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龔君?楊帆
摘 要:數控加工編程及操作作為“數控技術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課,在近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實現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公開出版的《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項目教程》,是基于“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而編寫的。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形成融工藝、編程、操作為一體模式。使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理念付諸實踐、融入課程體系、進入課堂教學。
關鍵詞:數控加工;操作;理實一體化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課程是我院機電工程系數控技術核心技能課,計劃198學時,其中仿真課程30學時,機床實操120學時。課程內容圍繞培養(yǎng)學生數控編程和數控機床操作等技能。以職業(yè)活動的工作過程為依據而進行改革。為此我們?yōu)閷W生開展了理實一體化化教學,將教師與實訓室合二為一,使教程過程變?yōu)樯a過程,學習任務變?yōu)楣ぷ魅蝿铡?/p>
二、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遵循高職人才成長的基本規(guī)律,內容安排由易到難,把培養(yǎng)學生的數控編程與操作技能作為核心,以“必須、夠用”為度,突出了與實踐技能相關的必備專業(yè)知識。課程共分五個模塊:模塊1數控加工基礎知識;模塊2數控車削編程與加工;模塊3數控銑削編程與加工;模塊4加工中心的編程與加工;模塊5職業(yè)技能考核綜合訓練。每個模塊均包括學習目標、任務導入、任務分析、知識學習、任務實施、知識拓展、思考與練習等幾個基本部分,都以一個實際零件的加工任務為核心引出新的數控工藝知識和數控編程指令,任務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傳統(tǒng)的教學改革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本課程的教學則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學結合”學練并重。以任務引領,“教學做”合一為宗旨,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問答式教學法、項目式教學法等多種方式方法。現以“問題探究教學法”為例,說明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1.實用場所:知識應用的教學。對給定零件進行輪廓編程?
2.實施過程:
(1)提出要解決的問題,例如:輪廓編程是指什么(引導學生分析要解決的問題)
(2)找出與問題相關的因素,例如:相關指令有哪些?各指令的格式、用法如何?注意事項有哪些?(引導學生學會尋找任務所需的知識點)
(3)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例如:如何組織相關知識形成程序(引導學生學會加工程序的編制)
3.實施效果:學生理解更快,學生能很快掌握指令的用法。
教程過程中采用“講-演-練-評”教學方法。把“講”融合到實訓教學中,在教程古城中,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講到車床和銑床的基本操作時,我們將學生帶進實訓機房,每位同學一臺電腦,借助仿真教學系統(tǒng),操作模擬機床完成零件的回參考點,選刀,對刀,輸入刀補,輸入程序等一系列機床操作。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邊講邊做,帶著學生一起操作,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把死知識在實際操作中真正的掌握并靈活運動起來。
四、建立課程評價體系
理實一體化的數控加工編程及操作的考核方式分為三部分過程評價,階段性評價和綜合評價我們改革了考核方式,淡化結果考核,注重過程考核。具體比重如圖所示:
五、理實一體化實施過程應注意的問題及建議
1.注意事項:
課程在講授數控編程指令以及機床的基本操作時應與學院機床提供的宇航數控仿真教學軟件配合使用,學生上機驗證所編程序的正確性,熟悉面板操作以及程序輸入與編輯的基本方法。要正確處理好學生練習與老師講授的比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教學建議
(1)以FANUC系統(tǒng)數控機床編程為主線,按照模塊循序漸進,從簡入難教學。以數控車床以及銑床的操作及應用為突破點,充分利用仿真系統(tǒng)以及數控機床進行直觀教學和現場教學。
(2)負責實施教學的教師應該為“雙師型”教師,既熟悉數控編程理論教學、熟悉數控加工仿真系統(tǒng)又熟悉數控機床操作。
(3)采用過程化考核形式,對每個模塊中各任務的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真進行記分,注重過程考核,淡化結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