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權生
摘要:敘事倫理是倫理批評與形式批評的有機融合。西方理論側重于敘事學闡釋,中國學者則側重于倫理學闡釋。當前電影藝術中關于農民工電影的敘事倫理呈現(xiàn)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三分格局。農民工電影的敘事倫理存在三大問題:真實性問題、普世價值問題、審美超越問題。農民工電影敘事倫理最有價值的是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文藝的自由表達依賴于創(chuàng)作主體奉行自由精神,更需要自由的文化環(huán)境。
關鍵詞:敘事倫理;普世價值;審美超越;真實性;自由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敘事倫理是在敘事內容和敘事手法中體現(xiàn)出來的以對生命的熱愛和人格的尊重為核心的人文關懷。敘事倫理包括敘事內容的道德意識和敘事方式的倫理訴求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由敘事主體的倫理立場所左右。敘事倫理是倫理批評與形式批評的有機融合。現(xiàn)代文藝批評的“敘事轉向”與“倫理轉向”促成了敘事倫理批評范式的形成。農民工電影的敘事倫理,呈現(xiàn)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三分格局。其中,最有價值的是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文藝的自由表達依賴于創(chuàng)作主體奉行自由精神,更需要自由的文化環(huán)境。
倫理批評古已有之。亞里斯多德提出“卡塔西斯”,即“凈化”?!癒atharsis是一種凈化人的道德觀念的手段。Katharsis可以純凈人的心靈,提高人的道德意識?!?sup>[1]229在形式學派和現(xiàn)代倫理精神的雙重解構中,倫理批評發(fā)生了裂變?,F(xiàn)代文藝批評出現(xiàn)了“敘事轉向”與“倫理轉向”兩股思潮,促成了敘事倫理批評漸成規(guī)模。
布斯(Wayne Booth)認為:“所有的敘事作品都是‘道德教誨的?!?sup>[2]151布斯提倡把倫理與敘事有機結合起來:“給予人類活動以形式來創(chuàng)作一部藝術作品時,創(chuàng)作的形式絕不可能與人類意義相分離,包括道德判斷。”[3]441布斯主張按照一定的道德尺度來選擇形式技巧,把“作者應該為誰寫作”視為小說修辭的根本問題。
紐頓(Adam Zachary Newton)強調從敘事學角度來探討敘事與倫理的關系。在借鑒熱內特敘事學的基礎上,紐頓把敘事倫理分為敘述倫理、表達倫理、闡釋倫理三種類型。紐頓強調敘述的地位,忽視文藝作品的道德內容,主要關注敘事過程中的倫理表現(xiàn)。
費倫提出了修辭敘事理論,把敘事看成修辭。他將敘事倫理放在敘事交流過程中進行研究,研究敘事形式與技巧。費倫認為敘事的倫理轉向呈現(xiàn)六個特征:重塑作者的主體地位;刺激讀者的批評創(chuàng)造性;提倡形式結構的倫理;區(qū)分倫理與道德;建構多重倫理系統(tǒng);同時關注內容的倫理和講述的倫理。[4]187費倫致力于多重倫理系統(tǒng)的建構。
與西方文論家偏重于敘事過程不同,中國的文論家偏重于倫理道德的考察。劉小楓認為:“敘事倫理學不探究生命感覺的一般法則和人的生活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觀念,也不制造關于生命感覺的法則,而是講述個人經歷的生命故事,通過個人經歷的敘事提出關于生命感覺的問題,營構具體的道德意識和倫理訴求?!?sup>[5]4劉小楓把倫理學分為理性倫理學和敘事倫理學兩種,把敘事倫理分為人民倫理的大敘事和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霸谌嗣駛惱淼拇髷⑹轮?,歷史的沉重腳步夾帶個人生命。敘事呢喃看起來圍繞個人命運,實際讓民族、國家、歷史目的變得比個人命運更為重要。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只是個人生命的嘆息或想象,是某一個人活過的生命痕印或經歷的人生變故。”[5]7劉小楓還闡釋了敘事倫理的必要性:“如今,善惡分明的道德原則不存在了,這些原則的制定者走了。生活世界中沒有了可以讓人分辨事物的陽光,只有潮濕的、灰蒙蒙的霧靄。在灰蒙蒙的道德霧靄中,人們才需要小說?!?sup>[6]146
中西學者對敘事倫理各執(zhí)一端。西方學者以布斯、紐頓、費倫等為代表,側重于敘事學闡釋。中國學者以劉小楓、謝有順等為代表,側重于倫理學闡釋。但是,敘事倫理的真正價值在于敘事學與倫理學的有機融合。因此,如何克服倫理批評與形式批評相互脫節(jié)的現(xiàn)狀、如何從學理上把價值要素與敘事因素相互融通,是敘事倫理研究的重要問題。劉郁琪指出:“既然站在文論類型及其歷史發(fā)展的高度來看,敘事倫理的真正意義既不是單純的敘事學的新發(fā)展,也不是片面的倫理批評的新動向,而應是敘事批評和倫理批評的有機結合,以及它們所分別代表的形式文論與人學文論綜合化的趨勢;那么,中西學者都應該順應這一趨勢,自覺推進敘事學和倫理批評的有機結合,從而助推文論的綜合化發(fā)展。”[7]伍茂國強調倫理與敘事的互動關系,他把敘事倫理分為故事倫理和敘述倫理兩個方面:“就文學藝術而言,敘事倫理包括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即故事倫理(ethics of story)和敘述倫理(ethics of narrating)。故事倫理一方面是對理性倫理內容,比如,時代的重大倫理主題的敘事呈現(xiàn);另一方面作為虛構和想象的世界,文學藝術敘事也同樣在探究某種倫理的可能性,我把它稱為倫理烏托邦建構。而敘述倫理則指敘事過程、敘事技巧、敘事形式如何展現(xiàn)倫理意蘊,以及敘事中倫理意識與敘事呈現(xiàn)之間,作者與讀者、作者與敘事人之間的倫理意識在敘事中的互動關系。所以,關鍵在于敘事倫理的提出,不是倫理之維和敘事之維的簡單組合,而是聚焦于倫理與敘事的互動關系。”[8]這些論斷,都注重把倫理內容與敘事形式融合起來進行分析。
農民工電影的敘事倫理,呈現(xiàn)三分格局: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
一、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
農民工電影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把農民工當作推動國家工業(yè)化城市化現(xiàn)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肯定農民工的積極貢獻,以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規(guī)訓農民工的思想和行為。其倫理內涵具體表現(xiàn)在五個方面。其一,支持農民工積極打拼,肯定農民工發(fā)家致富的夢想,為構建中國夢而奮斗?!饵S山來的姑娘》、《特區(qū)打工妹》、《玻璃是透明的》、《農民工》、《天堂凹》、《所有的夢想都開花》、《夢想就在身邊》等影片,把農民工的積極打拼作為時代精神進行謳歌,把農民工的夢想賦予中國夢的內涵。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工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成為國家繁榮進步的英雄史詩。這些先進農民工的藝術形象,是國家真實形象的組成部分。其二,農民工電影提倡抓好安全生產,確保農民工的人身安全?!度嗣P天》、《酸棗坡》等影片,抓住經濟發(fā)展與安全生產的矛盾,編織激烈緊張的戲劇沖突,批判了片面發(fā)展觀。影片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接受了國家意志的規(guī)訓。其三,農民工電影提倡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要按照法律程序討回工資。《回家》中的市委書記陳正名催促有關部門把拖欠的工資送給農民工。《民工律師大圣》、《吳大款包工記》,主張農民工依法討薪。《不許搶劫》、《大寒小寒》的農民工,進行暴力討薪,受到法律的制裁?!缎帕x兄弟》則為包工頭主動支付農民工工資提供了榜樣。農民工電影站在社會和諧的立場上來考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維護了農民工權益,表現(xiàn)了政治參與意識。其四,金融危機襲來,沿海經濟受到沖擊,農民工電影鼓勵農民工回鄉(xiāng)就業(yè)?!陡缸臃掂l(xiāng)》、《愛上油菜花》等影片,積極響應政府關于農民工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號召,以拉動內地經濟的發(fā)展和經濟布局的合理化。其五,關注留守兒童和進城農民工子弟的學習,倡議教育好下一代,為國家建設提供人才后備軍?!读羰睾⒆印贰ⅰ妒刈o》、《春風化雨》等影片,主張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呵護留守兒童茁壯成長?!锻黄{天》、《歡迎你到城里來》等影片,主張平等對待進城農民工子弟,為進城農民工子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這體現(xiàn)了農民工電影強烈的憂患意識。
這些農民工電影,體現(xiàn)了憂國憂民精神。期盼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yè)成為主創(chuàng)人員進行電影創(chuàng)作的動因。與國族倫理相適應的是宏大敘事方式?!掇r民工》、《天堂凹》等影片,敘述了改革開放以來到新世紀初,農民工在城市波瀾壯闊的打拼歷程,成為農民工艱苦奮斗的英雄史詩?!短貐^(qū)打工妹》、《人命關天》等影片,塑造了農民工的群體形象。農民工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掇r民工》、《所有的夢想都開花》、《夢想就在身邊》等影片,塑造了農民工的英雄形象。這些農民工,是改革開放造就的社會精英。他們的成功,鑄就了傳奇人生,成為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個重要側面。所有的敘事,都與時代發(fā)生關聯(lián)。在敘事結構上,這些農民工電影主要呈現(xiàn)離鄉(xiāng)—進城打拼—回鄉(xiāng)和離鄉(xiāng)—進城打拼—成功—市民化兩種敘事結構。這兩種敘事結構與不同時期的農民工政策形成呼應關系。在敘事視點上,這些農民工電影主要是以知識分子的視點來關照農民工,因而主要是以俯視的態(tài)度來考察農民工生活。一些影片的主創(chuàng)人員以政府代言人的姿態(tài),借劇中人之口傳達政府的意愿;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成為農民工政策的例證。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凸顯了農民工發(fā)憤圖強建設祖國的積極貢獻,聚焦于社會問題的考究和農民工成功人士的形象塑造,因而,積聚了社會正能量,在傳播過程中發(fā)揮了積極效應。但是,由于過于凸顯國家意志和農民工生活的光明面,把農民工主要當作群體而不是個體來描繪,對于農民工的真實生活以及個體的心靈軌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遮蔽;敘事呈現(xiàn)了想象和代言的傾向。這些都是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帶來的必然后果。
二、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
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真實呈現(xiàn)農民工個體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路歷程;考察農民工在權力規(guī)訓中所承受的煎熬,在不公正的社會語境中形成心靈奴役的創(chuàng)傷,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養(yǎng)成的信心、意志與堅忍。進行靈魂開掘,表現(xiàn)人性內涵,是自由倫理個體敘事的深刻性之所在,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審美超越。
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體現(xiàn)在六個方面:
第一,真實呈現(xiàn)農民工的生存苦難。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還原農民工的真實生存狀態(tài)。大部分農民工停滯于底層社會,成為“沉默的大多數(shù)”。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敢于講真話,敢于涉禁區(qū),不愿歌功頌德,表現(xiàn)了電影主創(chuàng)人員的自由精神和錚錚鐵骨,具有深刻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
第二,反抗社會罪惡,暴露了社會不公平、不公正的體制和制度原因,進行社會批判。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展露了批判鋒芒,控訴社會罪惡。農民進城打工,受到城市人的擠兌?!渡宪?,走吧》描繪了城市人擠壓農民工的漫長過程,這是社會的不和諧音。《大腕小保姆》中大腕和小保姆的沖突是建立在身份基礎上的文化沖突。《誰是臥底》揭露了官商勾結,批判了“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短熳⒍ā繁磉_了反抗社會罪惡的強烈愿望。農民工電影對社會罪惡進行深刻思考和嚴厲討伐,體現(xiàn)了主創(chuàng)人員關心民瘼、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發(fā)揮了文藝干預現(xiàn)實的力量,必將在社會生活中積聚正能量。
第三,發(fā)現(xiàn)善,表現(xiàn)美,標舉誠信。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致力于發(fā)掘農民工個體的美與善;針對當今社會嚴重的誠信缺失現(xiàn)象,標舉誠信的倫理價值?!渡某兄Z》中,漢族農民工杜養(yǎng)富舍身搶救溺水的維吾爾族兒童,用生命譜寫了民族團結的壯麗篇章?!秺Z子》的寧志英,收養(yǎng)了棄嬰九兒,視同己出,與當今社會親情冷漠的現(xiàn)象形成鮮明對照。《三峽好人》的韓三明,尋找分隔多年的妻子?!豆さ厣系呐恕返挠裉m,維護了人格尊嚴?!堵淙~歸根》、《拉鉤》、《一諾千金》等影片,主人公恪守誠信美德。這些農民工,是恪守道德倫理的典范,對當今社會道德淪喪的普遍現(xiàn)象提出了抗議。這些農民工電影,采用對比蒙太奇著力表現(xiàn)善與美,批判惡與丑,體現(xiàn)了電影編導積極建構倫理道德的強烈意愿。
第四,點燃生活的希望,表現(xiàn)生存的意志、毅力和原始的強力,提倡堅忍主義。《爸爸的三輪車》的李振業(yè),在城市蹬三輪車,不計工錢的高低盡量多干活,為的是讓女兒倩倩在城市讀高中以考上理想的大學。女兒倩倩點燃了他生活的希望。堅忍主義成為農民工的精神脊梁,成為中國勞動人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段覉詮姷男〈返目圩?,堅守理想,揚起生命的風帆,以自己的方式在船模比賽中勝出?!毒蚓贰ⅰ缎掖嫒铡返扔捌牡V工,以井下生存的經驗開展自救,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表現(xiàn)出強烈的生命意志和原始強力。這些農民工電影,審視農民工個體的精神世界,構筑了農民工的精神高地。農民工及其子弟點燃了生活的希望之火,咬緊牙關,挑戰(zhàn)自我,表現(xiàn)了高昂的奮斗激情和堅忍的抗爭意志。這種精神力量富于陽剛之美,是攻堅克難的動力源泉,是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
第五,倡揚懺悔精神,進行靈魂救贖。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觸及人的靈魂,表現(xiàn)人的靈魂所經受的煎熬以至于懺悔,進行靈魂的自我救贖,因而增加了思想深度。《盲井》的宋金明向唐朝陽狠狠一擊,完成了他人格的升華,表明他已經懺悔了?!读贾返牡V主李大偉,在母親的耐心開導下,進行了深刻懺悔,賠償了所有撫恤金,并且自首?!蹲馄凇返睦蚶颍诏偱松砩?,預見了自己的未來。于是,她決心從良,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影片描繪了這些人物曲折的心路歷程,經歷了心靈洗禮,最終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
第六,堅守人的本真狀態(tài),反對翻身忘本。翻身忘本自古以來就受到批判。《黑色錢包》的包工頭孫德勝,一旦發(fā)達之后,便忘記自己出身的根本,以至于周正民果斷終止與他的合作關系,并且忠告他“做人不能忘本”。而影片中的周正民,堅守人的本真狀態(tài):誠信經營、心念舊恩、為人仗義、善待農民工。影片以對比蒙太奇手法表達了倫理傾向。《尋人啟事》的張曼麗,以父親是農村人為恥辱,天倫盡失。這些農民工電影嚴厲批判了翻身忘本的卑劣行徑,提出了“我是誰”的哲學式問題。
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關注的是個體的生命感覺,給予農民工個體以愛和溫暖;深入農民工的人性層面,審視農民工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心路歷程,部分實現(xiàn)了審美超越。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是農民工電影中思想最自由、藝術最純凈、表述農民工生存狀態(tài)最真實的一部分。
農民工電影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呈現(xiàn)苦難敘事模式;多采用平視的敘事視點;多采用長鏡頭的拍攝方式,冷靜地觀察農民工的生存狀態(tài),淡化了創(chuàng)作主體的主觀滲透;多用非職業(yè)演員;多使用自然光效。這些農民工電影,多為小投資的文藝片,不追求投資回報率,能夠保持獨立精神;不營造視覺沖擊力,不拍攝大場面,不講述曲折離奇的故事。這些農民工電影的主創(chuàng)人員志在還原農民工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把農民工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從主流意識形態(tài)、主流媒體話語的遮蔽中解脫出來,從商業(yè)邏輯中掙脫出來。
三、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
農民工電影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意味著農民工在電影中成為消費對象,農民工的真實生存狀態(tài)被消費主義所改寫。在這種敘事倫理支配下,電影主創(chuàng)人員的注意力轉向了投資回報,轉向了娛樂大眾,再也不能正視農民工底層生存的真實狀態(tài)。
中國電影產業(yè)化改革逐步培育了電影敘事的消費倫理。然而,當前繁榮的中國電影存在不少隱憂。第一,過度娛樂化、同質化,片面追求票房效應,導致電影文化蒼白,價值觀缺失,審美品位嚴重退化。第二,過分媚俗,忽視引導觀眾提高審美品位,對于觀眾的非理性電影消費傾向未能進行有效抑制。電影要適應觀眾的欣賞趣味;但也要注意適度提高觀眾的欣賞品位,以健康的電影作品培育觀眾健康的審美趣味。第三,中國電影產業(yè)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電影類型不成熟。第四,缺乏特色化、差異化電影院線,致使電影生態(tài)不健全。第五,電影產業(yè)鏈不完善,難以創(chuàng)意制勝。電影產業(yè)鏈上游的主要缺陷是缺乏創(chuàng)意,下游的主要缺陷是衍生產品開發(fā)缺乏力度。第六,海外市場開發(fā)一籌莫展,中國電影文化的國際傳播未成聲勢。中國電影“走出去”任重而道遠。第七,電影批評落后于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還未形成與類型電影、電影產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的科學評價標準和體系,對于中國電影的發(fā)展失去了科學指導的能力??傊?,中國電影產業(yè)要實現(xiàn)結構調整與升級換代,還有許多基礎性工作要做。中國要想從電影大國變成電影強國,就必須實現(xiàn)多個平衡與統(tǒng)一:“產業(yè)發(fā)展與文化自覺、文化表達的平衡與統(tǒng)一;類型生態(tài)的平衡與統(tǒng)一;‘大時代與‘小時代的平衡與統(tǒng)一;……電影產業(yè)內部結構及其利益的平衡與統(tǒng)一;本土市場與海外市場的平衡與統(tǒng)一;個人表達與觀眾接受的平衡與統(tǒng)一;電影產業(yè)與電影事業(yè)的平衡與統(tǒng)一;電影批評及其話語體系與產業(yè)化實際的平衡與統(tǒng)一;電影創(chuàng)作與電影制作的平衡與統(tǒng)一;電影宣傳、營銷與口碑的平衡與統(tǒng)一。”[9]
中國電影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問題,是農民工電影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所處的大背景。農民工電影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是農民工電影受到市場規(guī)訓的必然后果,導致農民工電影個人化表達的退隱和產業(yè)話語的興盛。
類型化成為一些農民工電影的自覺選擇,尤其以喜劇為典型。影片《我叫劉躍進》、《欠我十萬零五千》、《跳出去》、《愛上油菜花》等都采用喜劇形式,用喜劇沖淡了農民工底層生活的悲情與無奈,用編導的主觀想象為農民工實現(xiàn)底層生活的突圍。所采用的喜劇形式,一般不是“含淚的微笑”,很難引起觀眾深層的思考;主要是無厘頭喜劇,以后現(xiàn)代的影像拼貼、類型嫁接、風格雜糅、戲仿經典鼓搗笑鬧氣氛,以編織浪漫故事。《高興》中,劉高興乘坐自制的飛機飛躍西安上空,笑鬧氣氛消弭了拾荒者生活的辛酸。虛假的浪漫想象成為影片的弊病。影片《老五的奧斯卡》,是一部向大師致敬的后現(xiàn)代喜劇,以虛假想象代替現(xiàn)實關照,在價值觀上是十分低俗的。
農民工電影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的另一表現(xiàn)是身體敘事。身體成為消費倫理敘事重要的話語資源。身體話語的興盛,實際上是市場對個人的壓抑。身體變成公共欲望的載體,成為景觀社會的表意策略。身體成為消費符號,尤其是女明星的身體被“凝視”,激發(fā)了觀眾的觀賞快感和欲望想象。使用明星來表演農民工,是農民工電影產業(yè)化的策略之一?!短O果》使用明星范冰冰、佟大為扮演農民工,裸體出鏡以吸引觀眾的眼球。強奸與通奸故事的價值觀受到了批判。
農民工電影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在敘事視點上通常采取全知全能視點,是為了合乎大眾觀賞的需要。在敘事模式上,這些農民工電影一般采用類型化的敘事模式,以符合商業(yè)需要。在敘事中,這些農民工電影淡化了人文關懷,體現(xiàn)了電影主創(chuàng)人員的產業(yè)訴求。
四、農民工電影敘事倫理的問題
從敘事倫理角度剖析農民工電影,筆者發(fā)現(xiàn)農民工電影存在三大問題:
第一,真實性問題。相比較而言,自由倫理個體敘事的農民工形象,保真度比較高,真實地展現(xiàn)了農民工的外在生活和內在心理。國族倫理宏大敘事的農民工形象,受到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訓,從而遮蔽了農民工的辛酸與苦難。消費倫理大眾敘事的農民工形象,受到市場力量的規(guī)訓,利用農民工作為景觀社會中的影像奇觀,以實現(xiàn)票房最大化的愿望。對農民工生活的簡化,對農民工的想象與代言,是粉飾太平??傊?,苦難的彰顯到退隱,從現(xiàn)實主義蛻變?yōu)閭卫寺髁x,是農民工電影發(fā)展的基本軌跡。
第二,普世價值問題。普世價值不僅適應于西方社會,也適用于中國社會,是全人類的共同需求。相比較而言,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能夠倡揚普世價值:批判社會的體制機制缺漏,揭露社會問題,呼吁公平正義,為農民工爭取平等的生存權、發(fā)展權,捍衛(wèi)農民工的尊嚴,寄寓了社會良知;發(fā)掘農民工身上的傳統(tǒng)美德,謳歌誠信、善良、仁慈、自律等,弘揚了普世價值觀。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強調農民工個人對國族的認同,無私奉獻,遵紀守法,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服務。在宏大敘事中,農民工個體的自由、人權、尊嚴、生存權、發(fā)展權等成為國家繁榮富強話語下的陰影,受到一定程度的忽略。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以消費主義來裁剪普世價值,農民工成為消費符號,淡化了自由、平等、人權等普世價值的訴求。因此,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和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忽視了普世價值。
第三,審美超越問題。審美超越,要求藝術作品從單一維度深入到多維度,表現(xiàn)社會生活具有一定的廣度;要進行人文關懷,具有人性刻畫的深度,追問人之為人的終極價值。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進行人文關懷,思考現(xiàn)代性進程中農民工的心理裂變,展開現(xiàn)代性反思,部分實現(xiàn)了審美超越。國族倫理的宏大敘事和消費倫理的大眾敘事,在這個方面乏善可陳。
總之,綜合比較農民工電影的三種敘事倫理,筆者發(fā)現(xiàn)最有價值的是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體現(xiàn)了敘事者的自由精神。藝術自由的前提是創(chuàng)作主體必須奉行自由精神,這依賴于整個社會自由的文化環(huán)境。整個社會自由文化環(huán)境的形成,不僅僅是藝術或學術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詩學[M].陳中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Wayne C. Booth. The Company We Keep: A Ethics of Fic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les, California, 1988.
[3] (美)W.C.布斯.小說修辭學[M].華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4] (美)詹姆斯·費倫.“倫理轉向”與修辭敘事倫理[J].唐偉勝譯.敘事(中國
版),2010(2).
[5]劉小楓.沉重的肉身——現(xiàn)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6]劉小楓.沉重的肉身——現(xiàn)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劉郁琪.“敘事學新發(fā)展”還是“倫理批評新道路”——敘事倫理的提出及其
理論價值[J].江漢論壇,2009(7).
[8]伍茂國.倫理轉向語境中的敘事倫理[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9]饒曙光.提升電影品質,優(yōu)化電影生態(tài)[N].中國電影報,201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