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愛玲
摘 要: 高中物理對大多數學生來講難度大、難理解。如何通過高三復習使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有幅度提高?這值得教師思考,也值得研究。進入高三,學生的時間非常寶貴,教師的備課比高一高二更重要,系統(tǒng)性要求更高,爭取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基礎知識 歸類處理 概念規(guī)律 辨析能力 物理學習
高三復習基本分三輪復習,一輪基礎復習,二輪專題復習,三輪綜合復習。復習過程中的考試很重要,河北衡水中學創(chuàng)造了高考奇跡主要是因為考試定時定量。那么在復習和處理考試試卷時老師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一輪復習緊抓課本,并注意規(guī)范解題
如果一個考生連教材都不能讀懂、理解、吃透,卻為應試而投身“題?!?,那他勢必會陷入主次顛倒、舍本求末的誤區(qū),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對教材的領悟和把握程度。只有使用好課本,才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課外東西才能更容易掌握,思維能力的提高才會有所依托,要求重視課本基礎知識的復習。扎實的基礎體現為對物理概念、定義、定理、定律的透徹理解,對物理語言(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的準確表達與運用,對性質和習題的靈活變通,唯有扎實的基礎才會有知識網絡的建立和融合,物理思想方法才會豐富多彩,各種能力的提高才會實現。這就要求我們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發(fā)展過程的學習,重視公式的正用、逆用和變形應用,重視定理、定律的推導與應用,重視定義的理解和應用等。注意通過縱向挖掘,橫向加強不同知識點的聯(lián)系,達到優(yōu)化認知結構、開闊眼界、活躍思維、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
另外,我們還要培養(yǎng)良好的讀題、審題習慣,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如一道物理題,我們要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在頭腦中想象對應的物理場景,同時畫出草圖,將抽象的“心之所想”變成動態(tài)的、具體的“目之所見”,以進一步體驗物理場景,對題中隱含的條件進行充分挖掘。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布置的作業(yè)是訓練的主要形式。在做作業(yè)時,必須做到“先復習,后作業(yè),步步有依據”。某些考生因為運算上的失誤,不規(guī)范等毛病,而影響成績,實為可惜。作業(yè)時,既要重視正確性、邏輯性,又要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每次作業(yè)后,及時檢查有無錯誤。訓練時,既要認真、工整、獨立完成,又要不斷總結和探索學習方法,彌補不足,這比題海戰(zhàn)術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通過大型訓練,諸如階段、期中、期末考試等總結和探索自己的方式、方法,有意識地培養(yǎng)考試心理素質,提高應試能力。
二、二輪復習注重知識體系,以專題訓練為主
在二輪復習中,應打破章節(jié)限制,抓住知識系統(tǒng)的主線,對基礎知識進行集中提煉、梳理和串聯(lián),將隱藏在紛繁內容中的最主要概念、規(guī)律、原理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整理出來,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使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高度系統(tǒng)化、網絡化,明確重點且力爭熟練記憶。學生可先在理解的前提下熟記課本知識點,甚至熟記課本中一些習題涉及的二級推論,再把相關知識構建成結構體系,以便應用時順利地提取出來。形成知識體系,能提高正確提取知識的效率,有效提高答題速度,變課本知識為自己的學問。
把握知識的內部聯(lián)系是能力突破的需要。例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做功和能量變化的關系是物理學中的主干知識,可以考查的內容特別多,而且形式多變、深淺多變,是年年重點考查的內容。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自覺運用這兩種關系,需要深刻地理解力決定的是物體的加速度,力和速度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在復習中,應了解這些知識是如何應用在解題中的,解決具體問題時又用了哪些概念、公式和方法,要培養(yǎng)自己的聯(lián)想、變通能力,并試想:題目是否還有其他求解途徑?與其他題是否有相似之處?此題還可做哪些變化?即一題多解、多題同解及一題多變,讓知識和能力結合起來。二輪復習時若經常進行這類聯(lián)想,則能更好地把握知識的內部聯(lián)系。
三、三輪復習綜合攻略,查缺補漏
通過一輪和二輪復習,學生對基礎知識及體系有了很好的掌握。但是物理和其他學科不一樣,它的題目源于課本、高于課本且靈活度高,需要通過三輪復習大量訓練套題。
沒有一定數量的物理題練習做保證,就不能確保熟練地解答高考題。在做題過程中,尋找方法,總結規(guī)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是通向成功的必經橋梁,沒有大量物理題的練習保證,很難確保難題不丟分。注意查漏補缺,做好錯題分析,查漏補缺是總復習階段十分重要的工作。
總之,三輪復習中,學生在各個時期該干什么得有章有程,萬不可手高眼低,一輪復習時有的學生就嫌題目離高考試題標準太遠,急著做真題、模擬題,結果到頭來什么都沒掌握。這樣的例子很多,也是某些學生的通病,一定要特別強調,做到三輪復習有章有程。
參考文獻:
[1]閻金鐸等著.中學物理教學[M].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2]王策三著.教學論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續(xù)佩君著.物理教育學[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4]羅維治主編.中學物理教學論[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5]許國梁主編.中學物理教材教法[M].江蘇教育出版社,1985.
[6]張熊飛著.中學物理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