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放
摘要:本文試從認知語言學和文化學角度,對比分析英漢味覺詞“辣”的概念隱喻,探討兩種語言中“辣”的隱喻共性和個性,分析產(chǎn)生同異的原因,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英漢味覺隱喻研究。
關(guān)鍵詞:認知;隱喻;味覺詞;英漢
一、引言
隱喻研究一直是語言學界的熱門話題。1980年萊考夫和約翰遜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開啟了隱喻研究的新篇章。他們提出概念隱喻理論,認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而且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是人類的一種基本認知機制(Lakoff G.&Johnson M,1980)。隱喻包括兩個概念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標域(target domain)。概念隱喻的本質(zhì)是從源域到目標域的映射,即用一種熟悉的事物來理解另一種不熟悉的事物。
味覺詞與人類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本文選取味覺詞“辣”為研究對象,基于萊考夫的概念隱喻理論,著力對“辣”的味覺隱喻進行中英對比分析。
二、味覺詞“辣”的英漢隱喻對比分析
1.相同點
A.投射到其他感覺域
中英文里,辣都可以投射到嗅覺域,指強烈的刺鼻的味道。例如:
Spicy smells wafted through the air.
我被生曬煙和各種自卷煙濃烈的辣味兒熏得頭昏腦脹。
它們還可以投射到視覺域,例如:
Because she sweet and spicy and,well,Swedish.
我一驚,忙抬頭,迎來的卻是一雙熱辣辣的眼光。
B.投射到語言域
He expressed some fairly spicy criticisms.
魯迅用辛辣的語言諷刺了國人的無知與麻木。
基于常識,吃太多辣的東西會使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受到刺激而不舒服,這和聽到尖銳刺耳的評論很相似,基于這點,尖銳激烈的評論被隱喻為“辣”。
C.投射到情況域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ssue is a political hot potato.
如何平衡工作和娛樂,成為那個工作狂的一個辣手問題。
吃完辣的食物后,我們會感覺到熱,熱的東西很難觸摸和操控,因此辣隱喻為棘手的問題或不好解決的困難。
2.不同點
A.投射到人物域
spicy/hot隱喻壞脾氣,不特指女性。例如:
His hot temper was making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others to work with him.
而在中文里,辣隱喻為潑辣、干練、直爽的性格,特指女性。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例如:賈母指著王熙鳳對黛玉說:“只叫她鳳辣子!”
B.投射到情感域
中文里,辣是炙熱強烈的感情,這種隱喻中,辣從具體的味覺域投射到抽象的情感域,來表達內(nèi)心火熱、熾烈的感情。而在英文里沒有對應(yīng)用法。例如:
秦腔表達的是火辣辣的真情真意,不拘于形式。
生性含蓄的丈夫不會輕易向妻子說出這樣火辣辣的表白:“死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我們相愛才是最重要的”。
C.投射到方式域
辣還可以隱喻為做事情陰險毒辣,例如:
為了得第一名,他用了最陰險毒辣的一招。
這個集團專門向夜生活女郎放貸,手段狠辣。
當辣隱喻為做事狠毒時,它的意義是消極的,基于吃過多的辣會讓人難受,對身體有害,這類隱喻得以產(chǎn)生。
D.投射到觸覺域
辣隱喻為疼痛,當我們用手觸摸辣椒芯時,會因強烈的刺激產(chǎn)生疼痛的感覺,所以辣可隱喻疼痛。例如:
手燙傷了,疼得火辣辣的。
突然間啪的一聲,臉上熱辣辣的已吃了一記耳光。
E.投射到其它概念域
英語中,spicy/hot有一些獨特的隱喻用法。比如,spicy magazine指內(nèi)容淫穢的雜志,This series promises to be spicier than the previous homely tales,這個句子里spicy的隱喻意義是有趣的、吸引人的。味覺域的辣都投射到了其他概念域中。
三、英漢味覺“辣”的概念隱喻的異同原因分析
共同的身體經(jīng)驗和認知模式是造成相同的主要原因。人們通過味蕾與食物的接觸產(chǎn)生辣的味覺,這種刺激反映通過末梢神經(jīng)傳遞到中樞神經(jīng),于是在腦中生成辣的概念。人們習慣于用熟悉的味覺來認知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于是產(chǎn)生味覺域的辣向其他抽象概念域的映射。因此在兩種語言中關(guān)于辣的隱喻存在相似點。
不同的飲食習慣,思維方式,歷史因素以及宗教因素等等導(dǎo)致中英味覺隱喻的差異。這些因素構(gòu)成了不同的英漢文化。正如薩丕爾所說“語言有一個底座。說一種語言的人是屬于一個種族(或幾個種族)的,也就是說屬于身體上具有某些特征而不同于別的群的一個群。語言不脫離文化而存在,就是說,不脫離社會流傳下來的、決定我們生活面貌的風俗和信仰的總體”(1985:186)。不同的文化下產(chǎn)生了中英思維、認知上的不同,這些不同體現(xiàn)在了辣的隱喻表達上,味覺詞“辣”的隱喻表達像一面鏡子,反射出中西文化的多樣性。
四、結(jié)語
隱喻是人類認識外界世界的一種認知方式,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隱喻。本文對比分析中英味覺詞“辣”的概念隱喻,發(fā)現(xiàn)英漢關(guān)于“辣”的概念隱喻存在一些相似,也有很多的不同。人類相同的身體經(jīng)驗和認知模式是促成相似的主要原因,而文化的多樣性導(dǎo)致不同。希望本文的研究結(jié)果對語言的教學和翻譯提供幫助,從而消除誤解,加強中英兩國的跨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Fress,1980.
[2]愛德華·薩丕爾,語言論:言語研究導(dǎo)論[M],商務(wù)印書館: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