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倬
【摘 要】本文在高效課堂模式下,進行了作文導學案模式初探,對導學案的設(shè)計、課堂實踐做了詳細的分析探討,充分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大膽討論、探究,勇于展示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和寫作成果,使得作文教學展示出了自己高效獨特的魅力。
【關(guān)鍵詞】作文;高效;模式;導學案
一、導學案模式設(shè)計
(一)導學案的含義
所謂的導學案是指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nèi)容,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索的有效方案,是指引學生自主、高效學習的路線圖,具有“導讀、導思、導做”的功能。
(二)導學案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三大塊
(1)預習案(方法指導——知識鏈接——預習問題——預習作業(yè)——我的疑惑)。
(2)探究案(方法指導——探究問題——疑惑交流——當堂檢測——知識網(wǎng)絡(luò)或我的收獲)。
(3)訓練案(方法指導——訓練內(nèi)容)。
(三)導學案的編寫要求
在編寫中要求導學案要能發(fā)揮導讀、導思、固知、拓學的作用。要以課程標準和考綱為綱,題量、書寫量和難度都要適合于學生的實際。探究問題要盡量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貼近現(xiàn)實,貼近學生生活;要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對應設(shè)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guān)的問題和社會熱點、焦點問題,以引起學生研究的興趣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關(guān)注。
二、作文導學案課堂模式案例分析
下面以一節(jié)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為案例進行展示分析。
(1)訓練題目:作文的審題和立意。
(2)訓練目標:①理解“審題和立意”在材料作文實踐中的重要作用。②討論并交流,學習“審題和立意”在材料作文實踐中的方法技巧,指導寫作實踐。
(3)訓練重難點:審題要準,立意求深。
(4)訓練準備及方法:準備視頻材料,進行獨學、群學。
(5)訓練過程。
a.課前任務布置。在自主學習時間發(fā)放導學案的預習案和探究案,完成以下任務:①獨學即自主學習,學生進行自學,獨立完成導學案中的預習案以及對探究案的初步自學。②小組成員先互批,組長再進行批閱總結(jié)本組完成情況(包括存在的問題)并上報學科班長。③學科班長進行全班總結(jié)以備課堂反饋評價。
b.課堂合作、探究、展示及點評。①小組內(nèi)部進行合作探究,探究的問題如下:通過理解“知識連接”,因例說法,總結(jié)歸納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方法,提高審題立意的能力。根據(jù)所給的材料總結(jié)其特征,并寫出自己的審題立意過程及方法。
例1: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只蜜蜂與一只雄鷹相比,雖不起眼,可它能傳播花粉,從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斕;一粒沙子與一塊碧玉相比,雖然普通,但它可以墊基鋪路,以成就萬丈高樓和平坦大道。當別人對工作漫不經(jīng)心的時候,你卻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崗位一絲不茍,丁是丁,卯是卯,恪盡職守,而不隨大流,這就是一種美德;當別人跟著感覺走,追求所謂的瀟灑,你卻能守住寂寞,認認真真做點事,這就是一種明智;當別人對整個世界憤憤不平,滿腹牢騷喋喋不休時,你卻能從自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干一番事業(yè),這又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自己,而當你一旦對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許就會揭開新的一頁。
②審題立意過程及方法。例2:有這樣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這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美妙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妙的歌,曲終而命絕。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創(chuàng)來換取。它的歌聲是以生命為代價的歌唱,是世間最凄美的絕唱。這不僅僅是一種生的態(tài)度,更是一種感天動地的愛的方式。
例3:材料一:古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未即位時,每聽到父王在國外打勝仗的消息,就憂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父親征服了,自己將來再無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對宋代詩人來說,唐詩既是豐厚的遺產(chǎn),也是巨大的挑戰(zhàn)。所以,錢鐘書先生說,有唐詩作榜樣,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c.書面批改及小組成果展示及點評。首先各個小組把本組的方法展示出來,總結(jié)歸納關(guān)于作文審題立意應該掌握和運用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學科班長把已經(jīng)收起的作文片斷隨機發(fā)放到每個同學手中,要求每個同學必須詳細批改兩個作文片斷,并要署名。最后每組內(nèi)要選出一篇最佳片斷,在限定時間內(nèi),對所評選出的佳作進行展示及點評,注意點評過程既要包括文本中的亮點,又要指出可以改進之處,評選要以我們已經(jīng)總結(jié)的方法和技巧為標準。
最后,收回批改過的習作,然后發(fā)放給作者本人,根據(jù)同學的批改意見和本節(jié)課所總結(jié)的方法、技巧進行修改,最后形成切合要求的作文片斷,上交。
d.師生總結(jié)及反思。結(jié)合教師初次批閱及課堂反饋的信息,對本次作文訓練做最后的總結(jié),指明本次作文訓練中同學們的優(yōu)點有哪些,哪些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經(jīng)過本節(jié)課的寫作訓練和評改過程,同學們對各自寫作中的優(yōu)點及存在的問題作以總結(jié)和反思。比如:我在本節(jié)課收獲了哪些寫作的經(jīng)驗?我自己的作文寫作中存在哪些問題,以后作文時如何加以改進或避免?
(6)發(fā)放訓練案完成以下任務:①學生先獨立自主完成訓練案內(nèi)容,在小組進行互相閱讀和修改,并給與中肯恰當?shù)呐Z。②組長進行總結(jié)本組完成情況并上報學科班長。③學科班長進行全班總結(jié)以備課堂反饋評價。④教師最后進行批閱并賦分。
三、課堂模式的反思
在高效課堂改革的背景下,用讓學生更多參與研討的方式,使學生對作文理論、方法有更加感性的體驗,進而消除學生作文的畏懼心理和作文沒有具體的高下之分的模糊認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提升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更有利于學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成績。
運用導學案進行作文教學,在作文教學課堂上少一些灌輸,多一些討論和探究;少一些話劇表演似的全程設(shè)計,多一些師生間思想碰撞出火花的隨意、散亂,或許更有利于師生雙方的減負增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寫作提出了多種要求,同時也對老師教學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針對更高的作文要求,改革作文教學勢在必行。但是在編寫“導學案”過程中,如何將“導學案”編寫得更合理,如何讓“導學案”在學生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是個長期考驗我們的問題,我將繼續(xù)堅持對這種“導學案”作文教學的方式的探究,以期能給學生的寫作帶來一點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