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蓮
(江蘇省射陽中學,江蘇 鹽城 224300)
?
趣味教學,讓音樂課堂綻放光彩
朱玉蓮
(江蘇省射陽中學,江蘇 鹽城 224300)
【摘要】音樂課是用來傳授音樂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平臺,高中音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感悟音樂魅力,在悠揚的歌聲、傳統(tǒng)的曲調(diào)等音樂節(jié)奏里陶冶情操。音樂趣味教學法是一種以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為目的,使用一種輕松愉快地方式,讓學生快樂的學習音樂、欣賞音樂。本文從借用樂器、設(shè)置問題和音樂欣賞這三個方面淺談高中音樂趣味教學法。
【關(guān)鍵詞】高中音樂;趣味教學;興趣培養(yǎng)
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計劃的實施與推進,音樂教育作為一個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和文明素養(yǎng)的不可或缺的課程,也日益受到了重視。傳統(tǒng)的高中音樂教學簡單、枯燥,不能很好地適應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滿足不了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因此我們提倡趣味音樂教學法,運用方法,使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味,讓學生在輕松快樂地氛圍中學習和欣賞音樂,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好的音樂總是能體現(xiàn)人們的生活情感,激發(fā)人們內(nèi)心的希望。音樂課堂本來就應該是一場聽覺盛宴,教師通過課堂的前幾分鐘,讓學生自己欣賞音樂,品味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在每一個流淌的音符中感受音樂用不同旋律、不同節(jié)奏、不同樂器等打造出來的聽覺效果,使學生自然地陶醉其中,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例如,在教《彩云追月》這首民歌時,課前我并不向?qū)W生介紹它的背景和特色,而是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自行聆聽、欣賞這首歌曲,隨著歌曲的推進,學生被歌中動人的旋律給帶動起來,逐漸投入美妙的歌曲之中,我觀察到:有不少學生甚至跟著旋律輕輕哼唱起來,還有的學生在用手指有節(jié)奏的敲桌子,可見學生被歌曲深深地打動著。用音樂創(chuàng)造得輕松氛圍,能使學生與音樂產(chǎn)生共鳴,盡快地融入課堂,這時,教師再順勢引導學生了解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與藝術(shù)特色,學生就能結(jié)合之前自己的視聽感受,進行進一步的學習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韻律美,緊接著向?qū)W生介紹演唱技巧,要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可以從歌曲的感情處理的角度指導學生如何唱?用怎樣的力度和語氣唱?在輕松地音樂氛圍中,學生自然對音樂學習充滿了興趣,音樂課不再是一節(jié)枯燥的學習課,而變成一種學生自發(fā)的想去學習,音樂課堂也就會變得更有生氣,更有趣。
課前欣賞音樂,為學生營造輕松地學習氛圍,使音樂課堂更具生機與活力。
在課堂上,我們不僅可以使用鋼琴等單一的演奏樂器進行教學,也可以借用其他音樂器材。音樂器材有很多種,在樂曲的演奏中也需要配合多種樂器,例如,常見的打擊樂器有串鈴、沙錘、手鼓、三角鐵、撞鐘、鈸、響板等,這些在生活中學生通常是見不到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把它們展現(xiàn)出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向?qū)W生介紹它們的特點和用法,也可以請學生進行演示,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
例如,在音樂課上,我常常在演奏歌曲前,利用有限的條件,向?qū)W生展示一兩個歌曲中出現(xiàn)的打擊樂器,首先教師示范,教會學生用法。這些打擊樂器使用方法簡單,學生很快就學會了,重要的是學生如何能配合教師的演奏,適時地打擊樂器,使音樂內(nèi)容更豐富,表達情感更到位,由于學生對這些樂器的學習有著極大的興趣,學生十分配合教師的課堂演練,很快學生就能掌握樂器打擊的技巧。在學習唱“梁?!?、“采茶舞曲”時,我還請學生合作演奏,其他學生認真聆聽,投入其中,像是在聽一場小型的演奏會。學生們對此十分感興趣,有音樂特長的學生也十分樂意向大家展示自己,還有的學生自告奮勇演奏打擊樂器,配合演奏,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了,課堂學習氛圍極其濃厚。
借用器樂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活潑的課堂氛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還能讓學生增長器樂知識,學到一些簡單的器樂演奏技巧。
每一首音樂都包含了作曲人和作詞人的感情,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思想感情所呈現(xiàn)出來的樂曲就不同,展現(xiàn)戰(zhàn)爭年代的歌曲是激揚的、振奮人心的,展現(xiàn)和平年代的音樂是柔和的、清越的,一首歌就是一段情,學生在學習音樂是不僅要學習樂理知識,教師也要向?qū)W生介紹歌曲的背景,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如:這首歌的曲調(diào)為什么激揚?從歌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感受音樂的力量,感悟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
例如,在欣賞駱玉笙演唱得《重整河山待后生》時,在讓學生欣賞音樂之前,我向?qū)W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歌曲中有一段歌詞“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作者要表達什么感情?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以下當時的情景嗎?第二,歌詞中有一句“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這兩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場景?你能說說你的看法嗎?提出幾個問題后,再讓學生們欣賞音樂,學生們聽得更認真了,好像真得從歌曲中感受到了山河待重整的氣勢,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懷。欣賞樂曲過后,學生紛紛表示感受著歌曲旋律的激憤、高亢,仿佛真的看到了老一輩中國人民所受的苦難以及他們頑強不屈、大義凜然的民族精神。這種音樂情緒感染了學生,學生們憤慨不已,濃濃的愛國情縈繞在心頭久久不散。
通過設(shè)置問題的方式,可以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樂曲的內(nèi)涵,從歌曲中體會到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積極向上,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之,趣味教學法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枯燥的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使學生在輕松快樂地課堂氛圍中感受音樂的魅力,讓音樂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