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交際對英漢禁忌語的影響及其翻譯策略
1禁忌簡介
“禁忌”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社會心理。1 禁忌的發(fā)展是因為人們相信,某種失誤會導(dǎo)致嚴(yán)重的后果,表現(xiàn)在某些言語或行為違反了超自然信仰或社會道德規(guī)范。2 一般而言,禁忌包括言語禁忌和行為禁忌。言語禁忌與文化的聯(lián)系最為密切。顧名思義,言語禁忌就是忌諱那些大家不愿意提及的、不想提及的、也不愿意聽到別人提及的話語或事情。
2文化差異對英漢禁忌語的影響
2.1英漢語一致的言語禁忌
在所有國家中,似乎有某些詞是不能在特殊場合提及的。例如“死”一詞在中西方文化中屬禁忌話題,無論是出于迷信,還是出于對死亡的悲傷。人們傾向于選擇委婉的方式來表達(dá)他們的悲痛,以及對死者的同情和尊重。在西方國家,人們傾向于用“He went to his rewards.”,“He fell asleep.”等來表達(dá)死亡, 或者用“departed”代替“death”。在中國,也有很多關(guān)于死亡的委婉語。如果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死亡,稱為“駕鶴西去”。在戰(zhàn)爭或一些重大事件死亡的人,被稱為“犧牲”。如果有人為事業(yè)獻(xiàn)出生命,被稱為“殉職”。還有一些其他的委婉詞,如“安息” 、“長眠”、“辭世了”、“上西天了”、“見馬克思去了”,等等。
2.2英漢語相異的言語禁忌
在西方國家,大多數(shù)人都有宗教信仰,如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者認(rèn)為宗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宗教信徒對“Jesus”或“God”充滿了尊重和恐懼。在日常交際中,人們用“the Makers”, “the Creator”代替“God”。 1873 年英國頒布禁止褻瀆宗教的法令,以法令的形式禁止人們使用任何褻瀆上帝、耶穌的言辭。3而漢語中就沒有特別明顯的關(guān)于宗教禁忌的言語。
在中國,有很多關(guān)于數(shù)字的禁忌。例如,一些數(shù)字是因為發(fā)音和一些不太受歡迎的詞相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諧音現(xiàn)象。如數(shù)字4的發(fā)音聽起來像“死”,這是人們最不愿意聽到的。此外,中國人的迷信在語言的使用上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在賭場里,人們絕對不會說出任何與“輸”發(fā)音相同的字詞。在中國南方,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生活著大批的漁民,這些漁民忌諱使用與“翻”發(fā)音相同的言語,因為這意味著翻船,意味著災(zāi)難。
3言語禁忌的翻譯策略
直譯和意譯是最為廣泛使用的翻譯方法。每種語言都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在翻譯時,要選擇適合的翻譯方法,達(dá)到盡可能準(zhǔn)確傳遞文化內(nèi)涵的目的。因此,要根據(jù)英漢言語禁忌的一致性和差異性調(diào)整翻譯策略。在英漢互譯中,對于英漢語一致的言語禁忌以直譯為主,對于不一致的言語禁忌則主要采用注釋的方法。正如上文提到的,英漢中關(guān)于死亡的禁忌,我們應(yīng)該使用一些委婉語代替。例如,“went away”可譯為“去世了”,“壽終正寢”,“夭折”等,但要根據(jù)具體語境進(jìn)行選擇。如果“went away”用來修飾一個小孩, 那么就應(yīng)該譯為“夭折”。 當(dāng)用來形容一位老人時,譯為“壽終”或 “壽終正寢”。如果一個士兵在戰(zhàn)斗中走了,被稱為“犧牲”。對于那些英漢語不一致的言語禁忌,添加注釋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像一些諧音禁忌,添加注釋容易理解,也能引起聯(lián)想。例如,在賭場,“舒”姓 與“輸”同音,表示輸錢,所以改稱為“舍予”,在翻譯這個姓時可以加上注釋,解釋說明Mrs.Su譯為Mrs.Sheyu 是因為“舒”(Shu)的發(fā)音與漢語“輸”(Shu)的發(fā)音一致,玩家出于對“輸”(lose)的避諱,所以改成Mrs.Sheyu。
4結(jié)論
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guān)。言語禁忌普遍存在于各種社會中,然而每個國家的禁忌各不相同。對英漢言語禁忌文化內(nèi)涵的研究不僅能加深對東西不同文化的理解,而且對翻譯也是大有益處的。
參考文獻(xiàn):
[1]陳汝東.認(rèn)知修辭學(xué)[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2]Wardhaugh, Ronal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2nd ed.)[M].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2.
[3]馬偉林.影響禁忌語發(fā)展的社會因素透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1(8):35.
Intercultural Influence on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and their Translation
高少君
(遼寧大學(xué),遼寧 沈陽 110000)
摘要: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不同的文化賦予其語言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英漢禁忌語大相徑庭。該文列舉了英漢禁忌語實例,分析其文化內(nèi)涵,以及探討在跨文化交流中采取何種翻譯策略才能盡可能準(zhǔn)確傳遞英漢禁忌語的文化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英漢禁忌語;跨文化交際;翻譯
Abstract: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manifestation of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es influence the features of languages.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 are quite different due to their cultural differences. With sufficient examples, this thesis analyzes cultural connot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 an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deliver those connotations.
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中圖分類號:H04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8-0176-01
作者簡介:高少君(1992.09-),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北省,學(xué)歷:研究生(研一),單位:遼寧大學(xué),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