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qū)興隆中學
創(chuàng)設高效數學課堂
張偉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qū)興隆中學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讓學生學會,學好,又要讓學生會學,達到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提高,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教師,如何讓課堂達到“高效”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高效數學課堂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心得體會。
以年級為單位集體備課,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知識融會貫通,全面把握。再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往的學習經驗等在備課時做好預設,通常一個問題我會預設出幾種答案,以應對課堂上的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這樣有了充分的預設,教學機智也會不斷增長。
把新型的教師觀、學生觀融入數學課堂教學,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才是有效的。在數學課堂中,要從學生比較熟知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發(fā),研究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去進入數學課堂。下面,我就以我所教授的《圖形的全等》一節(jié)為例,具體談談我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我在這節(jié)課里,首先讓同學做了一個折紙游戲:折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并把它剪下來,從而引出新課。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很容易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接著我設計了一組圖片,這組圖片中既有學生熟悉的五星紅旗,美麗壯觀的學校教學大樓,又有飛天英雄楊利偉的照片,還有中國申辦奧運會徽。讓學生通過觀察得出誰和誰一樣,并發(fā)表看了這組畫面后的感想。這一教學過程,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最后一問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美,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之情。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在整個過程我沒做任何的分析或暗示,而是讓他們獨立去找。由于是以比賽的形式出現,同學們都爭先恐后,積極參與。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活動、多觀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最后得出結論。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既符合教學論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一的原則,也體現了學生是知識的發(fā)現者,從而使學生得到主動的發(fā)展。
教學幾年來,我對高效課堂有了更為深刻、細致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就是在課堂教學的45分鐘時間里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就是以絕大多數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改變過去那種課堂上效率低下的講解。以前的我以為我耐心的講解,直到大家都會了,才對得起每一位學生,對得起教師的稱謂。但是,現在我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我愧對了優(yōu)秀的和上中等的學生。根據專家測定的學生智商比例分配圖,明確指出只要有84%的學生會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教學。沒必要等學習“緩慢者”和個別“舉三也不能反一者”。因為在等的過程中,浪費了大多數人的時間。剩下的16%的學生在其他的時間里逐漸弄會,這才是科學有效的方法。
在課堂上,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首先要進行有效的復習、導入,即創(chuàng)設恰如其分的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注重調節(jié)上課的節(jié)奏,在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課堂上時再進行新課的教學。這樣才能準確、高效地把握所要學習的新知識。當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完全被轉移的課堂上來時,可以先安排復習等次要環(huán)節(jié)。這樣做既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也高效率地安排了學習內容的節(jié)奏。這樣遵循科學的道理,才能讓學生輕松愉快的主動學習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適當增加教學層次,把新型的數學觀、教師觀、學生觀和教學觀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學習才是高效的。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