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摘 要: 新九年制義務(wù)教育初中化學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化學教學不僅要關(guān)注學習結(jié)果,而且要關(guān)注學生學習化學的過程,合理開發(fā)學習資源,做好化學家庭小實驗。作者結(jié)合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分析對初中階段化學家庭小實驗選擇和利用的思考。
關(guān)鍵詞: 初中化學 家庭小實驗 選擇利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許多化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和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化學實驗得到的。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廣大一線教師發(fā)現(xiàn)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據(jù)實驗的主體性,可以將化學實驗分為學生實驗和演示型實驗。在多年的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庭小實驗”作為化學實驗教學的一項重要補充,它對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思維、科學探究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有非常獨特的作用。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中穿插一些“家庭小實驗”和“趣味實驗”,一線教師可以選擇一部分并增加一些代表性的趣味實驗讓學生課外完成。我認為以下幾個實驗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萬能瓶”的制作
在中考中,每年都會出現(xiàn)與“萬能瓶”相關(guān)的題目,但學生很不容易把這類問題搞清楚、做對?!叭f能瓶”到底有哪些用途,我選擇了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并體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讓學生選擇一個飲料瓶,在瓶蓋上打兩個大小適中的孔,將一長一短兩根吸管插入,就制成了一個“萬能瓶”。現(xiàn)將“萬能瓶”的常見作用介紹如下:
1.氣體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從下邊進,密度比空氣小的從上邊進)。
集氣瓶正放(見圖1):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氣體a進空氣從b出;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氣體b進空氣從a出。
集氣瓶倒放(見圖2):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氣體b進空氣從a出;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氣體a進空氣從b出。
排水集氣法(見圖3):適合于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yīng)的氣體,氣體都從b端進入,水從a端被排出;若想測定被收集氣體的體積,則可將排出的水直接導入量筒,通過水的體積即可知道收集氣體的體積。
2.氣體干燥(氣體從長管進,經(jīng)過干燥劑,短管出)。
瓶中裝入干燥劑(見圖4),如濃硫酸。需要干燥的氣體都從長導管進入,從短的導管排出的氣體即為干燥后的氣體。
3.氣體除雜(氣體從長管進,經(jīng)過反應(yīng)溶液,短管出)。
瓶中裝入適當?shù)娜芤?,混合氣體從長端進入,使溶液與其中的雜質(zhì)反應(yīng),純凈的氣體從短端被排出。例如:瓶中裝入氫氧化鈉溶液,可以除去混合氣體中的CO。
4.氣體流量。
醫(yī)院給病人輸氧時,其裝置與圖5類似。長導管連接鋼瓶,短導管輸出氧氣供病人使用。醫(yī)生可以通過水中冒出氣泡的多少快慢,確定是否有氧氣輸出及輸出速度。
二、自制簡易凈水器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水對人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布置學生制作簡易凈水器、設(shè)計產(chǎn)品廣告詞,并讓學生比較自己制作凈水器的凈水效果這些活動,使得三維教學目標的成果得到鞏固和加深,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做法:選擇一個空塑料瓶,用剪刀將底部剪掉,瓶口蓋子打一小孔,將塑料吸管插入其中,將瓶子倒放,瓶內(nèi)由下而上分別放置洗干凈的蓬松棉、紗布、藥用炭、紗布、石英沙、紗布、小鵝卵石紗布,就得到一簡易的凈水器。小鵝卵石,石英沙要洗凈,小鵝卵石與石英沙起過濾作用,藥用炭可以起到吸附作用。藥用炭可以從空氣凈化用的小炭包中獲得,實在不行也可以用木炭代替。
三、清洗餐具
觀察餐具上經(jīng)過沖洗后附著的污漬主要是油脂,用以下幾種不同的方法清理餐具:(1)用冷水洗;(2)用熱水洗;(3)冷水中加入洗滌劑后洗;(4)熱水中加入洗滌劑后洗,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對比哪種方法洗滌效果較好,分析洗滌效果與哪些條件有關(guān)。通過這個家庭小實驗使得學生對乳化這一知識點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學生會覺得化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科學,實現(xiàn)了情感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四、石墨導電實驗
把一根鉛筆芯和導線連接在一起,接通電源后,電燈泡是否發(fā)亮?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可用膠帶把電池,導線,小燈泡等固定住。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改變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部分,觀察燈泡亮度的變化。通過這個實驗不但可以鞏固石墨具有導電性這一知識點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上滑動變阻器的理解,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
五、自制酸堿指示劑并測定土壤和水的酸堿性
取一片紫卷心菜的葉子,在研缽中搗爛,加入酒精(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1)浸泡;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過濾或擠出,得到指示劑;試驗指示劑在不同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根據(jù)在不同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是否明顯來判斷,能否作為指示劑使用。
測定當?shù)赝寥篮退乃釅A性:利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測定(1)天然雨水的pH,采用不同地區(qū),幾份雨水,準確記錄pH數(shù)據(jù),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2)采取不同地區(qū)的土壤樣本,測定土壤的pH值范圍。
此外,教師還可以將課本上的一些較易操作的實驗讓學生課外完成,例如品紅在水中擴散實驗,簡易滅火器的制備等。
教材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線教師只要認真研究、深入思考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適合學生課外完成的小實驗。學生通過家庭小實驗體驗了動手動腦的快樂,感受到了化學的樂趣和巨大作用,獲取了實驗成功的快樂感。這樣一定能夠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合理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