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禮湘
人教版出版的《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一書中有下面這樣兩句話:
1.在讀這樣“有句無篇”的作品時,我們不妨對這些寫景佳句多加涵詠、玩賞,品出其精微的詩藝來。
2.我們在誦讀時,要因聲求氣,涵泳詩韻,完美地再現(xiàn)和品味這一情、景、理、聲交融的美妙詩境。
第一句用了“涵詠”,第二句用了“涵泳”。筆者認為,“涵詠”當是“涵泳”的誤寫。
“涵泳”這個詞,古已有之?!昂笔菨撊胨?,有沉潛之義;“泳”是游于水中,有游泳之義。“涵泳”是由兩個近義語素組成的復詞,本義當是潛游。
清譚嗣同《〈仁學〉自序》:“吾自少至壯,遍遭綱倫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比∑浔扔髁x,“涵泳”便有仔細讀書、深入領會之意。
宋代教育家朱熹說:“學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省察?!庇终f:“所謂‘涵泳者,只是仔細讀書之異名。”與朱熹齊名的陸九淵在詩里也寫道:“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笨梢姡昂尽币炎鳛樽x書的一種重要方法被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在開篇《致同學們》一信中也有正確的用例:“在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深入學習中國古代詩歌散文、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外國詩歌散文、中國小說、外國小說、中外戲劇名著、影視名作,涵泳這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將極大地拓展你們的語文視野,使你們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