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學習風格是研究學習者個體差異的一個重要領域,受到語言研究者越來越多的關注。盡管我國的大學英語課堂對閱讀教學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仍存在著“高投入、低產(chǎn)出”的現(xiàn)象。以往的研究表明:閱讀教學的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材料的選用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該文通過研究分析不同學習風格類型的學生對閱讀教學方式和閱讀材料的偏好,力求為教師有針對性的調整閱讀教學策略,改善教學效果,為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提高閱讀能力提供實證依據(jù)。
關鍵詞:學習風格 閱讀材料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208-02
閱讀是人類認識世界特有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也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處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中的當代大學生,英語閱讀是他們借以提高英語語言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學會如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他們將來的生存和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英語課堂中,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僅是對閱讀材料進行講解和分析,更要教會學生理解所學的閱讀材料,對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進行有差別化的指導和訓練,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該文旨在通過對學生學習風格的分析以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自主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 學習風格的內涵及分類
1.1 學習風格的內涵
“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的概念最早由泰倫(Thelen) 于1954 年提出以來,在隨后的半個多世紀里,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學習風格進行過論述。有的從環(huán)境偏好和構成要素的角度來對個體進行研究,如Dunn&Dunn,Reid和Keefe等人從環(huán)境影響方面來陳述這一概念;有的從信息加工的方式來描述學習風格;還有的感官偏好的角度和形成的原因等方面來論述學習風格的內涵。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20世紀80年代,Keefe將學習風格描述為認知,情感和生理三方面的混合體,對學習者是如何感知和適應環(huán)境有較為穩(wěn)定的顯示。Oxford、Reid(2003)對學習風格的界定是學習者在學習一門學科、習得語言或解決難題時所偏愛的學習方式。譚頂良認為:“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xù)一貫的帶有個性特性的學習方式,是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p>
筆者認為,學習風格是學習者自然形成、感覺良好、個體獨特的一貫的學習方式。它通過學習時的認知方式,情態(tài)特征、動機狀態(tài)、對環(huán)境的選擇喜好以及對學習的社會性組織方式等顯示出來。
1.2 學習風格的分類
由于研究者對學習風格的論述是基于不同的要素和角度,因此學習風格的分類也顯得的紛繁復雜,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因素被冠以不同的名稱且分類的基礎和范疇也不相同。
David Kolb將學習風格分為聚合型(Converger)、發(fā)散型(Diverger)、同化型(Assimilator)和調節(jié)型(Accommodator) 等四種類型。Reid設計了一套感知學習風格偏愛調查表,并將學習風格分為:視覺型(Visual)、聽覺型(Auditory)、觸覺型(Tactile)、小組型(Group)、個人型(Individual)和動覺型(Kinesthetic)。Rebecca Oxford將學習風格分為五大類:與感官偏愛(Sensory Preferences)有關的學習風格:視覺型、聽覺型和觸覺型(Visual/Auditory/Tactile);與人格特質有關的學習風格:外向型和內向型(Extraverted/Introverted);與信息加工方式有關的學習風格:直覺型和序列型(Intuitive/Sequential);與信息接受方式有關的學習風格:封閉型和開放型(Closure/Open);與思維方式有關的學習風格:分析型和整體型(Analytic/Globa1)。
Rebecca Oxford的學習風格分類和Barbara A. Soloman & Richard M. Felder的學習風格分類大體相似,即與信息輸入有關的學習風格:視覺型和言語型(Visual/Verbal);與信息感知有關的學習風格:感悟型和直覺型(Sensing/Intuitive);與信息理解有關的學習風格:序列型和綜合型(Sequential/Global );與信息加工方式有關的學習風格:活躍型和沉思型(Active/Reflective)。
席瓦爾和漢森將學習風格分為:感官思考型(掌握型)、感官感受型(人際型)、直覺思考型(理解型)、直覺感受型(自我表達型)。
本論文將依據(jù)Barbara A. Soloman & Richard M. Felder對學習風格的分類,把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從信息輸入(Input)、信息感知(Perception)、信息理解(Understanding)和信息加工(Processing)四個層面大體分為:視覺型—— 言語型;感悟型—— 直覺型;序列型—— 綜合型;活躍型—— 沉思型來探討基于這幾種學習風格的大學英語閱讀材料選擇。
2 外語閱讀教學中閱讀材料選擇的研究
閱讀指人們對文本的信息加工,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即文本驅動閱讀、圖式驅動閱讀和交互閱讀。人們通常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進行交際,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等。完成閱讀的過程首先是閱讀材料的選擇問題。圍繞閱讀材料選用的問題,國內外學者從閱讀教學研究的角度做過許多有益的探索。(West,1994;Cunningsworth,1984;Nuttal,1996;Breen,1985;應慧蘭,2001;沈渭菊,2009;歐陽娜,2008;彭丹,2009;許常蘭,2008等)都從不同的研究層面提出過自己的觀點。endprint
其中國外的學者提出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可讀性、合適性和可利用性原則,閱讀材料要符合學生的閱讀興趣;有的研究認為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的需要。當然,也有學者提出閱讀材料的選擇應具有真實性,即選擇來自真實生活中的未經(jīng)加工的材料直接給學生閱讀。
國內學者也就閱讀材料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如陳琳教授提出了真實材料興趣自讀法,教師只需為學生提供愉悅的環(huán)境和學生認為有趣的材料,讓他們進行自主閱讀。車寧薇(2006)對閱讀材料選擇的原則做了詳盡的總結和分析,提出在外語教學中,閱讀材料的選擇應遵循可理解性原則、熟悉性原則、充足性原則。應惠蘭、徐慧芳(2001)提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閱讀材料選擇,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傅騫、韓政清(2009)對引進閱讀網(wǎng)絡資源,開發(fā)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做了初步研究,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主要為學生提供更廣泛、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材料選擇,隨著英語網(wǎng)絡資源庫的建立,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以其較強的可操作性,將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從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閱讀材料的選擇與閱讀理解真實性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中,閱讀材料的選擇應該基于學生的學習風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
3 學生學習風格調查與分析
基于以上有關學習風格和閱讀材料相關理論的綜述,筆者對貴州師范學院2009級的兩個英語班級運用所羅門風格量表進行了閱讀學習風格的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以便為學生在課下閱讀提供更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或者閱讀材料來源。09級兩個英語班級共108名學生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4份。結果調查如下:
兩個班級總體的學習風格傾向:
09級2班學習者學習風格調查結果
09級3班學習者學習風格調查結果
由以上兩個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2班總體學習風格特點為沉思、直覺、視覺、序列型,3班總體學習風格特點為活躍、感悟、視覺、綜合型。其中2班同學在信息輸入和信息理解方面風格表現(xiàn)最突出,分別是視覺和序列,3班同學在信息加工和信息輸入方面風格表現(xiàn)最突出,分別是活躍和視覺。兩班同學在信息輸入傾向上都較為突出的表現(xiàn)為視覺型風格。
視覺型風格的人,在閱讀過程中更傾向于通過觀看圖像、畫面和閱讀文字來感知學習內容,主要依靠的是視覺性記憶來獲取知識和達成學習目標,因此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可以選擇基于學生學習水平,并讓學生感興趣的各種文字類或者帶有圖片、圖像等的閱讀材料。
序列型風格的人遵循由部分到整體的學習順序,擅長用邏輯嚴謹、緊抓要點的方法,把學習材料細分成許多段落來學習,他們一般把重點放在一系列子問題上,習慣按線性步驟理解問題,嚴格按照指令進行學習;他們善于羅列系列的事實、觀點或表達,聽取或讀取相關細節(jié),作詳細的記錄,關注構成概念的系列事實,以線性方式加工信息語言,采用對比和對照解決問題。因此,對這類學習者,要選擇有對詞匯和句法有說明,文章后帶有包括詞匯、語法和文章內容細節(jié)練習的閱讀材料,更符合這類學習者的學習風格。
活躍型學習風格的人傾向于通過積極地做一些事:討論或應用或解釋給別人聽來掌握信息;很少經(jīng)過仔細全面的考慮,總是急于給出答案;他們樂于在競爭的集體中學習和不受任何政策、結構或可行性的約束的環(huán)境下學習;他們愿意領導、參與以及提供意見,能引人注目,如主持會議,主導討論或進行陳述;但是這類學習者錯誤率較高,他們不容易對自己的解答做出解釋,即使在外界要求下必須做出解釋時,他們的回答也往往是不周全或不合邏輯的。因此,針對這類學習者,可以通過小組閱讀,互相討論的形式,選擇有文章翻譯和解釋的閱讀材料,以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
總之無論是那種閱讀風格傾向的學生,在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的同時都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閱讀風格選擇合適的閱讀策略以幫助學習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事半功倍。有效的閱讀教學離不開合適的閱讀材料,更需要合適的閱讀策略,這都是是閱讀風格為基礎的。
參考文獻
[1] 譚頂良.學習風格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2] 高紅霞.基于學習風格的高中英語閱讀材料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
[3] 魯子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5] 顧懷梅.影響電大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因素分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
[6] http://cte.uwaterloo.ca/teaching_resources/tips/understanding_your_learning_style.endprint
其中國外的學者提出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可讀性、合適性和可利用性原則,閱讀材料要符合學生的閱讀興趣;有的研究認為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的需要。當然,也有學者提出閱讀材料的選擇應具有真實性,即選擇來自真實生活中的未經(jīng)加工的材料直接給學生閱讀。
國內學者也就閱讀材料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如陳琳教授提出了真實材料興趣自讀法,教師只需為學生提供愉悅的環(huán)境和學生認為有趣的材料,讓他們進行自主閱讀。車寧薇(2006)對閱讀材料選擇的原則做了詳盡的總結和分析,提出在外語教學中,閱讀材料的選擇應遵循可理解性原則、熟悉性原則、充足性原則。應惠蘭、徐慧芳(2001)提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閱讀材料選擇,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傅騫、韓政清(2009)對引進閱讀網(wǎng)絡資源,開發(fā)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做了初步研究,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主要為學生提供更廣泛、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材料選擇,隨著英語網(wǎng)絡資源庫的建立,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以其較強的可操作性,將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從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閱讀材料的選擇與閱讀理解真實性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中,閱讀材料的選擇應該基于學生的學習風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
3 學生學習風格調查與分析
基于以上有關學習風格和閱讀材料相關理論的綜述,筆者對貴州師范學院2009級的兩個英語班級運用所羅門風格量表進行了閱讀學習風格的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以便為學生在課下閱讀提供更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或者閱讀材料來源。09級兩個英語班級共108名學生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4份。結果調查如下:
兩個班級總體的學習風格傾向:
09級2班學習者學習風格調查結果
09級3班學習者學習風格調查結果
由以上兩個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2班總體學習風格特點為沉思、直覺、視覺、序列型,3班總體學習風格特點為活躍、感悟、視覺、綜合型。其中2班同學在信息輸入和信息理解方面風格表現(xiàn)最突出,分別是視覺和序列,3班同學在信息加工和信息輸入方面風格表現(xiàn)最突出,分別是活躍和視覺。兩班同學在信息輸入傾向上都較為突出的表現(xiàn)為視覺型風格。
視覺型風格的人,在閱讀過程中更傾向于通過觀看圖像、畫面和閱讀文字來感知學習內容,主要依靠的是視覺性記憶來獲取知識和達成學習目標,因此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可以選擇基于學生學習水平,并讓學生感興趣的各種文字類或者帶有圖片、圖像等的閱讀材料。
序列型風格的人遵循由部分到整體的學習順序,擅長用邏輯嚴謹、緊抓要點的方法,把學習材料細分成許多段落來學習,他們一般把重點放在一系列子問題上,習慣按線性步驟理解問題,嚴格按照指令進行學習;他們善于羅列系列的事實、觀點或表達,聽取或讀取相關細節(jié),作詳細的記錄,關注構成概念的系列事實,以線性方式加工信息語言,采用對比和對照解決問題。因此,對這類學習者,要選擇有對詞匯和句法有說明,文章后帶有包括詞匯、語法和文章內容細節(jié)練習的閱讀材料,更符合這類學習者的學習風格。
活躍型學習風格的人傾向于通過積極地做一些事:討論或應用或解釋給別人聽來掌握信息;很少經(jīng)過仔細全面的考慮,總是急于給出答案;他們樂于在競爭的集體中學習和不受任何政策、結構或可行性的約束的環(huán)境下學習;他們愿意領導、參與以及提供意見,能引人注目,如主持會議,主導討論或進行陳述;但是這類學習者錯誤率較高,他們不容易對自己的解答做出解釋,即使在外界要求下必須做出解釋時,他們的回答也往往是不周全或不合邏輯的。因此,針對這類學習者,可以通過小組閱讀,互相討論的形式,選擇有文章翻譯和解釋的閱讀材料,以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
總之無論是那種閱讀風格傾向的學生,在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的同時都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閱讀風格選擇合適的閱讀策略以幫助學習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事半功倍。有效的閱讀教學離不開合適的閱讀材料,更需要合適的閱讀策略,這都是是閱讀風格為基礎的。
參考文獻
[1] 譚頂良.學習風格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2] 高紅霞.基于學習風格的高中英語閱讀材料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
[3] 魯子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5] 顧懷梅.影響電大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因素分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
[6] http://cte.uwaterloo.ca/teaching_resources/tips/understanding_your_learning_style.endprint
其中國外的學者提出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可讀性、合適性和可利用性原則,閱讀材料要符合學生的閱讀興趣;有的研究認為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的需要。當然,也有學者提出閱讀材料的選擇應具有真實性,即選擇來自真實生活中的未經(jīng)加工的材料直接給學生閱讀。
國內學者也就閱讀材料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如陳琳教授提出了真實材料興趣自讀法,教師只需為學生提供愉悅的環(huán)境和學生認為有趣的材料,讓他們進行自主閱讀。車寧薇(2006)對閱讀材料選擇的原則做了詳盡的總結和分析,提出在外語教學中,閱讀材料的選擇應遵循可理解性原則、熟悉性原則、充足性原則。應惠蘭、徐慧芳(2001)提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閱讀材料選擇,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傅騫、韓政清(2009)對引進閱讀網(wǎng)絡資源,開發(fā)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做了初步研究,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主要為學生提供更廣泛、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材料選擇,隨著英語網(wǎng)絡資源庫的建立,自適應閱讀系統(tǒng),以其較強的可操作性,將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從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閱讀材料的選擇與閱讀理解真實性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中,閱讀材料的選擇應該基于學生的學習風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
3 學生學習風格調查與分析
基于以上有關學習風格和閱讀材料相關理論的綜述,筆者對貴州師范學院2009級的兩個英語班級運用所羅門風格量表進行了閱讀學習風格的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以便為學生在課下閱讀提供更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或者閱讀材料來源。09級兩個英語班級共108名學生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4份。結果調查如下:
兩個班級總體的學習風格傾向:
09級2班學習者學習風格調查結果
09級3班學習者學習風格調查結果
由以上兩個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2班總體學習風格特點為沉思、直覺、視覺、序列型,3班總體學習風格特點為活躍、感悟、視覺、綜合型。其中2班同學在信息輸入和信息理解方面風格表現(xiàn)最突出,分別是視覺和序列,3班同學在信息加工和信息輸入方面風格表現(xiàn)最突出,分別是活躍和視覺。兩班同學在信息輸入傾向上都較為突出的表現(xiàn)為視覺型風格。
視覺型風格的人,在閱讀過程中更傾向于通過觀看圖像、畫面和閱讀文字來感知學習內容,主要依靠的是視覺性記憶來獲取知識和達成學習目標,因此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可以選擇基于學生學習水平,并讓學生感興趣的各種文字類或者帶有圖片、圖像等的閱讀材料。
序列型風格的人遵循由部分到整體的學習順序,擅長用邏輯嚴謹、緊抓要點的方法,把學習材料細分成許多段落來學習,他們一般把重點放在一系列子問題上,習慣按線性步驟理解問題,嚴格按照指令進行學習;他們善于羅列系列的事實、觀點或表達,聽取或讀取相關細節(jié),作詳細的記錄,關注構成概念的系列事實,以線性方式加工信息語言,采用對比和對照解決問題。因此,對這類學習者,要選擇有對詞匯和句法有說明,文章后帶有包括詞匯、語法和文章內容細節(jié)練習的閱讀材料,更符合這類學習者的學習風格。
活躍型學習風格的人傾向于通過積極地做一些事:討論或應用或解釋給別人聽來掌握信息;很少經(jīng)過仔細全面的考慮,總是急于給出答案;他們樂于在競爭的集體中學習和不受任何政策、結構或可行性的約束的環(huán)境下學習;他們愿意領導、參與以及提供意見,能引人注目,如主持會議,主導討論或進行陳述;但是這類學習者錯誤率較高,他們不容易對自己的解答做出解釋,即使在外界要求下必須做出解釋時,他們的回答也往往是不周全或不合邏輯的。因此,針對這類學習者,可以通過小組閱讀,互相討論的形式,選擇有文章翻譯和解釋的閱讀材料,以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
總之無論是那種閱讀風格傾向的學生,在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的同時都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閱讀風格選擇合適的閱讀策略以幫助學習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事半功倍。有效的閱讀教學離不開合適的閱讀材料,更需要合適的閱讀策略,這都是是閱讀風格為基礎的。
參考文獻
[1] 譚頂良.學習風格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2] 高紅霞.基于學習風格的高中英語閱讀材料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
[3] 魯子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5] 顧懷梅.影響電大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因素分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
[6] http://cte.uwaterloo.ca/teaching_resources/tips/understanding_your_learning_styl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