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璟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醫(yī)院,江蘇淮安2232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內(nèi)科急重癥,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恐懼、害怕、心煩、敵意、緊張等負性情緒,會對后續(xù)治療造成不良影響,降低了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依從性,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1-2]。有研究表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擴大治療效果,減輕臨床病癥,效果顯著[3-4]。為了探討護理干預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負性情緒的作用,本院對診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診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齡24~68(43.9±12.7)歲?;颊呔霞毙陨舷莱鲅呐R床診斷標準。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腎疾病、精神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的患者。原發(fā)病:胃潰瘍48例,膽管癌2例,門靜脈高壓11例,十二指腸動脈瘤破碎侵入1例,急性胰腺炎腫潰破13例,應激性潰瘍患者1例。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8例。2組患者的基礎情況(性別、年齡、原發(fā)病等)差異均不顯著(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颊呷朐杭葱胁∏樵u估,講解醫(yī)院的常規(guī)知識和疾病的相關知識,保持患者病房的通風良好和環(huán)境的整潔衛(wèi)生,保持室內(nèi)的溫度和適度,叮囑其按時用藥,注意休息,同時適當補充營養(yǎng)等。
1.2.2 觀察組 給予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如下:①心理護理。由于病癥的困擾,患者多出現(xiàn)焦慮、抑郁、恐懼、害怕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要耐心講解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案,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通過溫暖、和藹、自然、親切的語言交流恢復患者治療的信心,提高其治療積極性和依從性,盡量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可以積極主動配合治療的開展。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耐心聽取和解答患者家屬的各種疑問,減少患者的疑慮等。②體位護理。指導患者臥床休息,保持有效的體位,平臥時適度抬高下肢,保證腦部的有效供血,嘔吐時偏頭向一側,謹防倒吸及窒息,可使用負壓吸引器清除患者的氣道分泌物,及時清理患者的口腔,保持呼吸都通暢,可減少感染發(fā)生,定時更換衣物及床單,預防壓瘡。③用藥護理。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diào)整藥物及用量,開通綠色通道,準確給患者輸血和輸液,及時補充患者的血容量。④飲食護理。對于嘔血和休克的患者要絕對禁食,同時保證其足夠的熱量供給,及時補充營養(yǎng)和水,保持體液平衡,病情好轉后可適當給予清淡流食,通過導管將食物送入患者的胃內(nèi),等出血停止后方可食用半流食,少食多餐,逐步過渡為正常飲食,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⑤病情監(jiān)測。隨時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記錄各項生命指征的變化,出現(xiàn)異常時要及時給予處理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正性負性情緒以及生活質量變化情況。焦慮、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標準參考侯莉等研究[5]:將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劃分為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4分法進行評定,滿分為8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狀況越嚴重。正性負性情緒量表的評分標準參考羅春玲等[6]研究:將負性情緒量表中用于反映情緒的指標進行測量,這些指標為內(nèi)疚、心神不寧、心煩、敵意、恐懼、緊張、坐立不安、害羞、害怕、易怒等,滿分5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生活質量的評分標準參考羅春玲等[6]研究:將生活質量評分劃分為生理職能評分、生理功能評分、軀體疼痛評分、活力評分、情感職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精神健康評分、總體健康評分8個方面,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資料均使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正性負性情緒變化 護理后2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正性負性情緒量表評分均顯著下降。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正性負性情緒量表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正性負性情緒量表評分情況(±s,分)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正性負性情緒量表評分情況(±s,分)
注:①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正性負性情緒量表評分對照組 38 護理前護理后58.2±13.4 51.6±10.1 56.8±14.0 50.4±11.5 35.9±7.1 30.4±6.9 t 4.205 4.173 4.638 P 0.047 0.048 0.043觀察組 38 護理前護理后57.9±12.7 42.3±9.8①57.0±13.2 41.6±11.7①35.7±8.2 26.3±5.4①t 6.703 6.812 6.518 P 0.025 0.024 0.026
2.2 2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率情況 護理后2組患者心率明顯下降。觀察組心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率情況(±s,次/min)
表2 2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率情況(±s,次/min)
?
2.3 2組患者護理后再出血情況 觀察組護理1周、護理2周、護理4周、護理8周的再出血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護理后再出血情況 例(%)
2.4 2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 護理后觀察組生理職能評分、生理功能評分、軀體疼痛評分、活力評分、情感職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精神健康評分、總體健康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s,分)
表4 2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s,分)
t 4.702 4.291 4.618 4.819 4.590 4.382 4.403 4.731 P 0.043 0.047 0.044 0.042 0.045 0.046 0.046 0.04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指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腺、膽管等部位的急性出血,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急重癥,胃空腸吻合術后患者的吻合口附近空腸上段病變也可導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生,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嘔血和黑糞,胃管內(nèi)可見血性液體。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害怕、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對疾病與治療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抵觸情緒,不利于治療的順利開展。
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從心理護理、體位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病情監(jiān)測幾個方面進行護理干預。首先心理護理可以針對患者具體的心理狀況,給予有針對性的干預,盡量消除其內(nèi)心存在的內(nèi)疚、心神不寧、心煩、敵意、恐懼、緊張、坐立不安、害羞、害怕、易怒等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可以正視疾病與治療,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和依從性,保持良好的情緒配合治療,可顯著擴大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注意補充營養(yǎng),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可加速患者的身體恢復。
本次研究表明,護理后2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正性負性情緒量表評分、心率均顯著下降,說明護理可明顯減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改善負性情緒,同時穩(wěn)定患者心率。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正性負性情緒量表評分、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更為顯著地減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更利于改善負性情緒,同時穩(wěn)定患者心率的效果更好。觀察組護理1周、護理2周、護理4周、護理8周的再出血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事件的發(fā)生率。觀察組生理職能評分、生理功能評分、軀體疼痛評分、活力評分、情感職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精神健康評分、總體健康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負性情緒,減輕焦慮、抑郁狀況,提高生活質量。
[1]李曉玲.護理干預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32):308-309
[2]孫艷紅.心理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負性情緒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9):210-211
[3]郭得蘭.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觀察與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3):371-372
[4]石明蘭.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6):116-117
[5]侯莉,王琳,李家容,等.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支架術后患者負性情緒的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8):560-564
[6]羅春玲,趙云泉,呂宏.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13):1972-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