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鑫
【摘要】 在當前新課改形勢下,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高中學校進行教學改革的目的。而班級文化是教學改革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班級是學生的家,也是老師的家,班級是否具有特色文化直接影響校園文化。本文筆者就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如何構建班級特色文化展開討論,為更好的管理班級,推動學校發(fā)展提供經(jīng)驗。
【關鍵詞】 構建 高中班級 特色文化 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1-082-02
0
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生存和發(fā)展的動力,構建班級特色文化有利于指導和引導班級學生成長和發(fā)展,促使一個班級在眾多班級中脫穎而出,而且有利于提高班級凝聚力和集體觀念,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一、班級學生的學習、心理、生活等現(xiàn)狀
筆者班級大部分學生來自偏遠的農村,在社會因素的影響下,班上很多學生害怕學習、對學習不感興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容易動怒、父母期望值過高、缺乏決斷能力等,對許多問題感到迷茫和困惑,面臨著很大的學習、心理、生活等壓力。
二、班級培養(yǎng)目標
重慶市長壽中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凸顯出“品德自育、學習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為人自強”的“五自”育人特色。在深化“五自”教育,構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必須通過打造班級特色文化來實現(xiàn)。在學校大環(huán)境文化下,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通過班級師生的共同努力。把班級學生培養(yǎng)成既有主體意識又有大局觀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高中生。
三、班級特色文化及如何形成
新課程提出我們的教育要培養(yǎng)富有個性、具有時代精神、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班級管理中班級文化建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建設班級特有的品牌。由于我班大多數(shù)學生都來自于偏遠的農村家庭,他們從小吃苦耐勞,敢于拼搏,勇于挑戰(zhàn),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和無私奉獻精神,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建立了以“自主,向上”為主題的特色班級文化。通過班級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其樹立感恩意識、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彰顯我?!拔遄浴庇颂厣?/p>
(一)自主構建良好的制度文化是構建特色班級文化的有力保障
制度文化是班級文化活動的正式形式,是班級活動的基礎。班級制度的好壞、合理與否直接關系教育教學,具有剛性的規(guī)范,約束著師生的言行。它既能反應班級文化層次的高低,也能反應班主任的文化素養(yǎng)與班級管理水平。由此可見,一套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在打造特色班級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 民主制定,共同遵守。人是需要制度去管理的。好的制度應該是公正、公開,并能夠發(fā)揚民主的。在班級制度的制定過程中需在班委會的監(jiān)督下廣泛征求民主意見,使學生共同參與起來,成為真正的制定者、監(jiān)督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比如高一(X)班的制度構建,開學一周的時間讓同學們自由提出對于班級建設有利的建議,然后在班會課上,班委會的成員組織全班同學根據(jù)大家所提意見商量討論以及民主表決,最終形成自己的富有特色的班級制度文化。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反復更新。
2. 項目承包,責任管理。隨著班級文化的蓬勃發(fā)展,學生活動的數(shù)量、規(guī)模、內容和類型趨于多元化,運行管理上的復雜性都大大超過了以往,導致在運作中存在很多問題。傳統(tǒng)的管理組織方式已經(jīng)難以適應,需要采用新的項目化管理方法來保證各個項目的順利開展,并帶來預期的效果。實施項目化運作是對高中學生活動資源優(yōu)化整合的一種系統(tǒng)管理方法,能夠將高中的各種項目資源、人才資源及活動資源有機統(tǒng)一起來,人員各司其職、資源有效利用,運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水平自然提高。比如班級的窗戶、門、講臺、桌子、風扇、投影儀、花草植物、圖書角、衛(wèi)生角、班級活動、班級事務等實行專人或小組競聘承包負責制,競聘小組或個人陳述他(他們)的構想,班級同學投票表決出負責承包的小組或個人,然后由該小組或個人負責具體組織或實施,最后班上項目評價小組成員根據(jù)該項目完成的情況給予負責同學操行分的獎勵。
3. 賞罰分明,自主管理?!盁o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好的制度文化,它應該能夠獎勤罰懶,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在賞罰過程中要公平公開公正,讓學生自主管理,教師只是集體的一員,最多起一個指導的作用。比如在班級制度制定中,需要有罰有賞,賞罰分明,不僅僅局限于懲罰。在班級制度的執(zhí)行中,讓學生在班委會的監(jiān)督下,自主執(zhí)行相關的懲罰,從而在思想上提高學生的制度意識和自我管理意識。
(二)營造良好的物質精神文化是構建特色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是在班級全體成員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被班級大多數(shù)成員認可的共同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信念等意識形態(tài),它是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班風、學風等方面的集中反映。營造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有助于鞏固制度文化,提高班級的凝聚力,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激勵和感染作用。
1. 特色班級口號、班名、班歌。班級可以根據(jù)同學們的個性、喜好等方面,制定出一套具有深刻內涵和健康向上的特色班名、口號、班歌,比如班名:“夢想大本營”,口號:“十五十五,能文能武;逐夢揚威,風雨無阻。”班歌:“最初的夢想”等。這樣的特色班名、口號、班歌可以增強班級成員的歸宿感、自豪感、集體榮譽感,使他們具有相同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以及目標追求,從而在一種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中茁壯成長。
2. 布置溫馨的教室環(huán)境。教室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主要陣地。我們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個地方,自己裝飾打扮出具有創(chuàng)意的教室,創(chuàng)建一個整潔、優(yōu)雅、溫馨的教室環(huán)境。比如設計照片墻、許愿樹、窗花剪紙、黑板報、花草植物等,在教室一面墻上制作出具有創(chuàng)意的精美照片墻,記錄班級成員以及班級活動的照片,一起見證班級的成長;每個人都有愿望,無論是大的,小的,長遠的還是近期的,它總是激勵鼓舞著不斷前進。在教室的后面墻壁上制作一顆夢想樹,同學們將自己的夢想張貼在上面,每當自己實現(xiàn)一個愿望,便可以摘下繼續(xù)許下下一個愿望;黑板報也是班級的亮點,學生可以畫出精美的圖案,寫出漂亮的文字,為教室增添一份溫馨和快樂;綠色象征生機活力,班級可以精心養(yǎng)育幾盆花草,使同學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放松。
3. 積極組織參加各項活動。人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打造班級特色文化還需要重視參加各類活動。在學校班級組織開展的主題班會、講座、運動會、籃球賽、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中,充分調動班級成員的積極性和熱情度,使班級全員都一起參與,奮力拼搏,敢于挑戰(zhàn),不怕困難,爭創(chuàng)佳績。在全班同學的參與下,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強化學生的戰(zhàn)斗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思想、觀念受到改變。
四、班級特色文化帶來的變化
通過“自主,向上”的班級特色文化的熏陶,班級98%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并形成了良好的“比、學、趕、幫、超”學習風氣,期末考試班級名次從倒數(shù)第二上升到順數(shù)第二,部分學科也考出了史無前例的突破。與此同時,班級學生也樹立了較強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彰顯我?!拔遄浴庇颂厣?。
在特色班級文化建設中,我深刻體會到班級文化建設的重點在特色,特色班級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航標燈塔。它是全班共同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從而形成大家所期望的班級文化。這種文化成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使得全班同學在共同的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作風的影響下,為實現(xiàn)班級目標而共同奮斗。
[ 參 考 文 獻 ]
[1]韓久保.構建特班級文化提升文化育人功效.學理論[J].2014年第5期.
[2]冀志華.高中階段建設特色班級文化的路徑分析.神州教育[J].2013年第22期.
[3]李春燕.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提升“和愛”校園文化內涵.讀與寫雜志[J].2014年,第11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