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五年制高職護生英語語音學習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張璇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從英語語音學習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五年制高職護生英語語音學習現(xiàn)狀及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高職護生;英語語音;教學方法
據美國語言學家M·S·Temperley統(tǒng)計,在人類語言交際活動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1]?!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語言”的釋義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由詞匯和語法構成并能表達人類思想的符號系統(tǒng)[2]。毋庸置疑,語音關是教學的第一關[3],是口語表達的基礎。單詞的重音、句子的節(jié)奏、語調的變化等都會影響說者所表達的內容,同時也影響聽者接收到的信息,最終影響溝通的有效性。此外,在英語語言中,語音與詞匯學習有著直接聯(lián)系,特別是單詞的讀音和拼寫有著直接聯(lián)系,而詞匯的學習又是整個英語學習的關鍵[4]。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看,近年來,五年制高職護生英語水平較以前有所提高,但語音基礎不扎實、語音素養(yǎng)較差仍是部分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的障礙。為此,筆者在2012年對2012級護理專業(yè)4個班232名學生做了英語語音學習狀況的調查,2014年筆者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相關調查,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2012年冬,筆者設計了關于英語語音學習狀況的調查問卷,共10個問題,包括中考英語成績、48個音標的掌握、讀音規(guī)則等基礎問題。2014年秋,筆者設計了關于英語語音學習效果的調查問卷,共10個問題,包括上次問卷的5個問題及英語學習興趣、語音與聽說讀寫的關系等問題。調查對象是同一年級護理專業(yè)4個班學生。
兩次調查均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進行,4個班同時調查。班主任發(fā)放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不討論方法由學生自己作答,當場收卷,以確保資料真實有效。第一次發(fā)放問卷232份,收回232份,第二次發(fā)放222份,收回220份。
此外,筆者還利用課間或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訪談,并在上課期間對學生進行觀察,了解學生語音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以便找到相應對策,提高語音教學的實效性。
調查顯示:中考英語成績120分以上者僅占13%,90~120分者占45%,90分以下者占42%。對于“是否系統(tǒng)學過48個音標”問題,13%的學生表示沒有系統(tǒng)學過,63%的學生表示學過但忘了。調查結果表明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語音知識不扎實,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 單音、拼讀不準確
對“你能區(qū)別英文字母、英標和漢語拼音的讀音嗎”問題,13%的學生表示不能區(qū)別,44%的學生表示有部分易混淆。在回答“現(xiàn)在看到音標能迅速、正確地讀出單詞嗎”問題時,31%的學生表示不能,33%的學生表示拼讀多音節(jié)單詞有困難。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英語音素與英語字母、漢語拼音混淆最多的是元音/e/,常被讀作字母/i:/的音或漢語拼音e(額)。48個音標中有很多易混淆的音素,例如/e/、/ei/、/?/不分,famous被讀成/'fem?s/,jam被讀成/jem/。還有一些音素不易區(qū)分,如/θ/和/s/、/δ/和/z/、/n/和/l/、/∫/和/t∫/,以及雙元音發(fā)音不飽滿,如/ai/、/au/等。
2.2 重音、節(jié)奏沒掌握
除了上述單音素混淆、拼讀不準確外,英語重音不清楚是學生存在的又一問題,不少學生在拼讀單詞時,即使看著音標也無法讀得準確,如:de'termin重音在第二個音節(jié),被讀成deter'min;不注意單詞重音變化,如一些單詞拼寫相同,但重音不同,詞性也不同。對“你了解重音(開音節(jié)、閉音節(jié)、句子重音等),節(jié)奏等概念并能運用自如嗎”這一問題,表示略知但實際運用較差的學生占51%,表示以前老師講過但忘了的學生占45%。
大多數學生對單詞在句子中的重讀、弱讀不了解,導致在朗讀句子和短文時,常常按漢語習慣逐個讀出單詞,不分重讀和弱讀以及重音在句子中的流動。給學生如下對話,要求大聲朗讀后標出重音:
Do you care for a cup of tea or coffee?
Coffee,please.
Black coffee or white coffee?
Black coffee,please.
結果,78%的學生拿不準或覺得每個詞都應重讀,18%的學生覺得for、of、or、a不需重讀,只有4%的學生知道后兩句中的coffee不需重讀。
至于朗讀時該在哪里停頓、快慢如何掌握等,更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難點。由于不了解重音、節(jié)奏的變化,學生朗讀完全沒有輕重緩急,英語語言的節(jié)奏美喪失殆盡。
2.3 語調不起伏
高、低、升、降、平是英語的基本語調,語調能賦予句子各種不同的意義、語法功能和感情色彩。大多數學生習慣把各種句子都讀成平調或降調,如上文對話,86%的學生讀成平調,經過提示后有72%的學生知道其中應該有升調,但真正讀準確的學生只占43%。大多數學生朗讀時沒有抑揚頓挫、高低起伏,不顧語言所表達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色彩,英語語言的韻律美蕩然無存。
2.4 單詞記憶困難
眾所周知,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詞詞相連構成句子,句句相連構成篇章。有的學生單個音素發(fā)音尚可,但元音和輔音組合在一起時拼讀就出現(xiàn)困難,常常拼讀不準確或完全錯誤;有的學生不懂讀音和單詞的對比識讀,不能把單詞的音、形、意有機聯(lián)系起來。對“你是怎樣學習和記憶單詞的”問題的回答中,24%的學生標注漢字,死記硬背;33%的學生考試前反復抄寫;只有10%的學生先會讀,然后反復在句子文章中使用,并運用構詞法等多種方法學習和記憶單詞。
以上問題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培養(yǎng)造成障礙,學生在聽力訓練中常常是連蒙帶猜,錯誤率較高,愿意開口說英語的少之又少。在“你不敢大聲說英語的原因是什么”問題的回答中,47%的學生選擇發(fā)音不準,怕被笑話;39%的學生對自己的語音語調不自信。久而久之,學生開始討厭英語,不愿花時間在英語學習上,甚至有少數學生放棄英語學習。
Kenworthy提出影響語音學習的6個主要個人因素:母語、年齡、目的語言接觸、語音能力、認同程度、語言動機[4]。筆者就我校實際情況,從以下幾方面具體談談學生英語語音學習存在問題的原因。
3.1 英語學習目的偏頗
英語學習動機是指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愿望和推動力。我國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中考和高考,因為感興趣而學英語的學生較少,所以學習愿望不強烈。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課堂上大量講解詞匯用法和語法知識,學生整天淹沒在題海中,語音語調訓練少,學習樂趣被作業(yè)、考試、成績、排名替代。高職生大多英語基礎較差,英語學習興趣不高。
對“現(xiàn)在你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問題的回答中,63%的學生選擇通過英語三級考試,為找到好工作增加砝碼;25%的學生選擇學校安排,不得不學,但覺得學了以后沒用。不難看出學生沒有長遠的職業(yè)規(guī)劃,不了解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3.2 英語學習能力差異
不可否認,個人的語言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一般而言,女生語言天賦比男生高。在本次調查中,有一個護理班共53人,男生14人,只有兩名男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且一次性通過英語三級考試,而在計算機等級考試中,14名男生則全部通過。另外,性格外向的學生比性格內向的學生更善于語言表達,上課積極發(fā)言和踴躍參加英語社團活動的也多是膽大、開朗、活潑和善于表達的學生。
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對英語有著卓越的敏感性,聽音、辨音、模仿能力較強[5]。而英語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對語音感知較遲鈍,辨音、模仿能力也不強,加之大腦中已存的不標準的語音符號以及漢語語音影響,使他們在接收到正確、標準的語音信號后,無法分析、辨別、歸類。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對英語產生厭倦、焦慮、恐懼甚至排斥情緒,不愿意開口模仿發(fā)音,害怕讀音不準被人笑話。中學生自尊心很強,但耐挫力較差,很多學生就是這時落下了“病根”,喪失了英語學習興趣。如果不能處理好這個階段的語音、聽說訓練,沒有對英語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必將對他們今后的英語學習產生極大影響。
3.3 學習生活環(huán)境影響
除了上述兩個主要原因外,高職護生語音學習效果不佳還與其學習生活環(huán)境有關。(1)地域因素,南方和北方的學生都會受到母語、方言的負面影響,淮河以南的學生在讀音中常有/s/的音,前后鼻音不分,淮河以北的學生讀音重且語調下沉。(2)經濟因素,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教育投入不足,教學設備落后,師資力量薄弱且流動性大。對于“你最初是怎樣練習語音拼讀的”這一問題,89%的學生回答跟老師讀,只有2%的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學習。(3)城鄉(xiāng)因素,農村學生接觸英語較晚,家長資金、精力投入少,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有限。(4)人數因素,大班教學班級人數多,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無法關注每個學生的語音學習狀況。(5)評價因素,應試教育的評價標準使得英語教師只關注考試結果而不重視學生語音學習狀況。
4.1 強化單音、節(jié)奏、語調教學
首先,加強單音教學,在英語48個音素中,清楚學生發(fā)音困難的音素,重點介紹其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注意糾正學生的口型、舌位等,尤其注意輔音和元音組合后的讀音,教會學生劃分音節(jié),在單詞中學音素,訓練學生看到音標就能迅速并準確地拼讀出單詞,培養(yǎng)其將單詞音、形、意結合起來的能力。由于高職護生情況特殊,筆者認為應適當延長單音學習時間,只有熟練掌握單音并準確拼讀才能為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其次,加強語調、節(jié)奏訓練,將教學重點放在句子、單詞的重讀、弱讀、連讀、升降調、意群等方面,遵循“音在詞中練、詞在句中練、句在語流中練”[6]的原則。由于我校護理專業(yè)沒有專門的語音課程和教材,我們將這些內容有計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安排在日常教學中,一周兩次課,每次課都講一點語音知識,注重精講多練,如長句子朗讀應該在哪里停頓換氣是一個難點,我們就結合所學內容挑出一兩個長句子,讓學生先標注在哪里停頓,再集體訂正并說明理由。這樣理論結合實踐,即學即用,日積月累,學生感到收益很大。
4.2 注意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首先,向學生闡明高職英語教學目標。《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出“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教與學的重心都發(fā)生了改變。至于語音學習目標,筆者比較贊同Wong、Avery與Ehrlich的觀點:外語學習者的語音應該被以該語言為母語的人士所理解[4]。換言之,就是讓人聽懂所表達的意思,以順暢交流和溝通。
其次,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興趣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以及語音基礎。針對語言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適當提高標準,嚴格要求,培養(yǎng)其敏銳的聽力和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多聽多看英文原聲廣播、電影。針對語言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保護其自尊心、學習積極性,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從基本知識入手,持之以恒地加強語音訓練,為其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使其體驗進步的喜悅。在口語訓練中,不過分關注細微的錯誤,只要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能較完整地表情達意,沒有必要逢錯就糾,尤其避免打斷學生的表述。
4.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改革評價方式
語音訓練離不開聽音、辨音、模仿,先聽音、后開口,聽清發(fā)準,是語音教學的基本步驟。在音素、單詞教學中,準備多種辨音游戲,如童謠、諺語、繞口令等,避免學生感到機械單一,枯燥乏味。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如可以采取小組競賽、一問一答方式等,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積極性和注意力。
語音學習不是以單音學習為目的,應將重心轉移到語流學習上來,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著重進行語流語調的訓練,充分利用聲像材料和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大量真實、地道的語言模仿材料,如英文歌曲、經典英語電影對白、名人演講等,讓學生模仿、朗讀以培養(yǎng)語感,感受語音語調所表達的微妙感情,感受英語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
改革評價方式,改變終結性評價“一張試卷定乾坤”的局面,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進步,在平時的語音訓練、對話表演、聽力訓練、朗讀課文、課堂活動中對學生做出評價,給予不同層次學生不同難度的考核內容,旨在使每名學生都學有所長,持續(xù)進步。
4.4 提高教師認識,加強課程建設
首先,教師要轉變重語法、詞匯教學的傳統(tǒng)觀念,明確語音學習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和困難,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取差異教學,把語音教學貫穿在日常教學中,避免枯燥的語音知識講解,以實用為原則,特別注意加強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7]。
其次,加強課程建設,認真研究課程目標,不斷提升教師自身語音素養(yǎng),組織專門系統(tǒng)的培訓,集中備課,集體研討,明確各階段的語音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真正把語音教學落實到位,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學生的聽音、辨音水平,讓學生聽得懂、說得出。
調查表明,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90%的學生喜歡上英語課了;拿到音標就能迅速準確地拼讀,可以將音、形、意有效結合學習單詞的學生上升到76%,完全不會讀的學生只有4%;覺得語音學習有助于詞匯學習的學生比例上升到90%;認為詞匯量的增加對于閱讀、寫作和翻譯能力的提高有極大幫助的學生上升到86%;認為自己聽說能力有了較大提高的學生上升到85%。但仍有23%的學生表示存在少數音素混淆,已經形成的語音語調難以改變等問題。
英語語音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和需求,認真鉆研教材,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本著實踐性、趣味性、持久性和有效性原則進行語音教學,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為就業(yè)拓寬路徑,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人才。
[1]姜楊,萬連增.五年制高職英語語音教學實證研究[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1):62-64.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xiàn)代漢語詞典[M].6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5]郝鴻耀.二語學習成功者共性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9(5):82-83.[6]汪文珍.實用英語語音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7]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S].2000.
G420
A
1671-1246(2015)13-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