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章權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觀念以及行為都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轉變。在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將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作為主要目標,有效利用教材,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制定,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展開課堂教學,并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文章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行為展開了相應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 思想政治 教師 課堂教學行為
【中圖分類號】G633.2;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9-0190-01
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的不斷普及,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吸引了很多學生的目光。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勇于創(chuàng)新,加大力度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將自己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同時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得到增強,進而對教學效果得到改善。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與新課改中相關要求相結合對教學課堂進行設計,并對教學方法進行靈活使用,最終使教學效果得到改善。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使教師教學素質得到提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同時教師的教學素質對教學效果存在非常大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教學效果進行保證。
(一)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學習,使自己的知識儲備豐富起來,這樣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首先教師應該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并積極利用網(wǎng)絡中的資料,準確把握政治學科中的新知識與新動向,這樣不僅豐富的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同時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高,這樣就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進而順利的實現(xiàn)高中政治學習的目標。
(二)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起科學的教學理念,使教學的要求得到滿足。新課改理念一經(jīng)提出,教師就應該注意到將學生看做是教學的主體,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充分的尊重,積極挖掘存在學生身上的潛力,幫助學生獲得發(fā)展與進步,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最終使教學目的得到實現(xiàn)。
(三)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教學課堂中存在很多不可預見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準確把握學生產(chǎn)生的信息,并將其作為教學參考來使用。在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與課堂實際情況相結合積極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就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很好的保證。
二、將教學準備工作做好,不斷豐富教學課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深入進行教學準備,對教材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進而準確把握知識結構與重點難點,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展開課堂教學。在教學準備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充分的考慮,進而找到其中的重點與難點,然后對其進行教學安排,而不是對教學中的內容進行照搬。在備課的過程中如果可以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效果是非常好的,可以對教材中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集中解決,進而使備課效率得到提高。
首先,在備課過程中應該積極鉆研教材中的政治觀點,盡量選擇時下的材料展開教學。例如在講授《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深入了解政府應該履行的責任,然后讓學生針對自己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舉例說明,同時針對政府對責任的履行情況做出評價。教學內容的有效性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并針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有效資源展開分析,這樣教學才能與生活實際貼近。其次,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容易掌握的地方簡單講解,對于難點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解。最后,應對全面的教學目標進行制定,這樣才能使教學活動的按照存在一定的目的性,進而對教學過程的有效性進行保證。
三、積極采用互動的教學模式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該與學科的特點相結合展開教學,積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師生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進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下面針對互動教學模式全過程的展開進行討論。
(一)課前導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應對學案進行編寫,將其提供給學生作為預習的參考,并按照小組的形式展開自學,學生可以對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標注,教師可以在學案中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解,進而在后續(xù)教學中針對相關問題展開情景預設,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對重點內容的了解,進而使課堂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二)課堂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在學生之中展開合作探究性學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盡量減少學生的學習疲勞。例如在講解有關“矛盾”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反義詞對其展開講解,對存在于反義詞中的對立統(tǒng)一展開分析,還可以組織學生討論,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中對知識進行擴展。
(三)課后鞏固
當完成教學活動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習題進行訓練,并適當拓展知識,知識學生進行討論,這樣就可以達到有效鞏固知識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該積極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改善,進而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同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學習,使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最終使優(yōu)質教學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黃麗英,葉曉豪.從“知識課堂”到“生命課堂”——試論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形態(tài)的轉變[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5):124-128
[2]王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1):14-18
[3]陳丹.淺談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背景下的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問題[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2):103-106
[4]李莉,白云閣,徐少岡,王耘.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學生課堂參與的關系——基于問卷調查的心理學實證研究[J].教學研究,2010,(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