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 在課程改革大潮中,課堂教學藝術被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本文僅就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提問作探討。
關鍵詞: 化學課堂教學 有效提問 提問方法
一
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提問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課堂提問是一種技巧,是教學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難用精、用巧的藝術。但課堂提問存在很多問題:①表面性提問,要求一問齊答,表面上轟轟烈烈,實則空洞。②習慣性提問,問題停留在是不是、對不對,發(fā)問不少,收效甚微。③懲罰性提問,上課無趣味性,學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發(fā)問,借機整治。久而久之,學生視老師提問為畏途。這些類型的提問利少弊多,不如不問。那么如何精設巧問,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學生精神上的負擔,而是一種思考的歡樂和享受呢?
二
我們在教學中要有效啟發(fā)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能,必須在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上下一番工夫。下面我結(jié)合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談談看法。
(一)精心設問
每次上課之前,首先應在吃透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問題。這些問題,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體現(xiàn)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些問題應緊密關聯(lián),由淺入深,有助于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情境,體會個中妙處,使之有漸入佳境的喜悅感。這些問題,應力求難度適中,太淺顯的不必問,太艱深的不宜問,難度較大的可分幾步問。要改變課堂提問的隨意性,把提問設計作為備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如:在學習了氧氣的性質(zhì)后,為了復習這一內(nèi)容,可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怎樣鑒別氧氣和空氣?通過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一知識點。
(二)巧妙啟發(fā)
問之得當,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強化教學效果,發(fā)展學生智能。問之不當,則往往啟而不發(fā),最后還是變成教師自問自答。如:在學習了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之后,接著學習金屬與酸反應的性質(zhì)時,先引導學生分析有關反應的特點,問學生:這是化合反應嗎?是分解反應嗎?引起學生深思,進而引出置換反應的概念。
(三)巧選角度
提問不能總在簡單概念、識記內(nèi)容等方面繞圈子、搞循環(huán),而應采用比較新的說法,從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問題富有形象性、啟發(fā)性,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如:為強化置換反應,課堂上不直接問學生置換反應的概念,而換個角度問學生:要在一把鐵刀上鍍上銅變成銅刀你有什么辦法?引發(fā)學生思考反應原理,達到復習置換反應特征的目的。
(四)深題淺問
課堂提問必須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問題難度過大,就會導致學生冷場卡殼,達不到提問的目的。因此,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要作降低難度的處理。比如分子和原子的知識,學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學習這一內(nèi)容時,這設置的問題是:分子和原子肉眼看不見,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嗎?讓學生從宏觀上理解分子和原子,這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
(五)直題曲問
現(xiàn)行教材深入淺出,可讀性強。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地提問,學生就會感到索然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力求避免所提的問題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題曲問,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求知的熱情。在講材料這節(jié)內(nèi)容時,問學生:你們知道我國的旅游標志是什么嗎?學生在知識面有限的情況下不知道答案,這時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使學生知道了“馬踏飛燕”,進而了解制作“馬踏飛燕”的金屬材料,由此引出課題。這樣提出問題,經(jīng)過學生思考和教師點撥,學生能頓悟,從而活躍學生思維,并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六)多層設問
對一些繁難復雜的問題,教師必須循循善誘,由近及遠,由難及易,順藤摸瓜,逐步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提問中化整為零,多層設問,在解決一個個小問題的基礎上深入問題的中心。
三
除此之外,課堂提問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注意提問的態(tài)度
對某一個問題,學生往往會因人而異,從多角度、多側(cè)面思考,這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教師所希望的。教師對回答問題的學生,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對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予以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也不可指責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導和啟發(fā)。教師提問時的神態(tài)自然安詳,相信學生能夠回答出問題,這樣學生就會愿意回答甚至爭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師表情嚴肅,學生就不敢暢所欲言。另外,提問的面要寬,不能只提問幾個尖子生而忽略其他學生,特別是成績差和不善言談的學生。
(二)提問次數(shù)要適度
提問并非多多益善,提問的次數(shù)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而定,要掌握一個度。過多,學生易緊張而來不及思考;過少,則缺乏必要啟發(fā),學生聽課容易懈怠。
(三)注意提問的深度
在教學中常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提問時老師和學生一問一答,教學氣氛看起來很活躍,但課后如問學生有哪些收獲,學生有時就顯得很茫然。因此,必要時應增加提問的深度,使學生咀嚼有味,才能點燃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梢哉f,沒有好的提問就不會有成功的教法,也就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次,慎重地對待課堂提問應該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切不可把提問當做課堂教學的點綴,只求表面上轟轟烈烈,而不講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