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珍
【摘要】低年級識字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教給學生自能識字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采用多種有效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識字,并從閱讀訓練等方面入手,來探討小學生的識字技能培養(yǎng)方法,使識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識字教學 方法 興趣 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73-02
低年紀的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理性不足。學習上,他們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了趣味性,才能不斷吸引兒童的無意注意,激發(fā)兒童的認知欲望,因而要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體會到識字的成功與樂趣,真正喜歡識字。
我借鑒和創(chuàng)造了許多“有效識字”的方法,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協(xié)作、創(chuàng)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寓教于樂。 現(xiàn)將我在“有效識字”教學方面的幾點做法總結如下:
一、開展多種活動,在情境中識字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性差,如果一味地讓學生機械跟讀、仿寫,學生很快就會覺得興味索然。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識字教學中,可采用“分步走”創(chuàng)設情境:
1.初讀課文時——送生字寶寶回家。
即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對照生字表,把文中的生字找出來,圈上圓圈,把生字寶寶讀通讀順,再去認讀課文,這樣的方法好記好操作,學生樂意完成。同時一個“送寶寶回家”詞匯更能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2.仔細讀課文時——看生字寶寶干活。
學生讀通讀順課文之后,讓學生“看看生字寶寶干活”問題新奇有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而此時,好奇心就會轉化為一種巨大的內(nèi)驅力,使學生勇敢地走入文中,自覺地用各種方法挖掘生字的含義。
3.讀完課文之后——帶生字寶寶出門。
在學完課文,讓學生告別“家”,別忘了帶上生字寶寶,這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規(guī)律。并讓學生說說: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識記生字字形。這樣,在情境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了學生的認知情感,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識字。
又如讓學生認讀二類生字的過程,由于二類字較多,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心理,我就讓學生開展競賽讀的活動。“開火車” 的形式讀生字,比一比哪列火車不會脫節(jié)。采取分小組競賽認讀,學生在挑戰(zhàn)中認讀,在比賽中識記生字,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又如在讓學生寫筆畫、數(shù)筆畫時,我讓學生根據(jù)筆畫數(shù),把“字寶寶送回家”。此時,枯燥的數(shù)筆畫就變?yōu)樯鷦拥挠螒蜻^程。
二、引導觀察,在發(fā)現(xiàn)中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細心對比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如一年級的語文園地的題目:讀讀比比“天—大、木—禾”此時教師應讓學生仔細觀察,主動說說它們的區(qū)別。學生通過細心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加一筆、減一筆”的認字規(guī)律。在這基礎上,我逐步引導學生在以后學習生字過程中,我們可用這樣“加一加、減一減、改一改”的識字方法,這樣學生在對比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學習方法,體會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如在學習“朋”時,學生就編謎語“六十天”;學習“工”時,有的學生就說“二加一豎變成工”,有的學生就說“土字一豎不冒尖”,只要是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只要能言之有理,我都及時給予肯定鼓勵。這樣,學生在仔細觀察對比中,在學習中,不斷總結出各種有趣的識字方法。
三、聯(lián)系生活,在開放中識字
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是因為課本包含的東西實在太有限了。生活處處有語文,要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大語文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渠道識字,在開放中識字,不斷擴大識字量。
社會文化生活中處處有文字,走在校園,墻上大字標語,中國地圖,世界地圖,黑板報上的少先隊專刊、各種宣傳欄;走出校門,大街上的各種廣告牌、標語、街道名、商店里各種商品的包裝、說明等;走進家里,各種報刊、雜志、電視上的廣告、字幕等。漢字就在生活中,它無處不在,要鼓勵學生多問問、讀讀、認認、記記。
為了讓學生能更積極、主動地在生活中認字。教師可以:(1)讓學生自制“識字卡片”,讓學生動手剪剪、帖帖、畫畫、寫寫自己的課外識字成果,并舉行評比,看誰識字最多,變“要我認”為“我要認”。(2)自制識字袋,每個學生可以自備一個自己喜歡的袋子,里面收集自己認識的字?!白R字袋”記錄了學生識字的點滴進步。(3)開展“識字”專題活動。如:我的玩具展示、水果王國、動物王國、蔬菜王國等識字專題。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交流識字成果,學生易記易學,并且興趣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