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xiàn)與文化研究·
《春秋》“十二公”考釋
姬興華
(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安徽 淮北235000)
摘要:《春秋》是圣人孔子依據(jù)東周春秋時期魯國的史料編篡的一部編年史,上始于魯隱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下止于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共計242年的歷史。這242年的歷史,既是東周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史,也是姬姓魯國國君——以“十二公”為主軸的姬姓家譜史。站在家譜文化學(xué)的角度,可以說《春秋》是孔子為老姬家所修訂的242年的家族史?!笆?,即隱公、桓公、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關(guān)鍵詞:春秋;十二公;考釋
收稿日期:2015-03-06
作者簡介:姬興華(1963-),男,安徽濉溪人,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古典文獻(xiàn)。
中圖分類號:G256;K225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春秋》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編年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研究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或說國學(xué)),要想忽略或越過它是絕對不可能的。《春秋》被稱為“經(jīng)”,后人的研究或曰“傳”或曰“集解”或曰“注疏”等?!敖?jīng)者,常也,言事有典法可常遵用也。傳者,傳也,博釋經(jīng)意,傳示后人。分年相附,集而解之,故謂之‘經(jīng)傳集解’?!盵1]在《春秋》242年的歷史舞臺上,魯國“十二公”是其記載的核心人物??v觀東周春秋時期以來的歷史長河,雖說研究這方面的文獻(xiàn)資料汗牛充棟,但從家譜文化(或家譜文化學(xué))的角度研究《春秋》或“十二公”的,還不多見。
“公”是其“爵”,是封國地位的象征,在“五等”(即“公、侯、伯、子、男”)中處于最高位置?!按呵锸?,即東周春秋時期姬姓魯國十二位國君,亦即隱公、桓公、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他們的基本情況,諸如“名”“謚”“在位時間”“世系”“生父生母”“兄弟姊妹”“配偶子女”等,說法不一,現(xiàn)考而釋之。
西周至春秋時期,國君、卿大夫在世時有姓、有氏、有名、有字,有的死后還有謚?!靶铡笔蔷哂薪y(tǒng)一遠(yuǎn)祖的血緣集團(tuán)的名稱。夏王祖為姒姓,商王祖為子姓,周王祖為姬姓。西周分封諸侯,周王公室宗親所封國皆為姬姓,所謂“同姓國”,如魯、蔡、曹、衛(wèi)、滕、晉、鄭、吳、虞、虢等?!笆稀笔切盏姆种?,是宗族的稱號。諸侯國君以其國名為氏。除標(biāo)明其淵源的姓,以及其宗族的氏,西周、春秋時代的國君、卿大夫在世時有兩個稱謂,即出生三月后舉行命名禮時由其父命的“名”,以及成年舉行冠禮時由貴賓命的“字”。因查證繁雜,在此以“姓名”統(tǒng)之。
“謚”是國君、卿大夫去世之后,下葬之前,由朝廷根據(jù)其生平事跡所賜予的具有褒貶性質(zhì)的稱謂。如齊桓公之“桓”,謚法曰“辟土服遠(yuǎn)曰桓”,此為美謚。鄭厲公之“厲”,謚法曰“戮殺無辜曰厲”,此謂惡謚。謚法之起周共王、周懿王之后,故周文王、周武王之“文”“武”,乃其生時所用尊號,而非謚。起初惟周王、諸侯有之,卿大夫則無謚。至東周之后,卿大夫始漸有謚。春秋時期,國君夫人亦常有謚。
一、魯隱公(公元前?-公元前712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息姑,或姬息?!半[公,名息姑,……”[2]1“初,惠公適夫人無子,公賤妾聲子生子息。”[3]“適”者,“正”也。
謚:“隱”,《春秋》稱“隱公”;《史記》亦稱“隱公”。“隱”是其“謚”,“公”是其“爵”?!啊[’者,‘謚’也?!盵4]卷一“謚法:‘隱拂不成曰隱’。”[5]“謚法,不尸其位曰隱?!盵2]1尸,音史,是古代祭禮中的一個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須做任何動作的人?!稌吩疲骸疤凳弧!庇脕肀扔饕粋€有職位而沒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禮中的尸,只坐在位子上,不必做任何動作一樣。魯隱公,魯惠公庶子,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嫡子桓公。惠公薨時桓公年幼,隱公攝政,后為桓公所弒,其位不終,謚之曰隱。恰如“謚法”所云:“不以隱括改其性”,“以閑主國”,“美過其令”。
在位時間:在位十一年,隱公元年至隱公十一年,即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712年。隱公于周“平王四十九年即位”(《春秋左氏傳注疏》卷一),即公元前722年,“薨”于隱公十一年,即“十有一年春,……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亦即公元前712年11月壬辰?!稗啊闭?,死也,即去世的意思。
世系:指的是從家族譜牒一世記起到某某某是多少世或多少代,直至N世或N代;或者從一世的第三世或第三代記起,第三代或第三世是一世祖的一世孫,直至N世孫?!半[公,……伯禽七世孫,……”(《春秋左氏傳注疏》卷一)“隱公,……周公八世孫?!?《春秋谷梁傳注疏》卷一)這種計算,與事實有出入,現(xiàn)列二表如下,以便于核對。
表1 隱公以上周公姬旦世系表 [3]
不管怎么計算,“三世”才是“一世”之孫。上述“二疏”所述“伯禽七世孫”“周公八世孫”,與上表有出入,均把“二世”作為“一世”之孫。就“世孫”而言,更為科學(xué)的表述應(yīng)該是:隱公姬息是魯公姬伯禽六世孫、周公姬旦七世孫??梢?,按“世”或代少算了一世或一代,按“世孫”則多算了一代或一世。
表2 《春秋》十二公世系表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惠公姬弗皇,生母是惠公的繼室聲子。
“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中,只有《左傳》涉及到“隱公”的生父、生母?!盎莨献印C献幼?,繼室以聲子,生隱公。”[6]意思是說,魯惠公當(dāng)初的妻子是孟子,孟子去世后,聲子是他的繼室,是聲子生了魯隱公??梢姡敾莨囚旊[公的生父,聲子是魯隱公的生母?!半[公,……惠公弗皇子,……”(《春秋左氏傳注疏·隱公》卷一)“惠公,名弗皇,孝公之子也?!?《春秋左氏傳注疏》)“隱公,……聲子所生,……”(《春秋左氏傳注疏》卷一)“孟子,惠公元妃,宋女,子姓,……”“聲子,惠公繼室,即孟子之姪、娣,亦宋女,生隱公,……”[7]“聲,謚也。蓋孟子之姪、娣也。諸侯始娶,則同姓之國以姪、娣媵。元妃死,則次妃攝治內(nèi)事,猶不得稱夫人,故謂之繼室?!盵8](影印資料)“媵”者,“送”也,即同姓的陪嫁女子??梢?,隱公的生母是聲子,聲子可能是孟子的侄女或妹妹。
3.兄弟姊妹
隱公兄弟四個,即桓公允、公子翚(或公子揮或羽父)、公子施父;兩個姊妹:紀(jì)伯姬、紀(jì)叔姬。惠公“生子四”,即隱公姬息姑、桓公姬允、公子翚、公子施父。(《姬氏志》卷三)“紀(jì)伯姬,惠公女,紀(jì)國夫人。”“紀(jì)叔姬,惠公女,紀(jì)子妃?!?《春秋女譜》)可見,紀(jì)伯姬、紀(jì)叔姬都是惠公的女兒,隱公的姊妹。
4.配偶、子女
隱公的配偶,《春秋》及其“三傳”以及“注疏”“正義”,都沒有涉及。太史公在《史記·魯周公世家》羅列了一段,不知何據(jù)。“初,惠公適夫人無子。公賤妾聲子生息。息長,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妻之。生子允?!薄白髠魉挝涔僮樱僮邮种杏小疄轸敺蛉恕?,故歸魯,生桓公。今此云惠公奪息婦而自妻之。又經(jīng)傳不言惠公無道,左傳文見分明,不知太史公何據(jù)而為此說。譙周亦深不信然?!?《史記·魯周公世家》)譙周,是三國時期蜀漢學(xué)者、官員?;蛟S被弒之君,妻妾子女已被趕盡殺絕,文獻(xiàn)資料不語而已。
二、魯桓公(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4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軌,或姬允?!啊腹墸妒酚洝?,亦名允?!盵2]65“生子允?!薄啊狻盒鞆V曰:一作‘軌’?!薄啊饕合当疽嘧鳌墶??!?《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桓”是其謚?!爸u法,辟土服遠(yuǎn)曰桓。”[2]65“辟土”,即開拓疆土或疆域或土地;“服遠(yuǎn)”,即使遠(yuǎn)方順服或歸順。意即“開疆拓土”“威震他國”。
在位時間:在位十八年,桓公元年至桓公十八年,即公元前711年至公元前694年。
世系:周公姬旦第九代或第九世,周公姬旦第七世孫;魯公姬伯禽第八代或第八世,魯公姬伯禽第六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惠公姬弗皇,生母是惠公夫人仲子。“……故仲子歸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隱公立而奉之?!盵2]1“釋文:桓公……,惠公之子,隱公之弟,母仲子?!盵2]65
3.兄弟、姊妹
桓公兄弟四個,即隱公姬息姑、公子翚、公子施父;兩個姊妹,即紀(jì)伯姬、紀(jì)叔姬。惠公“生子四”,即隱公息姑、桓公允、公子翚(或揮或羽父)、公子施父。(《姬氏志》卷三)
4.配偶、子女
桓公的配偶除夫人文姜之外,還有其他妻妾,不然則無法解釋其他四子或女公子,都是文姜所生,看來也不太可能。慶父是庶長,后代為孟孫氏,就完全可以證實?!拔慕腹蛉?,齊僖公女,生莊公及季友?!?《春秋女譜》)
桓公六個兒子,即莊公姬同、公子慶父、公子叔牙、公子季友、公子結(jié)、公子滿。(《姬氏志》卷三)清人常茂徠《春秋女譜》沒有關(guān)于桓公女兒的記載,看來桓公沒有女兒,也是可能的。
三、魯莊公(公元前706年-公元前662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同?!扒f公,名同,……”[2]129(《春秋經(jīng)傳集解莊公》)“三年,使揮迎婦于齊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與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長,為太子。”(《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莊”是其“謚”?!爸u法,勝敵克亂曰莊?!盵2]129
在位時間:在位三十二年,莊公元年至莊公三十二年,即公元前693年至公元前662年。
世系:周公姬旦第十代或第十世,周公姬旦第八世孫;魯公姬伯禽第九代或第九世,魯公姬伯禽第七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桓公姬允,生母是桓公夫人文姜?!啊腹樱肝慕!盵2]129莊公“桓公之子,文姜所生,即桓六年‘子同生’者也?!盵9]
3.兄弟、姊妹
莊公兄弟六個,即公子慶父、公子叔牙、公子季友、公子結(jié)、公子滿,可能沒有姊妹。
4.配偶、子女
魯莊公姬同有四位配偶,即夫人孟任、夫人哀姜、夫人叔姜、妾成風(fēng)?!懊先?,莊公夫人,魯大夫黨氏女,任姓,生子般及女公子?!薄鞍Ыf公夫人,齊女?!薄笆褰f公夫人,哀姜之娣,生閔公?!薄俺娠L(fēng),莊公妾,須句國女,風(fēng)姓,生僖公。”(《春秋女譜》)
魯莊公姬同有八個子女,即六個兒子、兩個女兒。六個兒子,即太子般(或斑)、閔公姬啟(或姬開)、僖公姬申、夷仲年、公子遂、公子魚(《姬氏志》卷三);兩個女兒,即杞伯姬、莒叔姬?!拌讲?,莊公女,杞惠公夫人。”“莒叔姬,莊公女,莒大夫慶妻。”“女公子”是“杞伯姬”或是“莒叔姬”無法考辨。(《春秋女譜》)
四.魯閔公(公元前?-公元前660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啟,或姬開,或姬啟方?!伴h公名啟方,……《史記》云:名開。”[2]213“……慶父竟立莊公子開,是為湣公?!薄啊饕合当久麊?,今此作‘開’,避漢景帝諱耳。《春秋》作‘閔公’也?!?《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閔”是其“謚”?!爸u法,在國遭難曰閔?!盵2]213
在位時間:在位兩年,閔公元年至閔公二年,即公元前661年至公元前660年。
世系:周公姬旦第十一代或第十一世,周公姬旦第九世孫;魯公姬伯禽第十代或第十世,魯公姬伯禽第八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莊公姬同,生母是莊公夫人哀姜之娣叔姜?!伴h公……,莊公之子,母叔姜?!盵2]213“莊公娶齊女為夫人曰哀姜。哀姜無子。哀姜娣曰叔姜,生子開?!薄啊Ы纷娱_?!?《史記·魯周公世家》)
3.兄弟、姊妹
閔公姬啟有五個兄弟兩個姊妹,五個兄弟即太子般(或斑)、僖公姬申、夷仲年、公子遂、公子魚;兩個姊妹即杞伯姬、莒叔姬。
4.配偶、子女
文獻(xiàn)資料沒有記載,無從考?;蛟S是因為在位時間短,沒有婚配,文獻(xiàn)資料就沒有記載;也或許是被弒之君,配偶或子女已被趕盡殺絕。
五、魯僖公(公元前?-公元前627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申。“僖公名申,……”[2]233“魯人欲誅慶父。慶父恐,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為釐公。釐公亦莊公少子。”“‘索引’:湣公弟名申,成季相之,于是魯人為僖公作魯頌?!?《史記·魯周公世家》)原文有誤,僖公或釐公姬申應(yīng)為閔公姬開庶兄。
謚:“僖”是其“謚”?!爸u法,小心畏忌曰僖?!盵2]233
在位時間:在位三十三年,僖公元年至僖公三十三年,即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7年。
世系:魯僖公姬申,是周公姬旦第十一代或第十一世,是周公姬旦第九世孫;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代或第十世,是魯公姬伯禽第八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莊公姬同,生母是莊公妾成風(fēng)。“僖公……,莊公之子,閔公之兄,母成風(fēng)?!盵2]233“僖公……,莊公之子,閔公庶兄,其母成風(fēng)所生也?!盵10]
3.兄弟、姊妹
僖公姬申有五個兄弟、兩個姊妹,兄弟即太子般(或斑)、閔公姬啟、夷仲年、公子遂、公子魚;兩個姊妹即杞伯姬、莒叔姬。
4.配偶、子女
僖公的配偶除夫人聲姜之外,還有其他妻妾。公子買是哪位妻妾所生,史料沒有明確;六個女兒亦是如此?!奥暯?,僖公夫人,……生文公及女叔姬。”(《春秋女譜》)
僖公至少有兩個兒子和六個女,兩個兒子即文公姬興、公子買、或共叔堅,六個女兒即伯姬、蕩伯姬、鄫季姬、叔姬、叔姬娣、子叔姬。僖公“生子二,長興,次買?!?《姬氏志》卷三)“共叔堅,《元和姓纂》云:僖公生共叔堅,堅生惠叔子,叔為公石氏?!盵11](影印資料)“伯姬,僖公女。僖九年卒?!取唬骸催m人,故不稱國’?!薄八问幉?,……當(dāng)為僖公女,……”“鄫季姬,僖公女,鄫國夫人……”“子叔姬,亦稱叔姬,杞桓公夫人?!薄笆寮ф焚夜交腹蛉?。”“子叔姬,僖公女,齊昭公夫人?!?《春秋女譜》)
六、魯文公(公元前?-公元前609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興?!搬屛模何墓d,……”[2]417“三十三年,釐公卒,子興立,是為文公?!薄搬嵐保础叭齻鳌敝百夜币?。(《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文”是其“謚”?!爸u法,慈惠愛民曰文;忠信接禮曰文?!盵2]417
在位時間:在位十八年,文公元年文公至十八年,即公元前626年至公元前609年。
世系:魯文公姬興,是周公姬旦第第十二代或第十二世,是周公姬旦第十世孫;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一代或第十一世,是魯公姬伯禽第九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僖公(或魯釐公)姬申,生母是聲姜。“文公……,僖公子,母聲姜?!盵2]417“文公,名興,僖公之子,夫人聲姜所生?!盵12]
3.兄弟、姊妹
魯文公有兄弟三個,即公子買、共叔堅;六個姊妹,即伯姬、蕩伯姬、鄫季姬、叔姬、叔姬娣、子叔姬。
4.配偶、子女
“出姜,亦稱哀姜,文公夫人,齊女,……生惡及視?!薄熬蹿A,文公二妃,……”(《春秋女譜》)“文公有二妃:長妃齊女哀姜,生子惡及視;次妃敬贏,嬖愛,生子俀。俀私事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襄仲請齊惠公,惠公新立,欲親魯,許之。冬十月,襄仲殺子惡及視而立俀,是為宣公。哀姜?dú)w齊,哭而過市,曰:‘天呼!襄仲為不道,殺適立庶!’市人皆哭,魯人謂之‘哀姜’。魯由此公室卑,三桓彊。”“‘索引’:此‘哀’非謚,蓋以哭而過市,國人哀之,謂之‘哀姜’,與上桓夫人別也?!薄啊狻盒鞆V曰:一作‘倭’?!薄啊饕嘿烈羧宋ǚ矗蛔鳌畟Q’,音同?!薄啊狻悍唬骸逯?,公子遂?!薄啊狻悍唬骸逯倩莶??!薄啊x’:(適)音的?!薄啊狻悍唬骸福敾腹逯賹O、叔孫、季孫’?!?《史記·魯周公世家》)(引文中“與上桓夫人別也”,其中“桓”字應(yīng)為“莊”字,否則與事實不吻合,問題可能出在排版上,亦可能是著者疏忽。)“太子惡,文公子(《公羊傳》作‘子赤’);視,惡之母弟;叔肸,宣公母弟?!?《增訂春秋世族源流圖考·魯世系圖》)從上述所引文獻(xiàn)資料可以看出,魯文公有兩位配偶,即出姜(亦稱哀姜)、敬贏;四個兒子,即惡(或子赤)、視、俀(或倭)、叔肸。
七、魯宣公(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91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倭,或姬接,或姬委,或姬俀?!靶粒幻?,又作委,……”[2]531“文公二妃:……次妃敬贏,嬖愛,生子俀?!Q,是為宣公?!眰Q,“一作‘倭’”;倭,“音人唯反,一作‘俀’,音同?!?《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宣”是其“謚”?!爸u法,善問周達(dá)曰宣?!盵2]531
在位時間:在位十八年,宣公元年至宣公十八年,即公元前608年至公元前591年。
世系:魯宣公姬倭,是周公姬旦第十三代或第十三世,是周公姬旦第十一世孫;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二代或第十二世,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文公姬興;生母是文公次妃敬贏?!靶墓樱妇蹿A?!盵2]531
3.兄弟、姊妹
宣公姬倭兄弟四個,即惡(或子赤)、視、叔肸,可能沒有姊妹。
4.配偶、子女
宣公姬倭的配偶除夫人穆姜之外,還有其他妻妾。宋伯姬是夫人穆姜所生十分明確,成公姬黑肱是不是穆姜所生有兩說,其他兩個公子、兩個女兒,是不是夫人穆姜所生,史無記載。由此亦可推斷,宣公還有其他妻妾?!澳陆蛉?,齊女?!?常茂徠撰《春秋女譜》)
宣公至少有六個子女,即三個兒子、三個女,亦即成公姬黑肱、公子偃、公子鉏(或歸生)、宋伯姬、郯伯姬、子叔姬。宣公“生子三,長黑肱,次偃,歸生”。(《姬氏志》卷三)“公子偃,成公庶弟;公子鉏,成公庶弟。”(《增訂春秋世族源流圖考·魯世系圖》)“宋伯姬,宣公女,穆姜所生,成公姊妹,宋共公夫人,亦稱共姬?!薄佰安?,宣公女,郯子夫人。”“子叔姬,亦稱叔姬,宣公女,齊卿高固妻。”(《春秋女譜》)
八、魯成公(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73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黑肱?!瓣懺疲撼晒陔牛盵2]635“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是為成公?!薄啊狻盒鞆V曰:‘肱’一作‘股’?!?《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成”是其“謚”?!爸u法,安民立政曰成?!盵2]635
在位時間:成公在位十八年,成公元年至成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90年至公元前573年?!耙灾芏ㄍ跏吣昙次??!盵4]成公世系:魯成公姬黑肱,是周公姬旦第十四代或第十四世,是周公姬旦第十二世孫;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三代或第十三世,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一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宣公姬倭,生母或為穆姜。“……成公……宣公子,……”[2]635“成公……宣公子,穆姜所生,……計公衡之年,成公又非穆姜所生,不知其母何氏也?!盵13]
3.兄弟、姊妹
成公姬黑肱兄弟三個,即公子偃、公子鉏(或歸生);三個姊妹,即宋伯姬、郯伯姬、子叔姬?!肮淤龋晒?;公子鉏,成公庶弟?!?《增訂春秋世族源流圖考·魯世系圖》)
4.配偶、子女
成公至少有兩位配偶,即夫人齊姜、妾定姒?!褒R姜,成公夫人,襄公之嫡母,齊女?!薄岸ㄦ?,成公妾,杞女,生襄公?!颉鞫ㄒ摇!?《春秋女譜》)
成公姬黑肱有兩個兒子,即襄公姬午、公衡(或衡父),可能沒有女公子。“襄公午,成公子;公衡或衡父,成公子?!?《增訂春秋世族源流圖考·魯世系圖》)“公衡,成公子也。”[13]
九、魯襄公(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42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午?!瓣懺疲合骞?,……”[2]795“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為襄公。是時襄公三歲也?!?《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襄”是其“謚”?!爸u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2]795
在位時間:襄公在位三十一年,襄公元年至襄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42年。
世系:魯襄公姬午,是周公姬旦第十五代或第十五世,是周公姬旦第十三世孫;是魯公姬伯禽第十四代或第十四世,是魯公姬伯禽十二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成公姬黑肱,生母是定姒?!啊骞晒?,母定姒?!盵2]795
3.兄弟、姊妹
襄公兄弟兩個,即公衡或衡父;可能沒有姊妹
4.配偶、子女
襄公姬午至少有兩位配偶,即夫人敬歸、敬歸之娣齊歸?!熬礆w,襄公妃,胡女,歸姓,生子野?!薄褒R歸,襄公妾,敬歸之娣,生昭公。”(《春秋女譜》)
襄公至少有三個兒子,即昭公姬稠、定公姬宋、太子野、公子憗;可能沒有女公子?!都现尽罚合骞霸谖蝗荒辏?。生子四,長野立,秋九月卒;次,稠;宋;憗?!笨梢?,襄公姬午有四個兒子,即太子野、昭公姬稠、定公姬宋、公子憗。(《姬氏志》卷三)“子野,襄公子;昭公稠,襄公子;定公宋,昭公弟。”(《增訂春秋世族源流圖考·魯世系圖》)
十、魯昭公(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0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稠?!罢压?,……”[2]1169“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魯人立齊歸之子稠為君,是為昭公?!薄啊狻盒鞆V曰:‘裯’一作‘袑’?!薄啊饕合当咀鳌怼!?《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昭”是其謚?!爸u法,威儀恭明曰昭?!盵2]1169
在位時間:在位三十二年,昭公元年至昭公三十二年,即公元前541年至公元前510年?!霸谖欢迥?,遜于齊,在外八年,凡三十二年?!盵2]1169
世系:魯昭公姬稠,是周公姬旦第十六代或第十六世,是周公姬旦第十四世孫;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五代或第十五世,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三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襄公姬午,生母是齊歸。昭公姬稠“襄公子,母齊歸”。[2]1169(《春秋經(jīng)傳集解第二十·昭公一》)“襄公之子,齊歸所生?!盵14]
3.兄弟、姊妹
魯昭公姬稠兄弟四個,即太子野、定公姬宋、公子憗;可能沒有姊妹。
4.配偶、子女
魯昭公姬稠至少有三位配偶,即夫人孟子、公衍母、公為母?!懊献樱压蛉?,吳女。諱娶同姓,謂之孟子?!薄肮苣浮薄肮珵槟浮?《春秋女譜》)
昭公姬稠至少有四個兒子,即公為、公衍、公果、公賁。清人王文源在其《春秋世族輯略》中有明確的標(biāo)注。[15](影印資料)《姬氏志》:昭公“生子四,公衍、公為、公果、公賁,俱無賢,不任,繼嗣弟宋?!?《姬氏志》卷三)“公衍,昭公子;公為(或務(wù)人或公叔務(wù)人),昭公子;公果,公為之弟;公賁,公為之弟;竒(《元和姓纂》云:魯昭公子,竒,其后為竒氏)?!?《增訂春秋世族源流圖考·魯世系圖》)清人常茂徠《春秋女譜》亦沒有昭公女兒的記載,看來昭公只有四個兒子,可能沒有女公子。
十一、魯定公(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80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宋。“定公名宋,……”[2]1603“三十二年,昭公卒于乾侯。魯人共立昭公弟宋為君,是為定公。”(《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定”是其“謚”?!爸u法,安民大慮曰定。”[2]1603
在位時間:在位十五年,定公元年至定公十五年,即前509年至前495年。
世系:魯定公姬宋,是周公姬旦第十六代或第十六世,是周公姬旦第十四世孫;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五代或第十五世,是魯公姬伯禽第十三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襄公姬午,生母沒有明確記載,不知是兩位夫人中的哪一位?!啊骞樱盵2]1603
3.兄弟、姊妹
“……昭公之弟?!盵2]1603兄弟四個,即魯昭公姬稠、太子野、公子憗;可能沒有姊妹。
4.配偶、子女
魯定公姬宋的夫人是定姒。定公十五年“經(jīng)”曰:“秋七月壬申,姒氏卒。辛巳,葬定姒?!薄皞鳌痹唬骸霸岫ㄦ??!薄凹狻痹疲骸岸ü蛉??!丛岫蛉宿?,……”[2]1700-1703(《春秋經(jīng)傳集解》)“定姒,定公夫人,杞女,生哀公?!攘骸鳌ㄒ摇??!?《春秋女譜》)定公姬宋有兩個兒子,即哀公姬蔣或姬將、公子溺。定公“生子二,長蔣,次溺”。(《姬氏志》)清人常茂徠《春秋女譜》查閱不到魯定公姬宋之女公子的記載,可能沒有女公子。
十二、魯哀公(公元前?-公元前468年)
1.名、謚、在位時間、世系
姓名:姬蔣,或姬將。“哀公名蔣,……”[2]1705“十五年,定公卒,子將立,是為哀公?!?《史記·魯周公世家》)
謚:“哀”是其“謚”。“謚法,恭仁短折曰哀。”[2]1705
在位時間:在位二十七年,哀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494年至公元前468年。
世系:魯哀公姬蔣,是周公姬旦第十七代或第十七世,是周公姬旦第十五世孫;是魯公姬伯禽第十六代或第十六世,是魯公姬伯禽第十四世孫。
2.生父、生母
生父是魯定公姬宋,生母是夫人定姒。“……定公之子,……”[2]1705“……蓋夫人定姒所生,……”[2]1705
3.兄弟、姊妹
哀公兄弟兩個,即公子溺。定公“生子二,長蔣,次溺”。(《姬氏志》)可能沒有姊妹。
4.配偶、子女
魯哀公姬蔣至少有兩個配偶,即夫人、嬖妾。
“二十七年春,……八月,哀公如陘氏。三桓攻公,……國人迎哀公復(fù)歸,卒于有山氏。子寧立,是為悼公。”“陘氏即有山氏。”(《史記·魯周公世家》)“公子荊母,哀公嬖妾?!?《春秋女譜》)
魯哀公姬蔣有兩個兒子,即悼公姬寧、公子荊。哀公“生子二,長寧,次荊”(《姬氏志》)。清人常茂徠《春秋女譜》查閱不到關(guān)于哀公女公子的記載,可能沒有女公子。
參考文獻(xiàn):
[1]春秋左傳正義[EB/OL].杜預(yù),注.孔穎達(dá),疏.http://www.guoxue123.com/jinbu/ssj/zz/001.htm.
[2]杜預(yù)集解[G]//春秋經(jīng)傳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EB/OL].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jj/040.htm.
[4]春秋谷梁傳注疏[EB/OL].范寧,集解.楊士勛,疏.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307.
[5]春秋左氏傳注疏[EB/OL].杜預(yù),注.孔穎達(dá),疏.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306.
[6]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EB/OL].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01.htm.
[7]常茂徠.春秋女譜[EB/OL].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6969.
[8]王樵.春秋輯傳:卷一[EB/OL].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127.
[9]春秋左傳正義·桓公[EB/OL].http://www.guoxue123.com/jinbu/ssj/zz/007.htm.
[10]春秋左傳正義·僖公[EB/OL].http://www.guoxue123.com/jinbu/ssj/zz/011.htm.
[11]常茂徠.增訂春秋世族源流圖考·魯世系圖[EB/OL].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4064.
[12]春秋左傳正義·文公[EB/OL].http://www.guoxue123.com/jinbu/ssj/zz/017.htm.
[13]春秋左傳正義·成公[EB/OL].http://www.guoxue123.com/jinbu/ssj/zz/025.htm.
[14]春秋左傳正義·昭公[EB/OL].http://www.guoxue123.com/jinbu/ssj/zz/041.htm.
[15]王文源.春秋世族輯略[EB/OL].影印資料.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647.姬氏志:續(xù)修.山東省汶上縣,1987.
[11]孔子.春秋[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YZayNBkbx6DaRqwLv9DZxf7UoW9o-lkMmozg TfMbyrF9VpTTdW9QoME 5rvM9bELHXdsO8SX8v_OoyEEnVAF-HupXgG8cifNPNh0fnMBO-qi.
[12]公羊高.春秋公羊傳[EB/OL].http://www.guoxue.com/?book=cqgyz.
[13]谷梁赤.春秋谷梁傳[EB/OL].http://www.guoxue.com/?book=cqglz.
[14]春秋公羊傳注疏[G]. 何休,注.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http://www.guoxue123.com/jinbu/ssj/gyz/index.htm.
責(zé)任編輯:張彩云
Textual Criticisms and Explanations on "Twelve Monarchs"
inSpringandAutumnAnnals
JI Xing-hua
Abstract: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s a chronicle compiled by the sage Confuciu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ata of Lu State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Eastern Zhou Dynasty,the history lasted 242 years from the first year of Lu Yin (722 BC) to the fourteen years of Lu Aigong (481 BC) . The history of 242 years is not only the history of Lu State, but also a genealogical history of monarch of Lu surnamed Ji with "Twelve monarchs" as the spind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alogy culture, it can be said that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s a family history with 242 years revised by Confucius for Ji family."Twelve monarchs" refers to Yingong,Huangong, Zhuanggong, Mingong, Xigong, Wengong, Xuangong, Chenggong, Xianggong, Zhaogong, Dinggong and Aigong.
Key words:SpringandAutumnAnnals;"Twelve Monarchs"; textual criticisms and expla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