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
摘 要: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當今中國的用人企業(yè)對大學畢業(yè)生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針對現(xiàn)階段大學英語教學狀況,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已成為我國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話題。文章簡要地敘述了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特點,重點分析了我國大學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對為大學英語教育模式改革提出了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 大學英語 教學模式 改革意見
作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的主要培訓基地,大學英語教育的實施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內企業(yè)的外貿發(fā)展。英語能力在促進國際間相互交流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大學教育必須抓好英語教學工作,以培養(yǎng)實用型英語人才為目標,不斷完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一、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特點
教學模式是以教學目標為核心,在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下,針對固定的被教育者所制定的科學教育流程。
(一)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層次性
針對不同英語基礎的大學生,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有其獨特的層次性。大學英語教師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豐富教學手段,為“因材施教”教育觀念的施行提供技術基礎??茖W分化英語教學層次,是實現(xiàn)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
(二)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目的性
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有明確的目的性。例如英語四、六級考試及期中、期末考試等,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教學手段,其中包括教學教材選擇、教學技巧、課程安排等。
(三)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實用性
大學生的心智已經基本成熟,所以教師要充分考慮教學模式的實用性,任何教學模式只有被學生接受才有存在的價值。除此之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實用性還體現(xiàn)在大學生的英語能力應用方面,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所以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制定一定要遵循實用性原則。
二、大學大學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落后
在長時間的教學實踐中,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與時代快速發(fā)展下企業(yè)的用人要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讀寫、輕聽說,教師作為英語教學活動的中心,通過灌輸?shù)姆椒ㄏ驅W生傳遞英語知識。在學生成績評估手段上取學生平時成績的30%、期末考試成績的70%,這種評估模式直接引發(fā)學生為考而學的學習心態(tài),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語教學的實用性[1]。
除此之外,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多媒體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較少,部分學生的英語教學活動仍以大班為教學單位,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二)大學英語教育師資匱乏
英語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教學經驗不足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難題。在一些學校一位教師身兼數(shù)職,英語教師在進行教育活動的同時,還要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因此很難從根本上改善大學英語教學成果。由于大學教師支撐制度的存在,讓很多教育經驗豐富但學歷不高的英語教師流失。在師資人才引進方面,當代大學更多地選用本校畢業(yè)學生,在繼承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的同時,也讓不良教學作風得以延續(xù),當代大學英語教育隊伍的更新已經陷入惡性循環(huán)狀態(tài)[1]。
(三)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有限
大學英語教學設施有限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學校領導對校內教學設施的更新工作不重視,將工作經歷及學校資金更多地投入到面子工程建設中,例如一些基建項目,學?,F(xiàn)代化教學手段得不到有效豐富。另一方面,學校的很多教師不會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學校為其所采用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成為擺設。從某種角度來講,英語雖然是一項語言科目,但是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于現(xiàn)代化教學措施的依賴程度比較高。
三、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建議
(一)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改變傳統(tǒng)的重讀寫、輕聽說的教學模式,將英語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充分發(fā)揮當代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教師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消耗了大量教學資源,但是教學成果并不理想。為此,教師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活動時,應積極改變自身位置,使學生成為課堂英語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發(fā)揮引導作用,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在教學手段上,教師應較少進行傳統(tǒng)的知識教學,增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為考而學的成分十分嚴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遏制,這與大學生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相違背。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根據(jù)課本上的語言交流藝術,引導學生參與英語應用活動中,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平臺。
(二)改變現(xiàn)有的英語考核機制
傳統(tǒng)的考核模式難以體現(xiàn)學生英語學習的真正水平,而且扭曲了大學英語教學的真正意義。為此,應對大學英語學習考核機制進行改革。在減少對學生詞匯量和語法知識考核的同時,增加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實踐考核。在成績分配上,應在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之間保持平衡,為學生的日常英語學習減壓。在考核成績出來后,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
(三)建設一支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動員和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中,大量聽取一線教學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嚴格規(guī)范大學英語教師入職標準,避免有才無德的教師進入教學崗位,在提高教學經驗標準的同時,降低教師學歷要求。定期開展大學英語教學經驗交流活動,讓校內教師更多地接觸外校的教學經驗。將英語教學成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標準中,有效提升教師教學積極性[3]。
隨著英語知識在我國各行業(yè)的不斷普及,當代大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已成為他們就業(yè)的重要資本。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忽略了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相關教育部門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戰(zhàn)略,旨在改變當代大學英語教育現(xiàn)狀。高校應根據(jù)自身發(fā)展實際,應積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制定學生考核標準、提高師資能力,確保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小倩,徐紅艷,王明輝.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階段分層次教學模式改革實踐——以河北農業(yè)大學現(xiàn)代科技學院為例[J].品牌(下半月),2015,02(16):237.
[2]孫汝蕊.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改革[J].品牌,2015,04(16):203-205.
[3]隆濤.大學英語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6(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