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仙如
摘 要:導入是課堂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巧妙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本文從導入的基本要求,導入的方法及技巧和一節(jié)優(yōu)質(zhì)課的導入案例分析了導入的巧妙設計,以更好地構(gòu)建高效優(yōu)質(zhì)課堂。
關鍵詞:導入;設計;優(yōu)質(zhì)課堂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導入是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熱身活動。設計巧妙有趣的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新奇和興奮的心理狀態(tài),激起學生的積極情感,調(diào)動學生主動、快樂地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成功的導入,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成功導入的基本要求
1.1 課堂導入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導入要導出實效,首先要導出“趣味”。教師要使用風趣活潑的語言、熱情開朗的態(tài)度、新穎多樣的方式來導入課堂,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來促進師生進行快樂的教學互動,享受學習的樂趣。
1.2 課堂導入要切合學習的需要
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對象,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要注意切合實際。從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出發(f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明確教學任務,為講授新課作好鋪墊。
1.3 課堂導入要設置學習的懸念
導入不僅要為學習內(nèi)容定向,還要為學生的思維定向。導入要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舊拓新,敢于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坦陳觀點。
2 課堂教學導入方法和技巧
2.1 興趣式導入
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教育應當貫穿于學生的興趣當中,興趣是每個人成才的起點,是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事物底蘊的內(nèi)在動力,課堂是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提高效率的重要場所。使用圖片、幻燈、視頻等手段,可使學生調(diào)動一切視聽感官,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可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學習驅(qū)動力。 轉(zhuǎn)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
2.2 生活化導入
英語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關注的話題,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來導入新課,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能力。 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的學習也一樣,目的不在于語言本身,而是在于如何運用它來在日常生活中和別人交流與溝通,所以英語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富于生活化是十分必要的。生活化的導入就是從學生生活中的話題入手進入新課,它多以師生間隨意交談的形式實現(xiàn)的。
2.3 任務型導入
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是按照任務型教學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的。因此,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主動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等形式,學習和使用英語,這樣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zhì)量。任務型的導入可以采用問題導入或談話導入。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較為充分的心理準備,培養(yǎng)自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4 主體性導入
新課程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谶@一理念,教師可利用新課的背景知識或與之相關的主題材料導入新課。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每個模塊都圍繞一個話題來設計,其內(nèi)容聯(lián)系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因此可事先安排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找相關資料,讓學生通過一定形式進行整合,在新課導入階段展示出來。
下面以文本轉(zhuǎn)寫的方式分析一下山東省優(yōu)質(zhì)課張曉華老師的精彩導入。張老師的導入部分非常簡潔,導入方式凸顯了教學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文化的滲透。
教學實錄:
T: Look at the screen. I w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 First of all, who is he? (展示奧巴馬的圖片)
Ss: Obama.
T: Yes, President Obama. Right! And the second one, who is she? (展示米歇爾的圖片)Do you know? She is Obamas wife –Michelle. And look at the third picture! Who is he? (展示喬丹的圖片)
Ss: Jordan.
T: Yes, Jordan. You have the three people here. Now, I will ask you some questions.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Ss: Black.
T: Yes! They are all black people, right? Anything else?
S1: Famous!
T: Right! Youve got it. Judging from their big smiles, they must be living a happy life. As we can see, the three people are all the black people. They must be living a happy life. Some of them even can be successful people. However, please look at this picture. (展示黑人奴隸的圖片)How do you feel?
S2: I feel sad.
T: Yes. You see many years ago, The black are living a hard life. When they are faced with so many difficulties, should they try to accept the fact or they try to fight against the government? Which one do they choose?(幻燈片上顯示了醒目的兩個詞Accept or Fight?)
Ss: Fight!
T: Yes! They should be brave enough to have a fight.
張曉華老師先提問幾個名人的共性,再用圖片展示黑人奴隸的生活狀況,前后形成對比。要改變這種狀況,黑人們應該怎么做?幻燈片上顯示了醒目的兩個詞Keep or Fight?學生們的正義感的和興趣立刻被調(diào)動了起來,進而引出Mandela 和Elias這兩個人物。在此基礎上引出閱讀任務。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讀文章,去獲取他們想要得知的信息。這樣的導入效果無疑是事半功倍的。
總之,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和類型,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兼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激發(fā)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王寶大,2001,《導入技能,結(jié)束技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吳康寧,教師課堂角色類型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4(4)
[3]吳松年,2008,《有效教學藝術》,[J]教育科學出版社
[4]閆文國,2002,英語新課導入法例說,[J]中學外語教與學,第3期:20-21
[5]楊金昌,2007,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原則與方法,[J]山東教育,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