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萍
摘 要: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實驗的關(guān)鍵。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應設(shè)計有獨立自主學習,討論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地學習呢?
關(guān)鍵詞:激發(fā);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小學生有一種積極的參與意識,要強是他們的本性。開展競賽活動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興趣,但應該怎樣開展競賽活動呢?語文課上,如何識字成了迫切盼望解決的問題。教師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主探索識字的方法,學生才思泉涌,想出種種“絕招”,通過各種方法識字后,我們再去引導學生開展識字的競賽活動,這樣教師完全不用插手,只去做一名評價者,真真正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在教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上冊中78頁的“山”字部首的生字時,在教學前先向?qū)W生提出要求,看誰學會最多帶有“山”旁的字,哪組能寫出也能讀出有“山”旁的字最多,哪組就是冠軍。這樣學生在課前很主動地學習,或問別人,或查字典。語文書中沒有出現(xiàn)的,他們也許學會,并帶到課堂上與學生交流。這樣,老師只是組織學生學習,并當一下“裁判員”就可以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極高,效果極好。
開展學習競賽也可以全方位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也特別注意學困生的學習,在一般情況下,如不注意調(diào)節(jié)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導致他們興趣低下,所以他們便很少參與學習活動,更不用說參加競賽了。因此,在我們開展競賽時,每次每人只能參加一次組內(nèi)的比賽,給學生以限制。這樣學優(yōu)生極力支持學困生參與本組本次的比賽,為了獲勝,學優(yōu)生也主動積極指導學困生的學習。所以,所有的學生能更好地共同去探究怎樣識字,達到共同識字、共同健康發(fā)展的目的。
學生學習語文有著廣闊的母語背景,我們教師應堅持大語文教育觀,突破封閉的課堂和單一的課本限制,讓我們的學生親身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社會的教育資源進行自主識字,來參加學習競賽活動。比如,認識廣告牌、猜猜宣傳標語、認認商店名、超市名等。由于在課堂上經(jīng)常開展識字的競賽活動,小學生的好勝心較強,唯恐自己落后,丟了自己的面子,所以無論是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只要是遇到自己不會的字,都能自主地學習,想盡辦法認識它。
通過實踐,開展學習競賽活動,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