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民族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探索

      2015-04-22 05:42:26王鼎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5年7期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質量

      王鼎

      摘要:作者從“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出發(fā),針對民族院?!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實際,在民族院校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互動交流的作用,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三個引導”,即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課程的定位,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著力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質量;“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4-2117(2015)07-0113-03

      20世紀末美國大學率先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是20世紀末教學改革的一場深刻革命,這場革命的核心就是“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一切都讓學生自主選擇、自我負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其實質是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的研究性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交往、主動提問、主動探索,在研究中自主學習?!坝嬎銠C應用基礎”是民族院校高校一年級學生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民族院校學生喜愛的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民族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有著特殊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和努力方向的引導者。要求教師不斷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實踐。

      ● 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課程的定位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計算機應用的入門課程,教學內容以基礎性、系統(tǒng)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為原則,內容著重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強調常用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的使用,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應用計算機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與一般基礎課程不同,“計算機應用基礎”不僅有理論知識而且還有實踐技能,二者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呈現(xiàn)“二多”,即基本概念多,知識層次多,且大部分之間沒有太多的交集。由此可知,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未來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高低。“眾所周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但需要講授理論,還要注重足夠的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動手開發(fā)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這些能力正是很多在校學生所欠缺的。”[1]但不少學生認識不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錯誤地認為,計算機僅是一種計算工具,課程中的理論知識并不重要,只要會操作和應用計算機就可以了。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會操作計算機,能應付考試就可以了?!凹磧H把計算機作為工具,產生的后果是,學生只能機械地操作計算機而不能靈活地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盵2]

      鑒于以上情況,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明確“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實踐性極強的特點,使學生對各章節(jié)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有一個總體的比較深刻的認識,這樣學生就可以主動適應教師的教學安排。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對課程進行改革,重組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與考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3]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計算機技術中重要核心思想與方法的理解,幫助學生樹立使用計算機的意識以及將所學計算機知識運用到實際社會中去的思想。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習差的學生,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yǎng)這類學生的積極性,肯定其進步和取得的成績,使他們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臃e極學習。

      ● 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部分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計算機技術基礎知識了解甚少,加之使用漢語的能力不強,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還存在一定的不適應,導致在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學習該門課程時思路不清晰,難以掌握重點,對難點更是束手無策。特別是面對繁雜的知識信息,大部分學生往往喜歡和關心個人感興趣的內容;不少學生理論課教學能聽懂,但實際操作有困難;還有些學生缺乏學習成就感。要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這些問題,教師就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厘清思路,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例如,Word 2003文字處理軟件這一章:文檔的基本操作、文本輸入和基本編輯、文檔的排版、表格、圖文混排等應該作為重點進行精講精練。而文檔的創(chuàng)建、保存和編輯、文檔的編輯技巧、文檔的版面設計方法、實現(xiàn)圖文排版、表格的制作等則為難點,在認真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教師必須耐心細致地指導逐步加以突破。當然,在引導學生之前,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總結和歸類,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便于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又如,N進制的算術運算應該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對這些內容教師應該總結為:N進制的算術運算和十進制的加減乘除方法相同,都是“逢N進一”。經(jīng)這樣梳理和總結,學生對這些知識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也便于他們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另外,有些教學內容由于課時的限制,還可以采用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學,如第一章“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中的第一節(jié)“信息與信息技術”、第二節(jié)“計算機基礎知識”等內容都比較簡單,適于自學,這樣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

      從上述引導過程可以看出,從基本內容學習到有條理的歸納,學生不僅學到了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實踐教學方面,側重點更在于對理論知識的實踐與驗證,旨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希望能夠啟發(fā)學生的興趣,應用計算思維自主設計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盵4]

      ● 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雖然各地中小學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使得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我國各地區(qū)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使得民族院校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水平出現(xiàn)了很大的差異:一些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這類學生主要是城市生源,而還有一大部分學生則幾乎是空白,這類學生主要是比較落后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生源,同時因為民族院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不少學生由于對自己民族語言的依賴導致他們不易融入到集體學習的氛圍中來,造成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學習交流上的困難,這些都決定了民族院校教學的特殊性。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實踐內容,尤其要重視課后實踐內容的安排,把課后學習這一知識潛移默化的重要階段真正落到實處。為此,可安排如“鍵盤和鼠標的操作”、“Windows7的基本操作及文件管理、附帶工具的使用”、“Word2010文檔的輸入和編輯、排版、表格制作和插入”等內容。借助美國哈佛大學發(fā)明的“同伴教學法”[5],通過互助方式,起到互幫互學互評互促、完成基本學習任務的作用。學習進度、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由學生自由選擇,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軟件所設置的BBS論壇與教師進行交流,與同學相互探討、互幫互學互評、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時,這種做法還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興趣。首先,教師在傳授課堂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利用網(wǎng)絡平臺,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條件,可以在教研室的組織下,全體任課教師分工協(xié)作,建立好“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主要是以知識為中心,集學習、輔導、測試、交流等為一體,通過案例設計問題進行引導,學生與教師均可隨時登錄這個平臺,便于學習和交流,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當然,并不是“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所有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有些內容應該是獨立思考學習的。一般而言,問題往往具有開放性,比較復雜的教學內容適合合作學習。通過以上的教學形式,我們認為,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是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的一種好形式。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中心”探索民族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主要通過“三個引導”,即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課程的定位,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踐證明,這些探索對于提高該門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意義。面對21世紀信息技術的挑戰(zhàn),教學改革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盧湘鴻,彭遠紅.以賽促教,搭建創(chuàng)新型大學計算機教學實踐平臺[J].計算機教育, 2014(23):1.

      [2]羅芳,楊長興.計算思維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 2014(18):83-85.

      [3]李曉梅,彭小寧.高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現(xiàn)狀分析與研究[J].計算機教育, 2014(17):77-79.

      [4]劉暢,諶衛(wèi)軍,鄭莉.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的啟發(fā)與思考[J].計算機教育, 2014(9):116-119.

      [5]張萍,劉宇星.同伴教學法在大學物理課程中的應用[J].物理與工程, 2012, 22(1): 41-43.

      猜你喜歡
      以學生為中心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質量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注學習過程 提升教學質量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華人時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以學生為中心”食品衛(wèi)生與安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科技視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7:37:29
      淺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辨析判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應是教學質量
      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18:26
      淺議《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3:40
      《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設計與制作實踐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任務驅動和專題式相結合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西青区| 法库县| 无极县| 天长市| 闵行区| 前郭尔| 城口县| 习水县| 卢龙县| 招远市| 田阳县| 灌云县| 丰镇市| 喀什市| 龙门县| 绵竹市| 云和县| 靖宇县| 渭南市| 太原市| 贵州省| 抚顺市| 孟村| 玛纳斯县| 长岭县| 荣昌县| 确山县| 扎兰屯市| 黑龙江省| 疏附县| 乐昌市| 二连浩特市| 密山市| 宁城县| 炉霍县| 邵阳县| 山丹县| 峨边| 阳朔县| 三穗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