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 ?要: 有效教學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前提。有效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tǒng)一,應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此為準則,本校提出“以生定教”教學模式,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新的途徑。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 ? ?有效教學 ? ?以生定教
新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tǒng)一,應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我們評價有效課堂教學的標準,主要是看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以人為本背景下,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抓住課堂教學的要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轉變觀念,堅持“以生定教”原則
“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新課標提出“關注學生發(fā)展”,讓教學關注角度開始出現(xiàn)質的轉變,數(shù)學課程不再僅僅是知識的掌握,更關注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發(fā)展,這一轉變無疑是對數(shù)學學科認識的一大飛躍,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以生定教,即以學生的需求確定教育,重視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課堂教學建立在學生興趣之上,讓學生在經歷親身體驗,通過自主探究后獲得知識,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實現(xiàn)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和課堂教學的深入開展。
二、以生定教,采用有效教學策略
1.營造氛圍,民主寬松。
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一般都處于主導地位,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因此,教師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幫助和指導,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信任學生,相信學生主體所具有的潛能,敢于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參與,指導學生學會自主接受、自主探求、合作接受、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由此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2.提高修養(yǎng),激趣導學。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碑攲W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上課自然會聚精會神,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在上課時要避免呆板,教學形式要多樣化,課堂組織要生動有趣。老師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努力做到活潑多樣,動靜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中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學生比較關注“好玩、有趣、新奇”的事物,如:游戲、故事、兒歌等;而中高年級的學生則對“有用、有挑戰(zhàn)性”的事物和任務更感興趣。如在教授“用字母表示數(shù)”時,教師就可以從兒歌入手,進行新知的引入?!?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撲通1聲跳下水;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撲通2聲跳下水;3只青蛙,3張嘴,6只眼睛,12條腿,撲通3聲跳下水……”然后根據(jù)青蛙的個數(shù)與嘴巴、眼睛、腿和跳水聲的個數(shù)的關系,讓學生說出n只青蛙的情況:n只青蛙,n張嘴,2n只眼睛,4n條腿,撲通n聲跳下水。從而將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趣味性和生動性融為一體,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再比如在進行一段高強度的新知教學后,可以組織短暫的“課間操”,讓學生伴隨兒歌或算術口訣讓他們做拍手游戲,在輕松的游戲中鞏固新知。
3.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生本課堂應該是學生愿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動口發(fā)展到想動手,從而自發(fā)進行探究,使他們在親自感知事物的同時,發(fā)展思維,主動愉快地獲取知識和技能。比如學習加減法時,可以讓學生在計數(shù)器上用珠子撥一撥,感受去掉多少,剩下多少。再比如二年級學習《角的認識》時,可以通過先“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接著“摸一摸”,通過手的感觸體會角的特征,然后“說一說”角的特點,自然得出尖尖的“頂角”和直直的兩條“邊”,最后“畫一畫”認識的角,進一步掌握角的幾個要素。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逐層深入地認識角。
學習交往理論認為,多項交往的組織形式,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之間互幫互學,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因此,小組討論的學習模式能發(fā)揮學生的集體智慧,讓學生共同參與,互相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小組群體的活動功能,給予學生討論分析的機會,使學生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相借鑒,集智取長,共同進步。比如一年級下冊教學《認識11—20》一課中,認識計數(shù)單位個和十是難點,老師讓學生比一比看誰先拿出11根小棒,有的拿了一捆和1根,速度非??欤械倪€在一根根數(shù)出11根,速度自然慢。比賽舉小棒發(fā)揮了學生教學生的優(yōu)勢,老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有的人拿得快,學生就能得出以十為計數(shù)單位,這樣就水到渠成。
4.激勵評價,提高自信。
教師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情感。就連學生發(fā)言的評價,也要注意措辭和語氣,給予強化式的鼓勵贊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決定了他們都有喜歡被肯定、被鼓勵的天性,教師的課堂評價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投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若能尊重每個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就會創(chuàng)造出各種生動的激勵性評價語言。經常采用關心、贊賞或鼓勵的教學語言,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一片溫情,能極大地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教育應是“以人為基礎”的,“以生定教”的教育理念已經關注到了這一點,但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與教學要求進行取舍。我們要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讓生本教育的理念得到正確的貫徹和實施,讓學生在生本課堂上得到各自的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建波.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12.
[2]秦和平.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討.
[3]張璐.略論有效教學的標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11):37.
[4]劉于霞.以人為本:求變、求新、求實[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