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
摘 要:幼兒園小組化教學是由幼兒組成的一個個小集體為單位,組織學習活動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便于教師觀察幼兒并進行針對性指導。同時它也是促進幼兒合作與交流的社會化交往能力,提高幼兒社會化發(fā)展水平的重要途徑。它是一種優(yōu)于集體教學形式、且正成為教育發(fā)展趨勢的幼兒園教學活動形式。
關鍵詞: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個別教學
教育家陳鶴琴在幼稚園課程論思想中指出,幼稚園課程應當采用小團體式教學方法。他認為:“幼稚生的年齡不齊、智力不同、興趣不一,應當區(qū)別對待、分組施教,以使處于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稚生都有所長進……”。聞名于世的意大利瑞吉歐教育方案也是以項目小組活動方式開展的。所謂項目活動,是指兒童在教師的支持、幫助和引導下,圍繞大家感興趣的某個問題或“課題”進行的研究與探究活動,在共同的研究與探究中發(fā)現知識、理解意義、建構認識。它的特點就是建立項目小組,每個小組一般有2人~5人,小組成員可根據幼兒的特點及需要進行安排。
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是為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時期,因此,學前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前蘇聯學前教育思想的影響,目前幼兒園教學組織形式集體化。集體教學雖然在知識、技能的習得方面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沒有兼顧到同年齡段幼兒的個體差異,具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小組化教學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并逐漸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幼兒園教學活動組織形式。
一、幼兒園小組化教學組織形式的界定和內涵
學前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有多種,我們常見的形式有:集體教學、小組化教學和個別教學形式。小組化教學是指由幼兒組成的一個個小集體為單位來組織學習活動的教學方式,它有別于集體教學形式,是教師對幼兒個體進行教學的活動形式。在小組化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按照幼兒認知、能力等進行分組,根據每組幼兒的實際操作表現給予針對性的支持、協(xié)助。
二、幼兒園小組化教學的組織和實施策略
小組化教學中,幼兒的學習方式以及角色作用都發(fā)生了改變。學習更符合他們的個性差異,教師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
(1)幼兒學習的組織策略。①幼兒學習的組織之一——同伴互助學習。瑞士教育家皮亞杰認為:“兒童教育應該遵循準備性、主動性、活動性、協(xié)作性原則。同伴互助學習提倡的是同伴影響法,重視幼兒之間的互助、互學。數學“我家住哪里”操作活動中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把能力水平不同的幼兒進行分組,讓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根據樓層和房號兩個條件找到正確的房間。②幼兒學習的組織之二——同伴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在意識到他人的情緒和觀點后,通過自我協(xié)調,配合合作者,來共同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可為幼兒提供一個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在體育活動“山洞變變變”中,幼兒通過兩兩合作、三人合作、多人合作等方式變化出不同造型的山洞。合作學習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體現主動性,并形成師幼、幼幼之間,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交流方式。③幼兒學習的組織之三——個體觀察學習。人的大多數行為都是通過觀察學會的,幼兒在觀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榜樣的示范,進行模仿學習以獲得自身認知能力的提高。在建構游戲“美麗的社區(qū)”活動,幼兒通過觀察大量的房屋建筑圖片,建立了豐富的表象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材料搭建出各種建筑。
(2)教師的教學指導策略。①目標制訂的靈活性。在小組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了解每位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制訂不同層次的目標,促進他們自我發(fā)展。語言活動“春雨”,教師根據班級幼兒的語言能力水平制訂層次目標,一是對能力弱的幼兒著重培養(yǎng)他們傾聽理解的能力;二是對能力強的幼兒則是發(fā)展他們大膽表達和創(chuàng)編的能力。②操作材料的層次性、多樣性。提供有層次性的操作材料,讓幼兒有自由選擇的余地和提升經驗的空間。材料的投入是否得當,對幼兒的發(fā)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中班數學“小兔開超市”活動中,教師分別準備了三種思維水平的操作材料:實物、圖片、點卡,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和初步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③教師指導角色的多面性。小組化教學活動中,指導角色具有多面性,既是觀察者,還是支持者,更是參與者。在音樂“逛公園”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交流,在說一說、做一做、玩一玩的過程中促進師幼的共同發(fā)展。
三、幼兒園實施小組化教學的優(yōu)勢
小組化教學有著集體教學和個別教學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通過多年的實踐,筆者認為其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降低師幼比例,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小組化教學按幼兒能力同質、或異質分組教學,教師從關注全體到關注個體,活動中對幼兒的針對性指導更強。
(2)營造學習氛圍,提高幼兒的興趣度。小組化教學活動中,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幼兒的自信心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激發(fā)。
(3)改善師幼關系,提高教學的和諧度。師幼關系從傳統(tǒng)的管理型、集權型轉變?yōu)榻涣餍?、伙伴型。幼兒可以走到老師的身邊,教師也可以隨意地觸摸到每個幼兒,距離的拉近,言語交流頻率的遞增,動作交流的增加等各種師幼互動方式的增加,可以讓師幼關系變得更加親密。
(4)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小組化教學中,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觀察幼兒,更能了解幼兒參與情況、活動水平、活動興趣需要等,可以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是促進每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小組化教學符合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理應成為幼兒園今后活動組織的重要形式。但在小組化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小組化教學如何與教學內容緊密契合,小組化教學的評價如何進行等,這些都將是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虞永平.學前教育學[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2]唐淑,王雯.學前教育思想史[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
[3]孔起英,王緒蘭.幼兒園主題式美術教育活動[M].南京:南京師
范大學出版社,2006.
(江蘇省常州市藻江花園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