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建明
【摘 要】新課標準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主要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所提出的問題,并從分析入手,達成對框題所含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本文簡單的探討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xiàn)狀,代之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xiàn)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fā)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心理學認為,只有課堂上師生心理相容,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高漲。我的做法是:首先,課前了解“學情”,接納學生自學后的建議。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悉心呵護學生的問或答的積極性。教學的過程是作者、作品、讀者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動態(tài)過程,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過程,而是主動參與的過程。語文教學有兩個層面:一是字詞句段篇的感性教學,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知識,達到聽說讀寫的一定能力,這是語文教學最起碼的要求。這是淺層次的,還不能說是一種境界,它只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的入門,是語文教學中“情”的貫穿,“悟”的培養(yǎng)?!扒椤迸c“悟”交相輝映,互為因果,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升華,一種有意為之的拔高,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靈魂所在。這是深層次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有這種“情”結,有這種“悟”性。這也是為了更好地在美育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形象化的美育在教學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小學語文學科兼具實用性和審美性兩重特點,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質的良好途徑。語文教育的實施,就是要以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為基礎,認識到是小學語文審美教育實施中的重要問題。
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xiàn)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
三、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四、重視對筆記的習慣培養(yǎng)
學生課上要邊聽邊記,以聽為主。記錄時善用符號,簡潔明了,迅速整齊,可有自己的批語,重點處用重彩或著重符標明。課堂上的合作探究是多方面的,包括同桌互相幫助、小組共同討論、師生共同探討研究合作等。關鍵在于如何才能做得認真,做得有效。在教學課堂中,任何教學方法都與教學任務相關聯(lián),與教學目標的制約與支配。課堂教學中,有時候需要教師的講解或示范,有時需要學生練習或討論。并不是什么問題都要拿來讓學生集體討論,集體討論的問題一定要有價值。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重在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通過教學,要讓學生逐步掌握聽、說、讀、寫等語文基本功,不斷提高看、想、研、做等學習技能。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指導、幫助,但最重要的還是學生的主動吸收和自覺運用,能融會貫通。因此,教學歸根究底都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思維與習慣,要鼓勵他們不斷改進學習方法,通過多方學習和應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質疑解疑、合作探究、勇于探索和求異創(chuàng)新的習慣。
五、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優(yōu)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shù)呐u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
參考文獻:
[1]李丹,楊國福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3年第2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