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俊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原地推鉛球是體育高考素質項目之一。要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開展原地“蹬、轉、送”徒手模仿練習;最后用力階段左肩動作技術對運動成績有決定作用等。
關鍵詞 提高 體育特長生 鉛球 成績
原地推鉛球是體育高考素質項目之一。由于鉛球在空中的運行路線為拋物線,所以鉛球的遠度取決于出手的速度和鉛球在空中運行時間。而運行時間取決于鉛球的高度,高度又取決于出手角度。所以,其成績主要取決于推鉛球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鉛球出手前不允許滑步、擺腿,原地把鉛球推出去,要想取得好成績,除具備一定力量素質外,掌握其技術顯得格外重要,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所謂發(fā)散思維,是根據已有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線索,向不同的方向思考,從多方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發(fā)散思維具有多端性和靈活性兩個特點,在體育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機會,激發(fā)學生大膽探索,引導多向思維:
一是通過設疑、提問等手段,發(fā)展思維。如推鉛球的出手角度為什么是40°-42°而不是45°呢?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討論,各抒己見,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措施,開發(fā)潛力,發(fā)展個性,促進多向思維。
二是讓學生先實踐后總結歸納,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會、思考、發(fā)現解決問題的途徑。
只有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學生才學得生動活潑,學習主動性才會明顯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落實,教學效果就會提高。實踐證明,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與無目的、無計劃的流于簡單技能教學,其效率和效果都是明顯不同的。
二、開展原地“蹬、轉、送”徒手模仿練習
在練習時要求右腳蹬地有力,右腳、右腿、右髖轉動迅速,并且每次都要力爭轉正,在轉動的同時髖部積極向前上頂送。上體放松,不要積極轉動或向上抬起。左臂放松,緊扣左肩使肩軸和髖軸形成交叉,身體處于扭緊狀態(tài)。主要讓學生體會下肢的用力順序。完成蹬地轉右腿,推送右髖的練習。學生做好預備站位姿勢站立,然后右腳積極蹬地轉右腿,推送右髖,身體重心從右腿移動到左腿上;或與同伴一起做蹬、轉、送、抬體徒手模仿練習,模仿者做好預備推鉛球姿勢,同伴在其后面抓住其右手,起到固定作用,模仿者反復進行蹬轉送抬體練習。
三、最后用力階段左肩動作技術對運動成績有決定作用
在投擲項目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理,那就是超越器械原理,可以說超越器械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投擲成績的好壞,而超越器械的好壞與左肩的動作有密切的關系。超越器械要求下肢運動的速度快于上體的運動速度,在投擲運動中好多運動員很難很好地做到這點或做得不充分,原因在于他們上體運動的速度過快。因為左肩在最后用力階段的動作技術對最終成績的好壞起一定的決定性作用,對于這一點每個人都不會否認,但是左肩在投擲過程中到底應該怎么做?這恐怕是好多人在探究的問題了。如果我們在擲鉛球最后用力時,有意識地把左肩向右收緊,使非投擲臂向右后方貼近身體,直至在最后出手瞬間將左肩突然制動的話,就會比較容易的形成擲鉛球所要求的超越器械。這樣做還可以更好地使上體與下肢形成扭緊狀態(tài),從而有利于發(fā)揮人體的速度,進而可以提高鉛球出手瞬間的初速度。
四、提高維持身體平衡能力,確保成績有效
要求:用力順序正確,做好左側支撐,把握好左、右腿交換的時機和位置。
鉛球出手后,要及時交換左右腿的位置,屈膝、屈髖降低身體重心或改變身體重心運動方向,從而維持鉛球出手后的身體平衡,確保成績有效。因為推鉛球出手時,由于身體重心較高,再加上有很大的向前慣性,身體容易失去平衡而沖出投擲圈造成犯規(guī)。我們在訓練過程中可采用:第一,原地持輕器械最后用力完整技術練習。第二,原地徒手最后用力完整技術練習。第三,原地持球最后用力完整技術練習。注意事項:推完鉛球后,眼睛不要看鉛球的落點,集中注意力做好維持身體平衡動作,從場地后場退出。
五、掌握好正確的最后用力順序
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為以下提法更為恰當,正確的最后用力順序可概括為八字要領:蹬、轉、送、抬、挺、撐、推、撥,是自下而上的用力順序。在做好預備站位姿勢的條件下,應即時蹬轉右腿,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推送,上體迅速抬起,在左臂牽引下,迅速轉體挺胸,在左側有力支撐下,依靠身體側弓反振動能,力量由下肢,經髖、腰、胸、肩、上臂、前臂、手腕,最后傳至手指,將鉛球有力地沿38°-42°角擲出。雖然在教學中對原地推鉛球動作要領的理解存在著較多的異議,有人提出仰、蹬、轉、挺、推、撥;有人提出蹬、轉、挺、推、撥;還有人提出蹬、轉、送、挺、推、撥;以上種種提法雖各有側重,但顯然不夠全面。正確的應為“蹬、轉、送”是蹬轉右腳、右腿,向投擲方向推送右髖的下肢動作?!皳巍笔侵缸髠缺3指咧匦牡挠辛χ?。“抬、挺”是指抬上體挺胸動作?!巴?、撥”是指快速推球撥指。
參考文獻:
[1] 體育學院通用教材.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10.
[2] 上海市中學體育中心教研組.體育教材教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 最后用力階段非投擲臂對投擲影響的比較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