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裕良
摘 要: 構建科學、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本文就高效課堂的特點、誤區(qū)和具體實踐進行探討和總結,提出一些具體措施和做法。
關鍵詞: 高效課堂 初中英語教學 教學措施
構建科學、高效的課堂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立足課堂,研究教材,關注學生,改進教學方式,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一、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主要特點
英語高效課堂的特點是教學“三維”目標得到高效落實,學生知識得到增長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高效課堂的兩個基本出發(fā)點:一是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以利于初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二是落實新課程理念,轉變初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高效學習。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對“三維”目標要求的達成度是檢測高效課堂的主要依據(jù)。
從教師角度看:課程的設計是否考慮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否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課堂的組織是否有序、有趣、高效,實現(xiàn)快樂學習。課堂是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實踐精神、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課堂教學檢測是否及時跟進,以利于及時鞏固學習成果。
二、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誤區(qū)
現(xiàn)在許多學校都搞起了“自主”“高效”課堂。許多老師談“教”色變,教室四面墻壁成了黑板,課桌合在一起,聽課成了觀課?!白灾?、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學生終歸是學生。有些知識,只在同一個淺層面上討論,教師不教,學生仍是不會,一味地強調知識的生成而忽視學習效率,這不是高效課堂,也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們反對教師滿堂灌,反對學生沒有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機會,沒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實踐活動。但是一味地強調自主學習,如果學習的目的性不強,則學生能動用和參考的資源不多,動不動圍在一起合作探究,一節(jié)課下來收獲不大。脫離了教師的指導,實現(xiàn)高效課堂就成了一句空話。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多方面因素,學習的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到知識,習得技能,積累大量語言知識,通過語言實踐,形成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三、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具體實踐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初中英語教學要做到“減負增效、減量提質”,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和諧、快樂、高效的英語課堂已成為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
1.嚴格執(zhí)行集體備課,發(fā)揮教師的集體智慧。
備課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是提升教學水平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備課中要做到兩個研究,即研究教材和研究學生,為了發(fā)揮教師的集體智慧,要做到“四個確定”:確定課堂“三維目標”、確定課堂自學提綱、確定課堂檢測目標、確定課堂教學方式。
2.科學整合教材,變“教教材”為“用教材”。
在備課時,我們應根據(jù)學生情況,在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以教材為載體,根據(jù)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調整、組合、改造、增減。通過這樣的科學整合,使教材的使用更科學、更優(yōu)化。
(1)根據(jù)實際適當?shù)亍罢{整”和“組合”教材。這是指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使教學內容更符合英語教學的需求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比如,我們使用的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編著的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開學初教完字母之后,立即進行音標教學,利用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通過音標實現(xiàn)自己會拼讀單詞,掌握基本的字母組合的拼讀規(guī)則,引導學生逐步實現(xiàn)用拼讀法記憶單詞,使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高效,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學習單詞邊學邊忘的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
(2)靈活處理教材。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入學基礎和教材的特點,統(tǒng)一劃分課時,七年級一般是四課時,Section A、Section B、Section C各一課時,Section D、練習講評合一課時,每課時都要安排課堂檢測;八年級開始增加到每周五課時。正確合理地處理好教材,組織起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前提。
統(tǒng)一劃分課時的目的就是讓教師帶著整合教材的眼光審視教學內容,制定教學三維目標,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簡中求精,打造高效課堂。
3.構建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課堂。
為了激活學生思維,尋求有價值的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主要針對課堂問題的設計進行了探討。有效的課堂提問應具有趣味性、針對性、激勵性、靈活性和挑戰(zhàn)性。課堂問題要注意把握難易程度,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的問題都不能激發(fā)學生思維,問題的設計要呈現(xiàn)遞進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4.實現(xiàn)當堂檢測。
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師應當重視當堂檢測反饋。我們認為課堂的教學反饋應注意兩點:
(1)及時性。
課堂教學45分鐘,檢測必須及時跟進。檢測便于教師憑自己的經(jīng)驗判斷學生掌握的程度,發(fā)現(xiàn)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如,There be句型中be動詞的變化、助動詞do/does的用法、have/has的用法等,對于初學英語的學生,都不易掌握。我們應根據(jù)學情及時調整教學步驟,從肯定句入手,循序漸進,讓學生注意其變化規(guī)則,總結規(guī)律,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
(2)多樣性。
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學生,采用切合實際的反饋方法,包括口頭練習和書面練習??陬^練習包括朗讀、對話、教師提問等多種方式;書面練習包括聽寫、翻譯、作文、習題等。書面練習給我們提供的信息更加準確、廣泛,更能全面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
5.建立高效課堂評價標準,把高效課堂用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
探討了高效課堂構成的要素,還要有高效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及評價方法。一節(jié)課的評價內容應涉及學生預習、教師指導、教學設計、教學手段、課堂氣氛、學生參與、課堂檢測、課堂效果八個方面,并建立評價標準,在每一堂教學活動中都讓老師自覺地實踐。
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應使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能在小組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根據(jù)需要進行預習,在學習中積極思考,把握學習的主要內容,并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英語學習中的進步與不足。
參考文獻:
[1]王中偉.走向高效課堂.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1-3(第一版).
[2]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
[3]牛學文.教與學,兩者關系還需深入思考.中國教育報,2013-10-9(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