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鼎臣
摘要:初中政治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要緊扣教材重點,采取層層遞進并留有空間的策略,讓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思維,達到提高教學效率之目的。這樣的提問謂之教學中的有效提問。
關鍵詞:有效提問;初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4-051-1
課堂提問能夠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在初中政治課堂上,要改變過去以理論講理論的空洞說教,教師就應多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中,得到真切的體會和感悟,從而獲取新的政治理論知識。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生動性全賴于課堂提問的設計上,為此,教師必須在三個方面作努力。
一、提問要緊扣重點,突出針對性
1.問題要圍繞教材的重點。提問應該圍繞所學知識的重點內容展開,以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落實教學目標。如,在學習《法律護我成長》這一教學內容時,我圍繞教材的重點,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并布置學生自主思考如下問題:(1)請歸納國家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的四大保護。(2)四大保護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3)國家為什么要給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護?同學們在問題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究,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在復習整理這一單元教學內容時,我又改直接呈現(xiàn)知識內容讓學生記一記的方式,變以回答問題來引領學生復習。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圍繞這單元的知識重點,依據(jù)我拋出的問題自行回顧、歸納和整理,他們深感這種自主探究獲得的知識,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
2.問題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只有對學生認知特點相適應的問題才會使學生產生思考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從而使思考的問題獲取最終的答案。
例如,對于“艱苦奮斗”的概念,很多人認為經濟發(fā)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提艱苦奮斗已經沒有意義了。據(jù)此,我在教學中以出示生活化的辯題展開:21世紀的我們還需要艱苦奮斗嗎?然后再分成幾個小問題逐層深入:(1)請談談你認識的艱苦奮斗精神?試舉例。(2)抗洪救災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航天精神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為了克服各種困難,需要我們怎樣的斗爭精神?(3)在新時代提倡艱苦奮斗精神,是不是反對穿好看的衣服,吃好吃的食物?(4)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對我們學生有什么要求?通過這幾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學生對艱苦奮斗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
二、提問要層層遞進,具有思維性
1.提出的問題要能引領學生深度思考。例如,在學習“我國人大制度與國家性質”的關系時,我根據(jù)我國的政體特點,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探討:(1)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么?其本質又是什么?(2)我國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人民代表與人民之間是什么關系?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又是什么關系?(3)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國家的權力在誰的手上?為什么是這樣的呢?這樣的三個問題使學生從我國政治體制的表象深入思考,歸納出其本質,提高了他們對國體與政體之間關系的認識。同時,在挖知識深度時,找到了知識間的連接點,促進了知識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完整構建。
2.設計的問題要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政治知識本身就是一個體系,出現(xiàn)在教材上的內容雖然分屬于不同的章節(jié)板塊之間,但是其內部是存在著有機聯(lián)系的。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教師要引領學生從點到面,通過思維,將知識點拓展開來。例如,教學《偉大的基本路線》這一內容時,我們可以圍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最終目標等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生發(fā)散思考。要求學生在思考中,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實際狀況,深刻理解鄧小平提出的發(fā)展是硬道理這一命題的理論依據(jù)和現(xiàn)實意義。
三、提問要預留空間,體現(xiàn)開放性
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設計一些需要進行適度思考的問題,給足他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維素質,更能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并牢牢地掌握所需學習的政治理論知識。
當代中國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開放性思維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必要素質。在學校教學活動中,教師就要注意對學生開放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政治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時代特點及時政中的案例,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多元化視角。
例如,在學習《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時,我采用歸納法進行教學,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問題思考中,深入了解我國的所有制形式。教學情境:我將本市2012年各種經濟成分的經濟數(shù)據(jù)制成表格,出示給學生,指導他們分析它們對我市經濟發(fā)展的貢獻,了解它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作用。再出示提問:(1)材料中包含了哪些所有制的經濟形式?(2)反映我國實行怎樣的基本經濟制度?(3)面對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們應該怎么辦?這樣的幾個問題使學生產生了探究的興趣,他們從背景材料中直觀地感知了各種經濟形式的實際存在,然后主動地去閱讀和分析教材中的知識,在這樣的基礎上,獲得了知識的理解。
總之,提問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政治學科和初中學生兩方面的特點,創(chuàng)設有針對性的拓展學生思維的問題,更要注重提出的問題的質量,這樣才能打造生動、活潑、高效的政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