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銳申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人們對美術欣賞課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欣賞教學是美術課堂中的基礎內容,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更能提高其美術素養(yǎng)以及豐富美術知識。教師除了在教學中將基礎技能傳授給學生外,還要在有限的課時內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熏陶與啟發(fā)。
[關鍵詞]欣賞教學 激發(fā)興趣 欣賞情境
[中圖分類號] G633.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36-0078
審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將美術欣賞與審美教育進行結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等能力的發(fā)展。美術欣賞需要學生去感悟,它既不像數學那樣具有邏輯性,也不像語文那樣具有文學氣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教學策略的實施。初中生正處于心理、身體快速成長的階段,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審美標準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是非常重要的。欣賞就是學生對藝術作品的審美接受過程。通過欣賞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對古今中外的美術作品有所了解,開闊藝術視野,對辨別美丑的能力也具有促進作用,同時還有助于其自我審美觀念的形成,從而提高道德修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激發(fā)起求知欲并主動進行學習。因此,實施欣賞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促進課堂的順利開展。教師在實施欣賞教學時必須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據學生追求時尚文化的特點在教學中適當地插入一些時尚元素,這樣不僅能對學生形成正確引導,還能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縮短,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古代的服裝飾品時,可從旗袍切入,將范冰冰在走紅毯時穿的不同旗袍的照片提供給學生進行欣賞,這種巧妙的穿插可迅速提升學生對古代服裝的熱情。另外,初中生不僅具備強烈的好奇心,還樂于與他人溝通,教師在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后,可組織學生進行自由討論,讓學生通過討論了解古代服裝飾品的特點以及與現(xiàn)代服裝的不同之處。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fā),就可有效促進其對課堂知識進行主動積極的探討,從而提高欣賞教學的課堂效率。
二、創(chuàng)設欣賞情境
對任何美術作品的欣賞都是建立在個人體驗上的,一個沒有經歷與經驗的人是難以理解藝術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的。所以,在進行欣賞教學時,為了喚起學生的體驗,教師應創(chuàng)設欣賞情境,使學生能夠由此及彼,將自己的體驗遷移到認識與理解作品上,促進其對藝術作品形成更好的理解與感受。欣賞教學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審美水平,還要讓學生對藝術欣賞經驗進行慢慢積累,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欣賞習慣。教師可指導學生親自動手描繪或者制作美術作品,然后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通過自身感受對美術欣賞的相關詞匯進行積累;在教室的墻壁上、校園的廊道里掛上美術作品供學生欣賞;偶爾在學校走廊上開展藝術作品展等,使學生對藝術作品能夠有更直觀的了解。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格爾尼卡》的時候,教師為了喚起學生的體驗,可播放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或者汶川大地震等視頻,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心理體驗,讓學生了解到戰(zhàn)爭的殘酷,從而對畢加索在創(chuàng)作這件藝術作品時的情緒進行深刻的體會。
三、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欣賞
1.從藝術風格特色進行欣賞
該角度主要是從作品的色彩、構圖、表現(xiàn)手法和頭飾等繪畫技巧進行欣賞。例如,在《最后的晚餐》中,畫家將所有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邊,使其全部面對觀眾,這種構圖手法的獨特性使眾門徒的表情都得以表現(xiàn)。還有徐悲鴻的《八駿圖》,其采用了水墨技法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了馬奔騰的氣勢。對兩件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進行對比欣賞,對學生視野的開闊具有積極意義,更有助于其欣賞水平的提高。
2.從畫面的直觀形象進行欣賞
該角度就是人們從自己的感官對藝術作品進行欣賞,即視覺印象。如馬蒂斯的《舞》,作者通過強烈的色彩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抨擊人們的心靈。而齊白石的《蝦》則表現(xiàn)了一群蝦在水中活蹦亂跳、嬉戲、爭食的樂趣。
3.從挖掘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欣賞
例如,雕塑《艱苦歲月》表現(xiàn)的是在長征中一位小紅軍依偎在老紅軍身邊,被悠揚的笛聲吸引的場面,在欣賞時可指導學生通過小紅軍的神情對其思想內容進行挖掘,隨著悠揚的笛聲,小紅軍可能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與家鄉(xiāng)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4.從藝術作品的背景進行欣賞
在進行欣賞教學時,教師可對學生講解藝術作品的相關知識,如作家的生活背景、愛好、生平、趣聞等。例如,在欣賞達·芬奇的作品時,教師可告訴學生達·芬奇畫雞蛋等刻苦鉆研的事例,使學生在了解作者的基礎上更好地欣賞其作品。
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教師應打破常規(guī),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模式,穿插學生感興趣的元素,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欣賞環(huán)境以及指導學生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這樣不僅能促進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