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斌
【摘要】基于《新課標》對低年級語文課堂的要求,有感于自身低語課堂中學生對基礎的字詞句掌握效果不夠理想的現(xiàn)狀,本人從教學目標、學習方法、教學設計、課堂練習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索,力求追求簡單、高效的低語課堂。
【關鍵詞】目標簡明;設計簡便;方法簡便;練習簡約;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2.2 【文獻標識碼】A
從事多年低年級語文教學,上課經(jīng)常會感覺困惑,課堂上所做的并非是心里所想的,平時的小練習中,很基礎的知識學生往往掌握不夠理想,我只有去對那些“知識性的東西”作機械重復的訓練,這樣不但學生缺乏興致,老師也覺得索然無味。究竟該怎樣教才事半功倍,收到滿意的成效呢?于是,反復對照《新課標》,加上研讀了于永正老師的《教語文其實很簡單》一文,頓時豁然開朗,受益匪淺。那么,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怎樣才能做到教師簡簡單單教,學生輕輕松松學呢?簡要談談自己的粗淺體會:
一、簡明教學目標
提倡目標簡明,就是要集中教學力量,抓住教學主線,把文字、文章中所蘊涵的知識、能力、情感等“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就是要教有所指,學有所獲,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學習者有最大的收益和進步。所謂“教得越少,學得越多”??傆羞@樣的感覺,雖說低年級的課文那么短,可這也要講,那也要講,不說學生究竟聽了多少,記了多少,就是我們老師講著講著也會覺得自己太啰嗦。因此,我認為教師在確立課時目標時就應該以“簡”鋪路,明確這節(jié)課究竟要教會什么,學生要學會什么。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精益求精。
蘇教版低年級語文的課后練習,幾乎每篇課文后面都是朗讀或者背誦課文,接著就是大篇幅的“按筆順描紅”,足見識字、寫字在低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的識字教學中,我將各課的生字教學落到實處——教會學生如何識字?!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如果教會了學生識字認字的方法,那將一勞永逸。讀準音,認結構,記部首,說筆順,描紅仿影,給生字找個朋友組詞等,步步扎扎實實,我想,對于《新課標》中對低年級語文提出的識字要求肯定能夠實現(xiàn)。
二、簡便學習方法
語文能力是長期讀書積淀而成的。低年級語文學習最重要的無非是多讀,多記,由此來識字、品詞、析句,使語感不斷得到加強,在教學中,應該自始至終貫穿一個“讀”字?!墩n標》有一段精辟的話:“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同樣讀一篇課文,每一次都要有目的,老師要提不同的要求。比如,在課文的第一課時學習中,我會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選用范讀、自由輕聲讀、個別展示讀及齊讀等多種既簡單又實用的方法進行訓練。如范讀,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朗讀形式。雖然學生沒有動口,但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不但使學生對課文有了大概的了解,更能產(chǎn)生對朗讀的興趣,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朗讀和欣賞水平。接著是輕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大意。在這過程中畫出生字、新詞,難懂的句、段要多讀幾遍,做到讀通讀順,扎扎實實進行讀的訓練。學完課文后還可以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斷品讀,體會好詞佳句以及文字表達的思想感情。讀的方法很多,要按照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嚴格要求,訓練到位。人人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字詞句的訓練有了,語感訓練也就有了。如學習蘇教版一年級上冊《大海睡了》這首詩時,我以“讀”字當頭,讀讀議議,讀讀想想。一方面引導學生通過讀,走進文本,走近深夜的海邊,親臨那寧靜安逸的氛圍;另一方面組織學生通過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神,使學生既感受到這一幅星星月亮枕著大海睡覺的美好畫面,又基于這樣的意境中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美妙感受。
三、簡約教學設計
很喜歡一篇中年級的課文叫《剪枝的學問》,為了保證正常開花、結果或保持樹形,果農要對花木的枝條定期進行修剪,這就是剪枝。語文教學也應該運用剪枝原理,課堂上要集中力量突破教學重難點。一堂課的時間,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時空扎實進行語文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去繁就簡,抓住文本的最關鍵處做文章。在教學時,只要抓住主線,松弛有度,有放有收即可。蘇教版第三冊《美麗的丹頂鶴》一文的教學中,我緊扣“美麗”一詞,在學生自主閱讀基礎上,引導學生以“美麗”為主旨找出相關句子品味。通過閱讀,學生從丹頂鶴羽毛的潔白,脖子和翅膀邊的黑色,頭頂紅寶石般的毛等美觀外形,及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的優(yōu)美姿態(tài),還有在人們的保護下,丹頂鶴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文本中無一不體現(xiàn)著一個“美”字。我想:扣住了這點,那么優(yōu)美的文字、和諧的意境,都將牢牢印于學生的腦中。實踐證明,這篇課文的朗讀學生是最深情、最動容的。
四、簡潔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指教師為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語言,讀懂文章內容,了解文章主旨,感受表達方式而精心設計的語言實踐活動。簡潔而有效的練習,有針對性、實用性,使學生將文本置于更廣闊的、更開放的知識體系中。低年級課文中,一些重點詞眼對于學習課文常有推波助瀾的效果。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梅蘭芳學藝》最后一段中說道:經(jīng)過勤學苦練,梅蘭芳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其中“終于”一詞,凸顯成就是來之不易,是一個精準的“語言點”。結合課后用“終于”一詞說話的練習,引導學生體悟文本語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出示練習:經(jīng)過
( ),我(或者別人)終于( )。在這樣有針對性的練習中,學生不但感受到了梅蘭芳成功的不易,更體會到生活中學習任何一項本領,都要勤學苦練并付出努力,由此深化了學習效果,收到了實效。
簡單,將使低語教學得法于課內,收效于課堂。還語文本色,讓簡約之風吹進每一堂語文課,相信語文課堂一定會由“低效”走向“有效”,繼而邁向“高效”。
(編輯:畢力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