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瓊
摘 要:文章就我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發(fā)展狀況展開分析,而后進一步對如何在批判性思維指導之下展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進行了討論。這種分析對加深高校教學環(huán)境對于批判性思維的認識有著積極意義,并且也能夠進一步加強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自身的發(fā)展和成熟。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大學;英語;寫作
對于批判性思維概念的界定,國內(nèi)外學者眾說紛紜。我國著名學者黃華新和濮方平認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敢于向既有知識提出挑戰(zhàn)和表明自己觀點的思維方式,而美國批判性思維運動的開拓者恩尼斯(R.Ennis)則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個體對做什么及相信什么做出的合理決策能力”,由此可見具有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與學生思維方式和行為能力直接相關的素質(zhì)。
一、我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發(fā)展步伐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寫作作為重要的語言輸出方式,對于提升學習者的綜合能力有著毋庸置疑的價值。在我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育活動中,不同階段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質(zhì),這也成為研究英語寫作教育活動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標尺。
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的英語寫作教學相對而言注重成果,即教師對于學生交上來的寫作成品傾注了較多的注意力,并且借此來衡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而到了80年代,這種狀況有所改變,從對成果的關注轉移到對于過程的關注,從對文章的重視逐步朝向?qū)τ趯W生寫作過程中的布局和策略的重視。這個階段的寫作教學特征認為寫作是一個認知和能力的循環(huán)過程,因此開始出現(xiàn)要求學生反復修改稿件的做法,以求達到思維方式的優(yōu)化。進入 90年代的時候,英語寫作教學開始關注作者、讀者以及作品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于語境、風格等方面開始加以關注,也開始要求學生嘗試通觀全局進行語義的表達。這個階段的寫作教育已經(jīng)開始關注學生本身能力的塑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21世紀之后,從我國教學體系整個的變遷和發(fā)展角度看,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到各個學科體系,英語寫作教學活動也必然隨之做出調(diào)整。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構建學生自主思想意識的重要手段開始受到廣泛關注。批判性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不僅僅對于英語寫作思維方式的合理選擇而言有著重要價值,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建也同樣意義重大。
二、批判性思維導向下的大學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
批判性思維指導之下,大學英語寫作能力應當更加關注學生自身的思維狀態(tài)發(fā)展過程,在確保其詞匯和句法應用的基礎上,充分關注學生能力和思維方式的成長,是當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應當實現(xiàn)的重要價值?;诖朔N考慮,當前的英語寫作教學應當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1.教學效果閉環(huán)
批判性思維導向之下,要求以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作為重要的參考準繩展開教學,因此反映到大學英語寫作領域中,就需要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實際狀況展開跟蹤,依據(jù)其實際水平提出相應的調(diào)整戰(zhàn)略,切實實現(xiàn)對于學生思維方式和語言能力的提升。這種教學思路從客觀上要求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閉環(huán)反饋機制,即教師需要切實發(fā)現(xiàn)和有效獲取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思維方式特征,并且基于此種特征調(diào)整教學方式和態(tài)度。
2.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批判性思維方式的存在和形成,重要的價值之一就在于學生對于既有的知識和文化形成一種辨識的能力,從而達到可以批判地繼承和吸收目前社會上既有觀點的目的。這不僅僅對于英語寫作而言有著積極意義,對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以及對于其他學科知識的吸收和同化而言同樣意義重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展開對于某一觀點和問題的討論來幫助其形成書面語言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實際教學活動中還可以考慮引入論壇、微博等方式實現(xiàn)課堂教學,在批判思維的形成過程中充分實現(xiàn)對于英語書面輸出的練習。
三、結論
批判思維能力的形成,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和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發(fā)展都有積極意義,必須引起重視。在實際教學環(huán)境中應當加強教學過程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多角度、多方位啟迪學生的思維,幫助其形成自身觀點,提升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羅清旭.論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4).
[2]李榮華.大學英語評判性閱讀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作者單位:武漢工程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