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軍
摘 要:深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必須轉變觀念,重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拓展教育空間和探索新的教育途徑,以求得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有效性。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思考
2004年10月發(fā)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中,全面闡述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基本要求、主要途徑和方法。隨后,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先后下發(fā)了教社政﹝2005﹞5 號文和教社政﹝2005﹞9 號文等重要文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課程方案及具體實施辦法作出重要部署。本文對照文件精神和上級要求,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專題為例進行探討:
1.理論教學:專題化
目前,理論教學的主要途徑就是課堂教學。如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應該是理論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注重能力培養(yǎng)、素質提升的專題性教學模式應該成為一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益嘗試。因此,要積極推進專題性教學模式改革工作。
2.實踐教學:項目化
依據(jù)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課堂實踐教學與高職學生的思維特征和學習特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與其他學校的做法,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項目化操作的基本思路。
(1)在課堂實踐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班級內分成學習小組,主要采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工作。
(2)整體設計:以項目驅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們把《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課堂實踐教學分為三個項目模塊,分別是課堂調研報告、課堂微話劇和課堂案例宣講,每個任務模塊下設不同的任務主題。
3.考核體系:過程化
“思想政治理論課”課改的關鍵點在于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的積累自然地得出課程成績,學生可以按圖索驥,來累積這門課的成績。
我們深知思想政治課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深感思想政治課改革的艱巨性。因此,我們將本著“立足實際,便于操作,重在實效,堅持特色”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工作。
(作者單位:泉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社科公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