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福
(岳陽市人民政府, 湖南 岳陽 414000)
論張德容對岳陽樓的歷史貢獻
何林福
(岳陽市人民政府, 湖南 岳陽 414000)
張德容(1820-1888),清咸豐三年進士,在京任翰林院編修、軍機處章京等要職,精通詩書畫,也是晚清大藏家。1871年、1879年兩次出任岳州知府,重教愛民,多有惠政,影響深遠。曾兩次重修岳陽樓,成功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岳陽樓模式,對岳陽樓的建設(shè)和管理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
清代;張德容;岳州知府;岳陽樓;歷史貢獻
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開始進入新的歷史轉(zhuǎn)折期,期間連續(xù)發(fā)生修繕岳陽樓、重修岳陽樓宸翰亭、發(fā)布《為出示嚴禁事》、撰《重修岳陽樓宸翰亭記》、《重修岳陽樓記》、《重修岳陽樓序》,特別是重修岳陽樓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岳陽樓模式等標志歷史轉(zhuǎn)折的重大事情。在歷史轉(zhuǎn)折中,有一位關(guān)鍵人物,他就是張德容。
張德容畫像
張德容(1820—1888),名谷,字德容,自號“松坪”,浙江衢州市人。清咸豐二年(1852)舉人,咸豐三年(1853),中進士甲第二十六名,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咸豐六年(1856),因其成績優(yōu)異留任,被授予編修一職,正式成為翰林。此后,他又在朝中任軍機處章京、兵部郎中等,職掌軍政機要。1871年以后,張德容離京外放,曾兩度出任岳州知府,兩次大修岳陽樓,還編修了《岳陽救生局志》等工作,關(guān)心民瘼,頗有惠政,影響深遠。他精通詩、畫,也是晚清大收藏家,以收藏金石碑帖為主,并以藏宋拓《石門頌》為世人驚嘆。隨著藏品的積累和時機成熟,他在1872年利用“十余年間服官之暇”,于“草堂養(yǎng)疴時”完成《金石聚》十六卷,由于他的齋號是“二銘草堂”,所以書取名《二銘草堂金石聚》。太傅翁同和在《題張松坪瀟湘夢游圖》中說:“岳陽太守賢大夫,吏才詩筆當今無”,是岳陽樓歷史上最大的功臣之一。
岳陽樓在清代,水、火、兵災接連不斷,或修或毀,不知幾易。到咸豐十一年(1861)時,巴陵人,新化教諭張垚寫《辛酉秋,司鋒辰郡俸滿假日歸,偕同人登岳陽樓晚眺有感》和周耀祥《九日偕友人重登岳陽樓》詩,所描寫的便是:“荒煙頹壁認蒼?!焙汀皹情w驚心半劫灰”的凄涼景象。同治六年(1867),湖廣總督曾國荃撥岳卡厘稅,對岳陽樓和斗姆閣(后改為三醉亭)進行了全面維修,也是好景不長。爾后,風雨飄搖,岳陽樓又出現(xiàn)了衰敗景象,亟待修繕。
時間進入同治十一年(1872),張德容第一次任岳州知府。初來乍到,一時忙于政務,還來不及整修岳陽樓。但他看到了岳陽樓的價值和要修繕岳陽樓的重要性。正如他在《重修岳陽樓宸翰亭記》中所說:“以余觀斯樓之屹然而峙也,右挹荊江之波,左臨洞庭之勝,前望君山,后聳金鶚,蓋全踞岳陽之要。往者,潢池弄兵之際,登斯者,果能控馭其間,實有高屋建瓴之勢,豈徒以資游觀而已哉!以是知樓之大有系岳陽者,固在此而不在彼矣!”次年,他與岳陽君山樓西灣人,兩淮鹽運使鐘云卿商議,由鐘捐銀三千緡,重修岳陽樓。從張德容謹撰并書《重修岳陽樓宸翰亭記》來看,他這次主持重修岳陽樓,主要做了兩件事:
一是修繕岳陽樓。同治十二年(1873),張德容決定主持修繕岳陽樓。事成之后,張德容寫有《重修岳陽樓宸翰亭記》紀其事云:“壬申之歲,余來守茲土,見其址為水所嚙,殊有潰圯之懼,商之于廉訪鐘君云卿,慨然以三千緡,屬江右符君秉忠,庀工而修復之,而樓址賴以鞏固?!辈坏饺陼r間,包家吉游覽岳陽樓后寫有《滇游日記》(光緒元年,1875)七月十五日說:“岳陽樓,在岳州金潭門上,平臺石檻,建樓閣三層,年久失修,故不堪壯麗。樓下斷碑殘碣,縱橫滿地?!边@證明張德容在同治十二年主持修繕岳陽樓,只是對岳陽樓主樓做了維修,加固了樓基,防止岳陽樓的倒塌,使岳陽樓不毀在自己的任期內(nèi),認真履行了守土有責的責任。
二是重修宸翰亭。據(jù)張德容《重修岳陽樓宸翰亭記》載:修繕岳陽樓“資有余,則旁有亭,為陶文毅公敬勒宣宗成皇帝宸翰之所,前已傾圯,并重建焉?!庇终f:“于是天章倬漢,常炳煥于千古,吾知瞻仰其際者,以江湖而懷廊廟之思,將文正所謂先憂后樂之人,必有因之而興起者焉!敢敬而志之,以告后人登斯樓者?!敝T如此說,可見張德容把他主持重修岳陽樓宸翰亭的緣起、經(jīng)過和目的,記載得很具體很清楚,為人們了解宸翰亭提供了很好的向?qū)?。但今日岳陽樓公園已找不到宸翰亭的蹤跡了,歷史上的岳陽樓宸翰亭在哪里呢?考宸翰亭的地望,據(jù)光緒《巴陵縣志》載:“宸翰亭在仙梅亭左,內(nèi)摹勒宣宗成皇帝御書‘印心石屋’四字,蓋賜兩江總督陶澍者。此亭道光年間(1821—1850)巴陵教諭安化王可權(quán)建。同治十二年知府張德容重建?!痹诿駠跗谝眼軓U,今亭址無存。只有“印心石屋”的石碑猶存,碑面圍邊飾龍紋浮雕,上面四字自右向左橫書,字跡秀麗遒勁。碑石首書:“道光癸未(1823)秋日”,左下首款為“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兩江總督臣陶澍募恭石。”
這次修繕岳陽樓和重修宸翰亭不久,張德容就被調(diào)離了岳陽??墒?,張德容重修岳陽樓宸翰亭的目的是為保護岳陽樓,豐富岳陽樓的人文景觀,供游人之覽勝,在岳陽為官之功業(yè)亦可見一斑。
岳陽樓從清初到光緒五年的三十六年內(nèi),沒有作過大的修繕,只有10多次小的維修,已經(jīng)到了非徹底大修不可的時候了。這歷史重任落到了回岳州再任知府的張德容身上,最終以其重修岳陽樓而受到萬世敬仰。
光緒五年 (1879),張德容第二次出任岳州知府。他對岳陽樓的認識又得到了升華。據(jù)張德容撰《重修岳陽樓記》說:“天地靈秀之氣,所以鐘毓乎人者,多聚于形勝之區(qū);而形勝之跡,又必藉乎人傳。南方之鎮(zhèn)曰衡山,其浸曰洞庭,此天下之一大形勝也。洞庭之大號稱八百里,其勝狀見于岳陽一樓?!倍巯碌脑狸枠?,盡管在光緒三年(1877)由新任岳州知府黃河青主持過小修一次,岳陽樓基又出現(xiàn)了坼裂現(xiàn)象,已是搖搖欲墜,面臨倒塌的危險。于是,他果斷決定撥茶厘稅及勸四邑(巴陵、平江、臨湘、華容)官紳捐款,于次年動工大修岳陽樓。這次重修岳陽樓,從庚辰正月開始,到十二月告成,費金錢二萬緡。這是岳陽樓在封建社會里有文字記載的最為浩繁的,最為大膽的,最為認真的工程建設(shè),是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在岳陽樓建設(shè)史上也是空前的。這也是繼魯肅修閱軍樓、張說將軍事樓轉(zhuǎn)型為觀賞樓,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第四個里程碑。我認為張德容對重修岳陽樓的貢獻是獨特的,具有歷史性意義。
一是選址重建。重修岳陽樓選址最重要。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古人的樓閣一般都建在山岡的制高點上,就是沒有高地,也要建在高高的基座上。所以,樓閣往往都是全城最高的建筑,也是全城的標志性建筑。為了使岳陽樓免遭洞庭波濤沖毀之災,張德容大膽決定從穩(wěn)固岳陽樓基出發(fā),將岳陽樓址從洞庭湖畔坡地向后移進了六丈多,建在巴丘山頂高敞處,使其達到登極一時的境界。從岳陽樓地理形勢來看,岳陽樓的風景是由山——湖——樓構(gòu)成的。洞庭一湖碧水如鏡,輝映著青青的君山島和金碧輝煌的岳陽樓。山水相融,山以水活,水借山媚,樓依山水,如夢似幻,是詩是畫。它不僅有磅礴的氣勢,更有無限的內(nèi)涵。顯然,岳陽樓之美,全是站在岳陽樓上“對”出來的。登上岳陽樓,放眼四望,“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令人心曠神怡。1957年,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路過岳陽談到岳陽樓時說:“張德容將樓后移,使岳陽樓避免洪水沖毀,保護作用很大。”
二是優(yōu)化布局。中國古代建筑在組合中,建筑的排列,講究主客層次和虛實對比,追求深藏內(nèi)心的理想。張德容主持重修岳陽樓時,從建設(shè)岳陽樓園林入手,按照古代造園的原理,把仙梅亭、三醉亭一并上遷,亦加固筑,使岳陽樓成為游人歇憩的地方。據(jù)張德容撰《重修岳陽樓記》載:……光緒己卯,樓基坼裂,及大有傾塌之勢,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經(jīng)費未集,而容以考績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來湘中,命以茶厘為修樓之資,其不敷者,勸四邑(巴陵、平江、臨湘、華容)紳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樓其上,左仙梅亭,右則三醉樓,皆視舊制有加。前臨洞庭,為之駁岸以御水,樓之左右各增施二楹,為登樓者憩息之所,其樓前雉堞亦加堅筑,以固吾圉焉!”從此,岳陽樓與南側(cè)的仙梅亭,北側(cè)的三醉亭,組成一個“品”字形建筑群的布局,并形成了一組以岳陽樓為中心的園林式的建筑群。
三是改進工藝。從現(xiàn)存的岳陽樓來看,其建筑精美,基本上保留了張德容重修岳陽樓的建筑風格。其建筑特點,有的概括為四柱、三層、飛檐、斗拱、盔頂、純木;有的稱為“純木結(jié)構(gòu),盔式樓頂”。據(jù)考證,張德容在重修岳陽樓時,對岳陽樓建筑工藝作了一些改進。比如,岳陽樓蓋上了黃色琉璃瓦。作為巴陵城樓的岳陽樓,為何敢使用黃色琉璃瓦呢?這與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有關(guān)。宋代時,呂洞賓成為道教全教北五祖之一,元朝皇帝又晉封他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明清以后,呂仙以扶弱濟貧、除暴安良、施藥救人的美德而深受世人敬重,在人們心目中是有人情味的神明,遂與觀音、關(guān)公成為社會影響最大、人們禮拜最勤的三大神明之一。因此,呂仙具有與儒家“文宣王”孔夫子相等的地位,能夠享受帝王待遇,作為“皇佑帝君祠”的岳陽樓,便蓋上了皇家專用的黃色琉璃瓦。到1957年,浙江大學古建筑學家杜仙洲到岳陽樓考察,寫有《湖南岳陽樓》一文說:“翚飛式的屋頂蓋以綠色的琉璃瓦,不時閃耀著耀目的光彩?!敝劣谠狸枠沁@時是否蓋過綠色琉璃瓦的問題,曾在岳陽樓公園工作過的幾位老人,都說在20世紀50年代岳陽樓就是蓋的黃色琉璃瓦。岳陽樓研究資料顯示,杜仙洲記錄的這一個重要歷史事實只是一個孤本,要還原岳陽樓的本來面目,還尚需獲得更多的證實。從色彩上看,岳陽樓蓋上黃色琉璃瓦,仙梅亭、三醉亭蓋上綠色琉璃瓦,更加突出了主體建筑岳陽樓的核心地位。同時,岳陽樓的金碧輝煌,洞庭湖的銀光璀璨,君山的翠綠蔥蘢得到統(tǒng)一,色彩豐富,多么令人賞心悅目。岳陽樓樓頂?shù)牟A哂猛┯褪艺{(diào)拌,隔瓦則以鐵鉚連結(jié),十分牢固,暴風難揭,滴水不漏。樓前的石砌泊岸和城墻上的雉堞,都用糯米粉細瓷灰徹砌,刀斧不入。這些工藝的改進,對提高岳陽樓建筑的質(zhì)量,保護岳陽樓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的岳陽樓,經(jīng)杜仙洲、陳從周等多位著名的古建筑學家考察后認為:“全樓結(jié)構(gòu)復雜,十分牢固,巍峨壯觀”。張德容把岳陽樓建設(shè)推向了極致,成功創(chuàng)造出現(xiàn)代岳陽樓模式,已成為岳陽市的一個突出標志。
1983年3月15日,岳陽樓按照“整舊如舊,復古出新”的原則進行落架大修,到1984年5月1日竣工,保留了晚清岳陽樓的建筑風格。
四是作文記事。滕子京致范仲淹 《求記書》說過:“竊以為天下郡國,非有山水環(huán)異者不為勝,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張德容對此也心領(lǐng)神會,深得其妙的。岳陽樓雖然前人有絕妙詩文遺墨,如今這座歷經(jīng)風雨滄桑的千古名樓重建落成,還得寄望當代名家撰文敘勝記其盛,以展示其內(nèi)在的光輝。因此,他既請名人大家,又自己親自參與其中作文以記之。一方面,親自作文。作為岳州知府的張德容,文采也少有人比,詩、書、畫無一不精,完全有能力、有水平,自己動筆撰《重修岳陽樓記》來詳細記述岳陽樓重建的情況,并刻石留碑,流芳千古。另一方面,請人撰記。張德容認為“滕宗諒重修,求范文正公為之記”,使岳陽樓名噪天下。這次重修岳陽樓后,他就請督楚使者、合肥李瀚章,于光緒七年二月既望撰并書《重修岳陽樓序》,為天下所重。這篇文章對張德容重修岳陽樓給予非??隙ǖ卣f:“岳州守張君回郡之明年,修岳陽樓成,既自為記,乃郵書告余,迄更序之?!瓨侵菀?,工僅粗就。十余年來,摧朽相倚,頹然就頃。而百戰(zhàn)之地,物力彫如,歲減月逝,遲之又久。然后官民相告,集謀聚資,始舉而興之。于是欄檻重刻,丹漆璀煥,芳洲浸泓,光景來赴。詞人墨客,與夫冠蓋行旅之徒,艤舟展屬,登眺相慶,以為樓之舊觀如是,乃復且有加焉。茍非張君之賢,都人士之樂與有成,其曷克至此?”一《記》一《序》,相得益彰,進一步擴大了岳陽樓的影響。由此可見,張德容秉承岳陽樓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發(fā)揚發(fā)大了。
通過這次岳陽樓大修,說明張德容對岳陽樓的保護建設(shè)有極深的見解和創(chuàng)舉,不僅解決了岳陽樓基免遭洪水波濤沖刷的問題,而且使樓臺更加雄偉壯觀,樓觀視野更為開闊,整個岳陽樓及其附屬建筑重顯豐采,氣象崢嶸,從而出現(xiàn)了“大湖南北形勝之地,以斯為雄”的新氣象,覽勝者絡(luò)繹不絕,真正使岳陽樓成為全國的名勝之地。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樓能夠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獨因其優(yōu)美的風景,更因此處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精湛的建筑藝術(shù)吸引游人接踵而來。在清代道光年間,岳陽樓的管理也曾經(jīng)一度出現(xiàn)了一些亂象,有不少游人在岳陽樓四壁亂寫亂畫、胡亂題詩,不得不每年粉刷一次。當時,著名的汩羅籍詩人吳云臺登樓見此情景,怒不可遏,遂題打油詩一首云:“岳陽樓上一樓詩,盡是胡題與亂題。我也上前題幾句,他年泥壁一齊泥”。這應該是此時的歷史見證和真實寫照。更有甚者,張德容主持岳陽樓重修竣工后,到岳陽樓游覽的人數(shù)迅速增多,出現(xiàn)了一些不安本份之徒,在岳陽樓名勝區(qū)肇事取鬧的現(xiàn)象。俗話說:“三分在建,七分在管”。為了保護好岳陽樓,加強岳陽樓的管理,岳州知府張德容與巴陵知縣姚詩德聯(lián)名出具《為出示嚴禁事》。其碑文如下:
《為出示嚴禁事》石刻碑
特授湖南岳州府正堂加三級紀錄十二次張,欽加清軍府湖南巴陵縣正堂加五級姚,為出示嚴禁事:
照得岳陽樓為郡城名勝之處,士民登覽,本所不禁。惟從仙跡遺存,理宜肅靜。乃有不安本份之徒,登樓游覽,竟敢任意喧嘩,且有互相爭斗者,殊屬不成事體。合行出示嚴禁。為此,示仰士民人等知悉:嗣后登樓游覽,務各恪遵禮法,不得肆行喧嘩。三醉亭及亭旁抱廈翼屋,原為游人憩息之所,不得酗酒滋鬧。遇有官紳因公聚集,游人各宜回避,不得擅進滋擾。自示之后,倘有違玩不遵,定即拿案懲治不貸。特示。
右仰通知。
光緒六年十二月十六日示
告示
這是見于歷史文獻中最早的岳陽樓治安管理告示,文字雖短,內(nèi)容豐富具體,言簡意明,約法三章,從而規(guī)定了游覽者應當遵守的紀律,并表明了岳州知府、巴陵知縣的態(tài)度和決心,刻碑豎在岳陽樓旁安民告示,要求“士民人等”講究文明禮儀,共同自覺遵守,開啟了岳陽樓治安管理之先河。從此,岳陽樓由于紀律嚴明,執(zhí)行嚴格,到岳陽樓題壁者不再亂去題壁了、肇事者也不再肇事取鬧了,游覽秩序也得到了規(guī)范,對加強岳陽樓的管理和保護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今天,保護管理岳陽樓,仍然可以從張德容《為出示嚴禁事》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1]何林福.岳陽樓史話[M],湖南地圖出版社,2013.
[2]陳湘源.岳陽樓為何敢蓋黃色琉璃瓦[N],岳陽日報,2012-11-10.
[3]杜仙洲.湖南岳陽樓[J].旅行家,1957(11).
(責任編校:張廣宇)
Discussion on Zhang Derong Making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Yueyang Tower
HE Lin-fu
(Yueyang Municipal Government,Yueyang,Hunan 414000)
Zhang Derong(1820-1888),as a Jinshi for three years in Xian Feng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took several leading positions like Imperial Academy editing,Grand Council officer in Beijing.He was proficient in poetry painting,and was a collector in late Qing Dynasty.As magistrate twice in Yueyang in 1871 and 1879,he valued education,took good care of the people and carried out many good policies,which produced far-reaching influence.Besides,Zhang Derong organized people to rebuild Yueyang Tower twice which created successfully the modern mode of Yueyang Tower and made grea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Yueyang Tower.
Qing Dynasty;Zhang Derong;magistrate of YueyaYueyang;Yueyang Tower;historical contribution
K 928.7
A
1672-738X(2015)06-0047-04
2015-09-06
何林福(1953—),男,湖南臨湘人,高級經(jīng)濟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旅游地理學和岳陽歷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