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成
摘 要: 個體差異性是學生群體具有的不可忽略的特征,這一特征與我們當前普遍實行的統(tǒng)一化大班制教學存在一定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在統(tǒng)一教學下實施分層教學模式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本文中,作者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就如何有效推進分層教學模式談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 分層教學 化學學科 個體差異性
以學生實際為依據(jù),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有差別的分層教學是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發(fā)展趨勢。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展示和挖掘學生具有的個性和優(yōu)勢,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和綜合素質提升。對于化學學科而言,在化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模式顯得更具緊迫性,因為化學學科是一門較容易出現(xiàn)學習分化的學科,尤其進入高中階段以后,由于化學學科在深度和抽象性上有了顯著增加,因此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差異表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一些原本在初中階段尚處于中等的學生進入高中學習階段以后一不小心就會淪為化學學科的“學困生”。面對這種分化逐漸加劇的現(xiàn)實,“一刀切”式化學教學模式顯然已經比較吃力了,這時,適當在統(tǒng)一教學中補充進分層教學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實施分層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要做到保證分層教學的有效推進。
一、對學生進行全面動態(tài)化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是分層教學模式的第一步,進行學生分層的時候,一些教師往往容易出現(xiàn)這樣一些誤區(qū),一是學生分層的依據(jù)過于單一,教師分層的時候,往往只以學生成績?yōu)橐罁?jù),而忽略學生其他特征,如學習習慣特征、思維特征、性格心理特征等。事實上,這些特征應當成為學生分層的重要依據(jù),只有結合多方面特征,才能對學生形成更全面的認知,從而把他們分到更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層級中;二是分層固化。一些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以后,往往不再對學生分層進行實時調整,而是長時間地將學生固定在某一個層次。學生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各方面都可能發(fā)生變化,這樣一來,學生原先所處的層次可能不適應變化后的發(fā)展,這時候,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變化及時對學生的分層狀況進行調整,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努力突破自己的層次,不斷朝著上游層次突進,從而達到不斷進步的目的。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目標教學法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技巧,上課之前,教師先向學生展示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這樣可以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行為起到引導激勵作用。在分層教學模式中,對目標進行分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針對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出每個學生通過努力都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對明確學習方向,激勵學習興趣具有顯著作用。進行目標分層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和心理承受力,不要把目標直接分成低、中、高三個層次,而以A、B、C三個層次進行替代。例如,筆者給學生講到“氯水的性質和成分”時,就在上課之前給學生設置了這樣三個層次的學習目標:A層學生要求掌握氯水的成分,理解氯水的性質;B層學生掌握氯水成分的同時,要能分析出在不同反應之下不同微粒反映出的不同性質;C層學生不但要掌握前兩個層次目標任務,還要在前兩個目標的基礎上嘗試通過實驗設計驗證不同反應中各微粒的性質。以上三個目標很顯然是按照低中高三個層次排序的,放棄低、中、高的說法,以A、B、C進行指代,可以盡量淡化學生被比較的不適感,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強化自信心。
三、施教過程注意分層
施教過程是分層教學模式的重要部分,也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難點部分,畢竟在同一個課堂環(huán)境下,要想在施教過程中體現(xiàn)出分層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給教師的教學綜合技巧提出相當大的挑戰(zhàn)。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中,可以把不同課堂練習作為補充手段,然后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少講多練,發(fā)給他們的練習以綜合性獨立練習題為主,對中等生而言,教師要做到精講精練,配套練習在注重雙基的同時,著重對學生的“提拉”訓練,努力幫助他們更好地進入更高層次;至于知識基礎較薄弱的基礎層學生,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把重點放在查缺補漏上,目標定得不能過高,練習要注意基礎性和鼓勵性,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自信,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提高。這種以不同課堂習題為輔助手段的分層施教,既可以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統(tǒng)一性,同時,在不同施教策略下,又能讓不同層次學生之間既不互相干擾,又能互相激勵,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和提高都有相當大的益處。
四、課后作業(yè)注意分層
課后作業(yè)是化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往,一個班級甚至一個年級使用同一套作業(yè)練習題的情況十分普遍,在作業(yè)設計和布置上,嚴重忽視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這樣一個客觀事實,導致化學學科作業(yè)完成效率和效果相對較差。這個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給每一個教師都提了一個醒,課后作業(yè)同樣要分層。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層次及他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掌握情況,設計和布置具有差別化的分層作業(yè),其中操作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布置必做題和選做題,讓學生依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作業(yè),這種具有層次性的作業(yè)既能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做作業(yè)上不再犯難,又可以有效滿足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獲取更多知識,挑戰(zhàn)難題的愿望。
分層教學模式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自身個性化潛能的挖掘,可以有效改善學習分化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興趣,強化學習自信,但對教師而言,實施分層教學卻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不僅是對學生各方面教學技巧的挑戰(zhàn),在工作量上,分層教學模式也遠遠優(yōu)于普通教學模式。因此,教師要敢于迎接挑戰(zhàn),不斷鞏固自身的教學技能,完善分層教學模式,通過科學的分層教學促進班級中每個學生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和綜合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再雍,李明玉.高中化學分層教學實施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2(29).
[2]吳風琴,龔正元.高中化學作業(yè)的分層評價與輔導[J].化學教與學,2014(01).
[3]蔡烈祥.分層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學教育,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