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威說:“興趣是生長中的能力的信號和象征……興趣顯示著最初出現(xiàn)的能力,因此經(jīng)常而細心地觀察兒童的興趣,對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蔽覀兌贾琅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才能讓學生參與到你的活動中去,激勵、喚醒他們自身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帶給他們的喜悅,這樣他們會更愿意投入到你的課堂中來,深入到你的學科中去。
【關(guān)鍵詞】興趣;激發(fā);體驗;成功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迸d趣是調(diào)動學生思維、探頭知識的內(nèi)動力。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我上樓準備把當時還是四年級的學生帶下來,還沒到他們班,就聽到教室里一聲聲刺耳的豎笛聲,每次都是這樣,讓他們吹的時候,個個都不肯吹,不讓他們吹的時候,他們就是死命的在那里瞎吹。
“大家不要吹,等到了音樂教室再吹?!卑ト螒{我叫破了喉嚨也沒有用,他們依然是自己吹自己的,就這樣嘰嘰喳喳的走到了音樂教室,我想到了音樂教室,應(yīng)該會好點了吧,可是事實是很殘酷的,他們更是變本加厲、肆無忌憚的吹,真是吵的頭昏,氣的我抓狂,有的孩子根本就是看著你說“別吹”,他卻死命的亂吹,在我的一聲“巨吼”聲中,他們終于停了下來。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每周一次的豎笛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吹奏《親愛的回聲》”“學生在下面就興了起來,這個我們學唱過,簡單的很?!薄皩?,這首歌曲我們前面教唱過,但是并不是很好吹奏的”“切,哪邊難啊?”“好了我們不說廢話,開始學習吧?!笨伤駴]聽到一樣:“我就講話,我就不學,就瞎吹。”這句話就是四(1)班有名的“刺頭”——劉雨晨,他是一個說不得,罵不得、敏感、自尊心很強的男生,別人稍微碰到他,他馬上就耍起無賴,“我的頭不能碰的,我的身體也不能碰的,一碰就要疼一天?!笨墒撬麉s不能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的好好,怎是橫沖直撞的,老是去惹別人,一旦你說他,他立馬就“橫眉冷對”你,眼睛斜著你,雙手抱拳要打你,一般大家都不惹他。
聽到他說這樣的話,我其實是很生氣的,但是如果我當眾批評了他,他肯定又要“發(fā)瘋”。又會觸及到他那敏感的自尊心,想到這里我就接著他的話問了一句:“劉雨晨,是不是想做老師,來教我們吹奏啊?”
“不是?!彼悬c羞澀的說道。
我說:“那你不愿意做老師,就好好的學習,等會我們請你第一個吹奏給我們聽?!?/p>
這時班上的學生就起哄了,“好啊,好啊,劉雨辰加油啊!”
于是我們就開始學奏這首《親愛的回聲》,因為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唱過這首歌曲,所以很快的,我們就能夠完整的吹奏了。在吹奏的時候,我特意的觀察了他,發(fā)現(xiàn)他沒有以前那么囂張跋扈的瞎吹了,也沒有和任何人聊天講話,他正在認認真真的吹奏。
又過了一會,大家都吹的差不多了,我說:“同學們吹好了么?”他們說:“好了?!薄澳俏覀兙驼垊⒂瓿浇o大家吹奏一下吧。”
大家很默契的拍手歡迎,就看到劉雨辰站起來,拿著豎笛吹奏起來,一曲吹完,我首先帶頭鼓掌,然后大家一起鼓掌了。我看到了他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就這樣一個簡單的肯定,我看到了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后面的吹奏中,我看到的他都是認真、仔細吹奏的好學生。
我接著說:“看我們劉雨辰吹的還不錯吧!以前都是我請大家吹奏的,今天我想讓同學們自己推薦自己,還有哪位同學自告奮勇的來展示一下自己?!苯淌依锇察o了一陣,“我來”站起來的是調(diào)皮搗蛋的二號“刺頭”——嚴燦,一位上課有講不完的話的男生,基本上很少帶豎笛,沒想到他會主動要求吹奏?!昂谜埬銇泶怠!彼芰骼拇低炅耍畲蠹掖蟮坨R。我們都很驚詫的看著他,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說:“沒想到,嚴燦同學這么厲害??!你吹的真好??!希望你繼續(xù)保持!”他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小聲的應(yīng)了一聲“好”。 后來就聽到我們的教室里一句句“我來,我來。”“怎么還沒有到我啊”。學生們爭先恐后的想要吹奏給大家聽。我開心的“偷笑”起來??磥砦业倪@個“激趣性”真起到了“催化”的作用,看著孩子們高漲的熱情,認真學習的樣子,我覺得我一下子成功了!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鈴響啦,孩子們還想吹奏,我說:“你們不要急,我們下節(jié)課再繼續(xù)吹奏吧!希望你們吹的更好!”學生們:“耶,好耶”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覀兠恳晃焕蠋煻枷M约旱恼n堂上學生對自己的學科感興趣。怎樣把課上的有趣,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想達到的目標。
對于學生來說,其實單從他們的表面來看,有時候我們并不知道他對某件事情是否感興趣,有的孩子興趣的源泉藏的淺一些,猶如潺潺的小溪,就在我們的面前,你只需走近看一看,在你面前就會展示出一副令人驚異的大自然的秘密的圖畫;有些則藏在深處,你要去攀登、挖掘,才能發(fā)現(xiàn)它;而這個“攀登”、“挖掘”的過程本身,正是興趣的重要來源。如果我們只是追求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和上課的興趣,那我們就永遠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這件事情的真正熱愛。我們應(yīng)當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興趣的源泉,自己去挖掘、探索,讓他們在這個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而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不要限制或者逼迫他們?nèi)プ瞿骋恍┦虑椋獎?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去讓學生自己去發(fā)掘,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的發(fā)覺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已經(jīng)挖掘了了自己的興趣源泉,所以他們更樂意主動的去做一件事情。興趣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了激發(fā),使每一位學生都找到自己喜愛的“樂器”和自己喜愛的“旋律”。這時候他們就會運用自己身邊的“樂器”演奏出屬于他們自己的獨有的“旋律,而我們的課堂在這樣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氛圍中也顯得分外有活力。學生學的開心,教師教的更開心。
對于老師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運用你所掌握的一切知識內(nèi)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就是我們的教師,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tài)度。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來源于學生認識到各種事實和現(xiàn)象之間的那些接合點,認識到把各種事實和想象連起來的那些線索。作為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努力的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點和線索,我們只要抓住了這些思想的交接點,教授的過程中才能揭示出某種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東西。有一些學生或許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xiàn)出特別的興趣,如果我們老師沒有努力的去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fā),教師們就越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每一位教師都應(yīng)當把自己的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來試驗一番。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這有這樣,才能挖掘出孩子的興趣,然后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帶給他們的快樂,利用成功體驗的經(jīng)歷讓學生更加喜歡這門學科,這樣就把孩子領(lǐng)進了門,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這么美好,久而久之他們就對這門學科有割舍不掉的情節(jié),這樣,他們怎么會學不好這門學科呢?
總而言之,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學生引入到疲勞的狀態(tài),也不要讓學生對一切都漠不關(guān)心,要讓學習的過程都充滿歡樂,讓學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體驗到自己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喚起他們所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在學習中是不能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小學音樂課程標準[S].
[2]中國音樂教育[M].人民音樂出版社.
[3]中小學音樂教育[J].中小學音樂教育雜志社.
[4] 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5]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wù)撐木x[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9.(北京第1版).
作者簡介:徐玲(1981—),女,職稱:小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