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萍
摘 要: 作文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分值始終占高考語文的很大比例,是高中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歷年以來高中語文的授課重點。培養(yǎng)高中生寫、聽、讀、說的綜合語文應用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師的基本目標。我們應該從重視觀察日常生活、思考性閱讀、尊重個性等方面入手,開闊高中生的眼界,進而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實用性 創(chuàng)新性
1.引言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在高考中獲得好的成績,而且是讓學生將語文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生活,培養(yǎng)學生平時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怎樣進行高中語文作文授課是高中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不僅要保證學生的扎實寫作功底,而且要在生活中實踐應用,只有突破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讓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更具有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
2.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師欠缺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是教學保持活力的有效手段。一個教師的綜合素質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有些語文教師都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布置作文題目之后通常直接教學怎樣選題、怎樣審題、怎樣立意、怎樣寫作和怎樣結束。有些教師習慣找范文讓高中生參考,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把學生的思維固定,每個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幾乎都是一個模式,根本沒辦法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特點。
2.2重視形式,忽視內容。
古語云:言而有物。這句話表明說話或者寫文章需要有內容。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重視作文的結構布局、重視作文體裁,但忽視內容。在結構上倡導后記、小標題、題記等,而體裁上又有小品、散文、戲劇等。實質上,作文的形式是否新穎是相對的,但是內容創(chuàng)新才是絕對的創(chuàng)新,以情動人,這樣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2.3注重華麗的辭藻堆砌。
語言是思維方式表達的手段,思維的表達少不了語言,語言是溝通的關鍵工具。倘若沒有思維,就沒有語言。因此,運用語言寫作文,少不了思維的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有些教師重視語言美,卻忽視思維創(chuàng)新,從而作文主題思想明確,素材選擇不當,結構凌亂。
3.強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
目前,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作文分數(shù),而且要培養(yǎng)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運用語文的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在特定時間內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須運用一定的作文教學模式,發(fā)揮日常生活說和聽的作用。
從實用性視角,首先教師傳授學生作文得高分的秘訣。比如必須寫一個鮮明的開篇,給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的感覺。此外,必須寫一個完整結尾,給整篇作文劃上完美的句號,這樣寫作文自然可以脫穎而出。所以,在作文練習中,教師應適當強化學生寫開篇和結尾的訓練,依據(jù)不同體裁不同內容的文章寫不同的開篇和結尾。另外,還可以訓練學生寫日記和周記,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然,實用性不僅僅是在開篇或者結尾,更體現(xiàn)在其他的地方。比如分析不同類型的作文得到不一樣的亮點和得分點,象征性的作文一般以記敘形式尋找象征的內涵,從而找到題目的主題。比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母親的手”,倘若僅僅描繪母親的手,那么主題過于狹隘,無論描繪得多么細致、多么生動,這樣的文章不能算是好作文。但是母親的手是母愛的象征,是對家庭責任的象征,甚至是祖國的象征。倘若從這樣的角度升華主題思想,加上感人的文字,定會在莘莘學子中脫穎而出。
4.強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肚子里面有好的素材,才能寫出好的文章。然而,好的素材來源生活。因此,作文就是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感悟的記錄。教師要鼓勵學生加入社會實踐,發(fā)現(xiàn)生活,認識生活,感悟生活。學生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的寫作素材,用作文記錄所見、所聞、所感,這就是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素材,還可以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另外,向學生推薦《紅樓夢》、《水滸傳》、《老人與?!?、《圍城》、《麥田里守望者》和《人性的枷鎖》等經(jīng)典著作,拓寬學生的視野。目前,許多高中生養(yǎng)成三點一線的習慣,缺乏想象,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談不上創(chuàng)新思維。在新課改的推動下,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科學的范圍內想象。
5.結語
從高考升學考慮,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應當從實用性出發(fā),使得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提高作文水平,取得好的分數(shù)。但是從創(chuàng)新性角度看,為以后文學的豐富發(fā)展,是否應當挖掘部分學生的創(chuàng)作才能,準許他們創(chuàng)新寫作呢?總而言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沈文波.高中語文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例談[J].文理導航,2012(27):23-24.
[2]方明全.讓人文精神滋潤高中語文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2(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