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定慧
摘 要 初中是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也是為后續(xù)化學學習打下基礎?;瘜W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化學能力水平,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基本概念教學的重要作用,每位初中化學教師都應就如何做好初中化學基本概念教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將就初中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基本概念教學
對于初中化學概念的教學,學生的認識過程是從對化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出發(fā),經(jīng)過抽象思維和發(fā)散思維進而轉(zhuǎn)化為理性認識的過程。初中化學的概念教學切忌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也不能讓學生為了記住概念死記硬背,雖然這樣學生能夠掌握一些概念,但是卻很難將其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和“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相違背。化學概念是化學學習的基礎,教師在教授概念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引導學生靈活的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
1 初中化學基本概念教學要點分析
1.1 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
對于化學基本概念,很多學生感到理解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概念較為抽象,初中階段的學生仍然是形象思維多于抽象思維,因此要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撐,因此教師應該將知識講解和直觀教學手段恰當?shù)慕Y(jié)合起來,在教學中使用模型、實驗、幻燈片、圖表、多媒體課件等教具,帶給學生豐富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對抽象概念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讓學生借助形象思維和直觀觀察就能夠形成概念,例如分解反應、結(jié)晶等。
1.2 講解清楚關鍵字詞
概念是化學知識的基礎,教師在講解概念時,必須嚴格注意自己的措辭,詞語、句子陳述必須要具備準確性和嚴密性,對于學生對概念的錯誤認識和錯誤理解要及時糾正,在教學中讓學生不斷培養(yǎng)謹慎、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例如在講解化合物和單質(zhì)的概念時,對于限定條件“純凈物”一定要加以強調(diào),,不論是化合物還是單質(zhì),其本質(zhì)之一就是一種純凈物,也就是只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在滿足這個條件的基礎上,再通過組成化學物質(zhì)元素種類的多少來判斷其是化合物還是單質(zhì),否則學生會將一些混合物如石墨、金剛石等錯誤的認作單質(zhì),或者認識食鹽水是一種化合物,而實際上食鹽水也是混合物。又如在講解物質(zhì)酸堿性的概念時,對于酸的定義為“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對于NaHSO4等化合物,當其在水中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陽離子既有Na+,又有H+,因此這種化合物并不是酸,在講解酸和堿的概念時,必須強調(diào)概念中“全部”這幾個字。
1.3 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很多概念都是通過實驗總結(jié)出來的,很多概念也是通過實驗得到驗證的,因此教師也要重視實驗教學,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的過程和發(fā)生的具體現(xiàn)象,并進一步進行分析和歸納總結(jié),如果學生能夠自己得出正確結(jié)論,那么對于學生深化理解化學概念將會是極大的幫助。例如在分析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兩個概念時,教材中給出的例子是生活實例,另兩個例子是鎂在空氣中燃燒和堿式碳酸銅加熱分解的實驗,通過實驗學生了解到,在反應中出現(xiàn)了新的物質(zhì),那么就是化學變化,否則就是物理變化,并且化學變化往往伴隨著一些現(xiàn)象,如發(fā)光、發(fā)熱、出現(xiàn)沉淀物等。
1.4 習題訓練掌握概念
如果對概念的講解僅僅是實驗或者教師的分析,那么學生的理解只是暫時的,做不到長久記憶,要讓學生真正掌握化學概念并融會貫通,教師要在講解完概念后,適當?shù)牟贾靡恍┝曨},讓學生通過做題鞏固所學知識,教師也能夠通過習題檢驗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例如在學習完“酸堿鹽”的概念后,教師可以舉出大量酸堿鹽的化學式讓學生辨別,通過習題訓練來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概念。
1.5 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通過教學和實際生活生產(chǎn)的聯(lián)系,來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并且能夠及時鞏固和深化概念。例如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xiàn)象,并運用所學的化學概念解釋這些現(xiàn)象。例如在學習了不同種類的酸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性質(zhì)上、組成上等不同的標準對酸進行分類,經(jīng)過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分析,不僅應用了概念,還讓學生對概念的掌握更加系統(tǒng)化和具體化。
2 幾種教學方法分析
2.1 實驗教學法
在課堂上做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jié)果,理解化學基本概念,在學生觀察實驗的全過程中,始終都貫穿著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自主思考和感悟。例如在講解“質(zhì)量守恒定律”時,教師先提出問題:在化學反應中,發(fā)生化學反應前的物質(zhì)質(zhì)量和發(fā)生化學反應后的物質(zhì)質(zhì)量是否相等呢?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然后教師進行如下實驗:將一定質(zhì)量的磷放在密封容器中燃燒,然后測量燃燒后物質(zhì)的重量,發(fā)現(xiàn)前后質(zhì)量相等,這個實驗就充分說明了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正確性。
2.2 比較教學法
化學中有很多概念意思相近,在學習化學的初期,學生由于知識儲備不足,往往會混淆一些概念,導致做題時發(fā)生錯誤。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將一些相近的概念集中在一起講解,通過比較讓學生了解這些概念之間存在的不同。例如通過比較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概念,防止學生混淆兩個不同的概念。
2.3 及時鞏固,總結(jié)歸納
在學習新知識后,如果不能及時鞏固,那么將會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以往,在學習完化學概念后,教師要強化練習,在課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歸納,講解完及時布置習題讓學生練習并當堂講解,課后布置一定量的習題讓學生鞏固強化。
3 結(jié)束語
綜上,化學基本概念是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的基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與學生共同糾正,才能真正做到對化學概念的深化理解和記憶。
參考文獻
[1]祝遠梅.淺談初中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方法[J].神州,2013(11):32.
[2]苑向孔.如何提高初中化學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掌握[J].中學課程輔導,2014(22):69.
[3]代大德.初中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J].讀寫算,2015(09):73.
作者單位
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 貴州省甕安縣 5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