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娟
摘 要: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覈鴤ゴ蟮慕逃铱鬃右苍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妼W習興趣對教學成敗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實施游戲化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對提高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出了幾點認識。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應用
游戲化教學是基于快樂教育的科學理念,將教學與游戲相結合,在滿足小學生好游戲的天性的同時順利地實現(xiàn)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游戲化教學具有其他教學方法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和價值。特別是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由于小學生學習能力不強,缺乏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加上數學本身枯燥、抽象的學科性質,若在教學中使用游戲化教學方法,摒棄傳統(tǒng)的機械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抓住小學生的學習心理,這樣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顯著的效果。
一、課前導入游戲化
良好的課堂導入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在開課之前,大部分小學的思維還處在課間的戲鬧玩樂上,這時候往往缺乏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如果通過游戲的手段,最好課間到上課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工作,就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順利地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比如說,在《平均數》的教學中,在課堂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通過讓甲組(4人)與乙組(3人)兩個小組做排球游戲的比賽,看哪個小組會獲得勝利。這時候往往就會有學生覺得小組之間成員數量不同,若以排球總數作為小組勝利的參考指標就有失游戲的公平,進而引發(fā)學生思考,這時教師就可以自然地引出平均數的教學課題。
二、學習新知游戲化
實踐是認識的主要來源,也是認識真理的唯一標準。游戲是實踐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游戲活動獲得新的知識。比如說,在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每位學生從家里帶來指定的圖形物體,例如A同學是正方形;B同學是圓形;C同學是長方形等,第二天老師就檢查學生所帶來的圖形物品是否正確。通過讓學生親自帶圖形物品這一活動,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各個圖形物品間的區(qū)別。又如,在重量單位的教學中,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先對字典、礦泉水和教科書等物品進行估計,并將估計結果填入表格,再用秤驗證所估計物品的重量是否接近真實值。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重量單位的理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估算能力。
參考文獻:
王芳.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實踐[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3(08).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