鬼神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與“明”字的含義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8:36
      先秦顯學墨家為何從歷史中消失
      太餓的董子皓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視域中的墨學研究——朱傳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淺談先秦諸子的鬼神觀
      北方文學(2018年32期)2018-11-19 10:12:34
      一方漢字 幾點墨彩——訪漢字彩墨家周泰宇
      風采童裝(2018年1期)2018-04-12 02:04:57
      墨家何以成為歷史上的失蹤者
      鬼神
      喜劇世界(2017年5期)2017-03-29 01:52:26
      董子健: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學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08
      可愛的劉老師
      巴彦淖尔市| 古蔺县| 长兴县| 莒南县| 太谷县| 峨眉山市| 正蓝旗| 饶平县| 沙雅县| 松桃| 武鸣县| 修武县| 五华县| 如皋市| 无棣县| 中山市| 东莞市| 驻马店市| 阿图什市| 商城县| 丰镇市| 武功县| 嘉黎县| 双峰县| 通州区| 临猗县| 利津县| 威信县| 长葛市| 东莞市| 湾仔区| 云和县| 五台县| 宿州市| 承德县| 长武县| 烟台市| 林甸县| 博客| 沽源县|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