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
摘 要: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新課程九年級化學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中考命題的一個熱點。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基礎知識入手,淺談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金屬活動性順序;初中化學;活動性強弱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初中化學中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屬于規(guī)律性知識,也屬于工具性知識?!犊荚囌f明》中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要求具體如下: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有關置換反應進行判斷,并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xiàn)象。所以,學生必須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nèi)涵理解得比較透徹。
一、金屬活動性順序在教材中的呈現(xiàn)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難點之一,所以教材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呈現(xiàn)。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書本第五章《金屬的冶煉與利用》的第一節(jié)“金屬的性質(zhì)與利用”中,學生做了兩個探究實驗:(1)分別把鎂條、鐵片和銅片的表面用砂紙擦亮,放入稀鹽酸(或稀硫酸)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2)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把2~3枚無銹的新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這是金屬活動性的第一次“亮相”,為以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得出做了個很好的鋪墊,讓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有了感性的認識。在緊接著的第二節(jié)“金屬礦物鐵的冶煉”中又提到“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國分布很廣,除極少數(shù)不活潑的金屬(如鉑、金、銀等)有單質(zhì)存在外,其余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存在”,進一步讓學生意識到金屬活動性是有差異的。然后在下冊書本第七章《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的第二節(jié)“常見的酸和堿”中復習鞏固了部分金屬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的反應,明確提出“金屬單質(zhì)與酸溶液能否發(fā)生置換反應,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可說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但是,教材此時也未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知識一步到位,而是在第三節(jié)“幾種重要的鹽”中再次提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除非?;顫姷慕饘偻?,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潑的金屬從他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直到此時,教材才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內(nèi)容完全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將知識難點分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能較輕松地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學中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nèi)涵
對于上述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以作如下闡述: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越強。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非氧化性酸(一般是稀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生成氫氣;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的反應越劇烈。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此處需特殊說明,這邊所指的金屬不包括鉀、鈣、鈉。
4.活潑金屬置換較不活潑金屬,且金屬活潑性差異越大,越容易發(fā)生置換反應。
三、金屬活動性順序在中考中的“身影”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歷年來中考命題的熱點。通過對近幾年全國各地中考化學試卷的分析,本文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考查內(nèi)容歸納如下。
1.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幾種未知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解析:鐵比銅活潑,如果用鐵制溶液盛裝硫酸銅溶液,兩者會發(fā)生反應,所以③也成立。鋅相較于鎂和鐵而言,它的活動性順序鑒于兩者之間,所以與酸反應的速率也鑒于兩者之間,速率適當,更適合于實驗室制氫氣。所以選D。
總之,要想靈活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解釋金屬與酸溶液的反應的相關問題;判斷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能否發(fā)生反應;解釋日常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需要熟記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理解其內(nèi)涵,這樣面對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問題時才能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常林.解析中考化學的重要考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考試周刊,2012(71).
[2]胡明勝,曾勇.金屬活動性順序考點、題型與評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7).
[3]耿昌福.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考點歸類.中學教與學,2008(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endprint
摘 要: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新課程九年級化學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中考命題的一個熱點。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基礎知識入手,淺談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金屬活動性順序;初中化學;活動性強弱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初中化學中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屬于規(guī)律性知識,也屬于工具性知識?!犊荚囌f明》中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要求具體如下: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有關置換反應進行判斷,并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xiàn)象。所以,學生必須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nèi)涵理解得比較透徹。
一、金屬活動性順序在教材中的呈現(xiàn)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難點之一,所以教材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呈現(xiàn)。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書本第五章《金屬的冶煉與利用》的第一節(jié)“金屬的性質(zhì)與利用”中,學生做了兩個探究實驗:(1)分別把鎂條、鐵片和銅片的表面用砂紙擦亮,放入稀鹽酸(或稀硫酸)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2)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把2~3枚無銹的新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這是金屬活動性的第一次“亮相”,為以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得出做了個很好的鋪墊,讓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有了感性的認識。在緊接著的第二節(jié)“金屬礦物鐵的冶煉”中又提到“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國分布很廣,除極少數(shù)不活潑的金屬(如鉑、金、銀等)有單質(zhì)存在外,其余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存在”,進一步讓學生意識到金屬活動性是有差異的。然后在下冊書本第七章《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的第二節(jié)“常見的酸和堿”中復習鞏固了部分金屬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的反應,明確提出“金屬單質(zhì)與酸溶液能否發(fā)生置換反應,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可說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但是,教材此時也未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知識一步到位,而是在第三節(jié)“幾種重要的鹽”中再次提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除非?;顫姷慕饘偻?,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潑的金屬從他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直到此時,教材才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內(nèi)容完全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將知識難點分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能較輕松地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學中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nèi)涵
對于上述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以作如下闡述: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越強。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非氧化性酸(一般是稀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生成氫氣;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的反應越劇烈。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此處需特殊說明,這邊所指的金屬不包括鉀、鈣、鈉。
4.活潑金屬置換較不活潑金屬,且金屬活潑性差異越大,越容易發(fā)生置換反應。
三、金屬活動性順序在中考中的“身影”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歷年來中考命題的熱點。通過對近幾年全國各地中考化學試卷的分析,本文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考查內(nèi)容歸納如下。
1.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幾種未知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解析:鐵比銅活潑,如果用鐵制溶液盛裝硫酸銅溶液,兩者會發(fā)生反應,所以③也成立。鋅相較于鎂和鐵而言,它的活動性順序鑒于兩者之間,所以與酸反應的速率也鑒于兩者之間,速率適當,更適合于實驗室制氫氣。所以選D。
總之,要想靈活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解釋金屬與酸溶液的反應的相關問題;判斷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能否發(fā)生反應;解釋日常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需要熟記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理解其內(nèi)涵,這樣面對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問題時才能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常林.解析中考化學的重要考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考試周刊,2012(71).
[2]胡明勝,曾勇.金屬活動性順序考點、題型與評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7).
[3]耿昌福.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考點歸類.中學教與學,2008(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endprint
摘 要: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新課程九年級化學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中考命題的一個熱點。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基礎知識入手,淺談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金屬活動性順序;初中化學;活動性強弱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初中化學中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屬于規(guī)律性知識,也屬于工具性知識?!犊荚囌f明》中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要求具體如下: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有關置換反應進行判斷,并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xiàn)象。所以,學生必須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nèi)涵理解得比較透徹。
一、金屬活動性順序在教材中的呈現(xiàn)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難點之一,所以教材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呈現(xiàn)。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書本第五章《金屬的冶煉與利用》的第一節(jié)“金屬的性質(zhì)與利用”中,學生做了兩個探究實驗:(1)分別把鎂條、鐵片和銅片的表面用砂紙擦亮,放入稀鹽酸(或稀硫酸)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2)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把2~3枚無銹的新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這是金屬活動性的第一次“亮相”,為以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得出做了個很好的鋪墊,讓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有了感性的認識。在緊接著的第二節(jié)“金屬礦物鐵的冶煉”中又提到“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國分布很廣,除極少數(shù)不活潑的金屬(如鉑、金、銀等)有單質(zhì)存在外,其余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存在”,進一步讓學生意識到金屬活動性是有差異的。然后在下冊書本第七章《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的第二節(jié)“常見的酸和堿”中復習鞏固了部分金屬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的反應,明確提出“金屬單質(zhì)與酸溶液能否發(fā)生置換反應,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可說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但是,教材此時也未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知識一步到位,而是在第三節(jié)“幾種重要的鹽”中再次提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除非常活潑的金屬外,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潑的金屬從他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直到此時,教材才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內(nèi)容完全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將知識難點分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能較輕松地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學中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nèi)涵
對于上述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以作如下闡述: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越強。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非氧化性酸(一般是稀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生成氫氣;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的反應越劇烈。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此處需特殊說明,這邊所指的金屬不包括鉀、鈣、鈉。
4.活潑金屬置換較不活潑金屬,且金屬活潑性差異越大,越容易發(fā)生置換反應。
三、金屬活動性順序在中考中的“身影”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歷年來中考命題的熱點。通過對近幾年全國各地中考化學試卷的分析,本文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考查內(nèi)容歸納如下。
1.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幾種未知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解析:鐵比銅活潑,如果用鐵制溶液盛裝硫酸銅溶液,兩者會發(fā)生反應,所以③也成立。鋅相較于鎂和鐵而言,它的活動性順序鑒于兩者之間,所以與酸反應的速率也鑒于兩者之間,速率適當,更適合于實驗室制氫氣。所以選D。
總之,要想靈活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解釋金屬與酸溶液的反應的相關問題;判斷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能否發(fā)生反應;解釋日常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需要熟記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理解其內(nèi)涵,這樣面對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相關問題時才能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常林.解析中考化學的重要考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考試周刊,2012(71).
[2]胡明勝,曾勇.金屬活動性順序考點、題型與評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7).
[3]耿昌福.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考點歸類.中學教與學,2008(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