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寧
摘要: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學生的個性的不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在學習的路上能勇往直前。
關鍵詞:動機;目標;興趣;溝通;自主;樂趣;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這就是說,濃厚的學習興趣可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使學生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學習,并對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一、對全班學生做個全面科學的分析。
每個班級的學生的性格既有共性也有個性,既然他們在一個班學習,總有他們共同的基礎和要求。教師要向他們提出統(tǒng)一的要求。由于環(huán)境、教育、學生本身的文化基礎及遺傳因素等的不同,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各個方面又存在著差異,因此每個班都有后進生和優(yōu)秀生。所以教師對班上的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必須做系統(tǒng)蛇深入的了解。教師在了解學生的性格時,應堅持全面的觀點,既要看到共性,也要看到個性。因人而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對待,從他們各自特點出發(fā),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其對學習產生興趣。
二、在教學中,營造快樂課堂。
學習應該是快樂的,自主學習更應該時快樂的。課堂的快樂指標應該成為衡量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和課堂效率的主要指標??墒?,我們的教育現實是,課堂往往過于嚴肅、過于刻板,打造快樂課堂應該成為教師指導自主學習的特殊任務。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打造自主課堂。
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源于對學習目標的理解及對所學知識的喜歡程度,但,不是每節(jié)課的內容均符合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所以,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可從以下四點做起:①、創(chuàng)設情景。尤其是數學課,比較枯燥缺少趣味性,因而,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能調動學生興趣的課堂情景,將學生帶入到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例如:教學第十一冊北師大版數學《比賽場次》,可以利用(課件展示)我國乒乓球賽的場景引入課題,讓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產生興趣;②提出任務。教師在導課之前,應將課前設計好的、與當前學習密切相關的任務,作為學習的中心任務(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思考和學習的問題);③自主學習。課堂要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教師要提前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例如需要哪一類資料、從何處獲取有關信息資料等),并要特別注意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④小組協(xié)作。在課堂中,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可以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又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等;⑤解決問題。教師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都應將思考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教師只做最后的補充說明即可。
2.共享交往的樂趣
“沒有溝通就沒有教學。”失去溝通的教學是不可想象的。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是教師雙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涵,求得新的發(fā)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3.彰顯個性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評價的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評對教學的促進功能,對實現快樂課堂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教師應把彰顯個性的機會留給學生,引導學生作自我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不僅有利于保護和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學生自我表現的發(fā)展與優(yōu)勢潛能的發(fā)掘,同時也能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賞識的,感受到來自教師的信任,以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三、善于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
人的行為特點是:有目的的行為。教師要善于利用言語、行動,激勵學生不斷進步,使學生明白學習目的并樹立遠大學習目標。目標可因人而異,可小可大。當學生心中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時,學生就會為之而發(fā)奮學習的。
四、及時肯定成績、多鼓勵、多表揚。
實踐證明,對學生成績及時肯定,會激發(fā)學生更高的學習熱情,學習情緒會更高昂,進步就會隨之加速。尤其是對學習后進生,教師應多給予關心、表揚、關懷、鼓勵乃至幫助,要讓學生相信自己是很棒的。不諷刺學生,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不斷發(fā)掘自己的潛能,不斷得到進步。
學有學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積極因素,去撥動學生學習的心弦,用和藹可親的教學態(tài)度去影響學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教學技藝去感染學生。如果教師能時常撥動學生進取向上的琴弦,使積極的情緒成為最穩(wěn)定的主導情緒,使蘊藏在學生心中的上進心被調動起來,并貫穿始終,何愁學生在學業(yè)上不能有所成呢?
參考文獻:
[1]邵宗杰《教育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劉旭光《好教師必備的5項新技能》,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E-mail:if-centre@sunp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