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設
摘 要:問題設計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問題設計不僅遵循一定的教學規(guī)律,還需加入教師思維的創(chuàng)造,符合所教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征。文章就問題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有效設計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問題設計;課堂預設;課堂生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6-0074-01
“問題是數學的靈魂,是思維的動力?!睌祵W學習過程是學生思維的過程,學生的思維又是由問題引發(fā)的。課堂問題的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一方面作為科學,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教學規(guī)律;另一方面作為一門藝術,需要教師融入個人的經驗,加入教師思維的創(chuàng)造,符合所教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征。因此,問題設計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高效。下面,從兩個方面探討目前在問題設計中存在的誤區(qū)以及如何有效設計問題。
一、問題設計存在的誤區(qū)
(1)問題設計數量多,無價值。當前數學課堂中,部分教師為了追求課堂的氣氛,調動學生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在課堂中設計了許多問題,但是有些問題是大量重復無價值的。如我曾聽過“線段、射線、直線”第一課時示范課,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提了四十多個問題。這些問題中,有些問題只不過問法不同,實質是一個問題,這些問題根本沒有思考價值。學生被這些低效的問題牽著度過45分鐘,沒有了自己,沒有了思考,導致課堂的低效。
(2)問題設計忽視學生的思考時間。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往往沒有考慮學生的思考時間。提出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按自己的預定步驟來,違背了課程標準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是以一個接一個的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沒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啟而不發(fā)。
(3)問題設計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問題的設計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現實中,有些教師設計的問題往往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如有位農村中學教師在講授“一元二次方程應用”時,從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開始就舉一些關于大型摩天輪、公司利潤等農村學生不熟悉的問題,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難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只能導致課堂的低效。
(4)問題設計害怕課堂生成。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雖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但是有的教師怕學生的回答背離自己預設的答案,怕完不成教學任務。當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答案時,教師就會打斷學生的回答,引到自己的預設中來。尤其在公開課教學中,教師更害怕學生的回答打亂自己的預案。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僵化單一。
二、注重有效設計問題
教師該怎樣設計問題,才能避免上述設計過程中的誤區(q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教師在問題設計中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設計課堂問題。
(1)問題設計要有“度”。問題設計要把握“度”。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仔細研究學生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問題。問題的表達要清楚明白,不能讓學生的理解產生歧義。問題要難易適中,在新課開始,問題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圍繞重難點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坡度,低起點引入??蓢@重難點設計一系列小問題,在學生解決一個個小問題的基礎上深入到問題中心。要讓學生感受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能摘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信心滿滿,才會產生思維的動力,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2)問題要把握“量”。有的教師為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設計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表面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際上把傳統的“滿堂灌”變?yōu)椤皾M堂問”。一方面把教學內容分解得支離破碎,另—方面把師生、生生互動變?yōu)閱柎?。表面上氣氛活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實際是用提問的方式牽著學生的思維走,只不過是老一套的傳統教法。因此,要把握問題的“量”,問題設計要適量要有價值。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出不同的問題。適時、適量的少而精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3)問題設計要有“法”。教師面對的是有個性,有差別的學生。因此,問題設計要注意方法,要注意層次性,要面向全體學生。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課堂上盡量讓他們回答基本知識點,讓他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對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安排回答重難點方面的問題。例如“線段、射線、直線”教學時,可以設計議一議:“分別以A、B、C、D為端點的線段有多少條?若線段上有n個點,以其中一個點為端點有幾條線段?共有多少條線段?”這樣的設計既降低了難度,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回答的機會。在設計問題時除了注意層次性,還要注意問題的呈現方式,不能同一問題一問到底。如我在教學探求點的平移規(guī)律后,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和你的同伴做練習,一人出一個點的坐標,要求對方說出這個點平移后的點的坐標?!辈捎眠@種新穎的設計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三、結束語
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并不是教師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就能提高課堂效率。課堂的高效主要在于學生在課堂學到了什么。如果學生厭學,教師即使再辛苦也無法提高課堂的效率。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圍繞教學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想學、樂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孫曉慶,史炳星.新課程案例與評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志華.試談數學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