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明
(永州市委黨校,湖南 永州 425000)
?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的思考
馮小明
(永州市委黨校,湖南 永州 425000)
摘 要:面對多元化的價值觀、網絡不良信息、極端拜金主義等方面的沖擊,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被弱化、邊緣化的危險,因此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意義重大,文章從思想意識、工作機制、內容形式、信息平臺等方面創(chuàng)新作粗淺探索,力求達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價值觀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專有的政治優(yōu)勢和良好傳統,是經濟工作跟其他工作的生命線。隨著時代的進步,怎樣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新時代我黨面對的特別問題。
(一)傳統思想道德觀念受到沖擊,工作不好開展
中國加入WTO組織后,多元化的社會形態(tài)讓很多人開始富裕起來,多選擇的價值觀念產生,資產所有制逐漸在中國朝著多方向變化,極端個人主義以及拜金主義等一些不好的思想,在群眾中產生,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很多人認為我們只要有高科技,只要有好的經濟環(huán)境,只需要賺很多的錢財,獲得金錢上的滿足,其余的可以全部省略。
(二)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充斥著生活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大家生活水平提高,道德文明提升,網絡更加方便。但是與此同時,信息途徑的多元化,一些負能量的信息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不良影響。各種利益集團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各種各樣的負面信息的宣傳,也給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困難。
(三)經濟高速發(fā)展忽視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有時,人們只重視經濟的發(fā)展,很少考慮思想政治工作對于我們長遠發(fā)展的意義,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思考是我們必須加強的一個課題。
“宣傳思想工作創(chuàng)新,重點強調創(chuàng)新理念,手段創(chuàng)新以及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此三類創(chuàng)新,對基層單位方面來講,可以起到實際指導的作用,給思想政治工作指引了方向。
(一)從思想意識上入手進行創(chuàng)新指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從思想上進行重視,才能夠在行為上有良好的改善。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新思維,要有與時俱進的膽識,在意識觀念上要正確處理好三種關系。首先是傳統繼承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長期實踐中,我們成功積累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必須繼承和發(fā)揚。但要避免被時代所拋棄,就必須創(chuàng)新。如從課堂上的“抽象理論式教學”走向校門外的“現場教學”。其次是堅持規(guī)矩和保持變通之間的關系。思想政治工作并非工科運算里的一個公式,同樣也并非經濟領域里的指標。它有明確的目標發(fā)展,那就是指明思想方向、傳遞正確觀念。堅持規(guī)矩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找準方向,才能不走思想彎路。黨在十八大提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努力培養(yǎng)和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牢固樹立我國公民全力以赴奔小康的人生理念,對完善人的綜合素質提升、指引社會向前邁進意義重大。實際工作之中還應當學會靈活性,面臨盤根錯節(jié)的社會以及人際關系還有意識形態(tài),針對人們思維見解、對錯標準、理解程度等都有較大差別,這也就需要我們不停改良工作思維,運用更有用方式,進而確保得到實效。最后是主動性與現實性之間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與基層的實際工作、與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
(二)工作機制上需要擁有創(chuàng)新的策略
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是保證思想政治工作高效運轉、取得實效的關鍵。首先要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機制。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yè)中可實行黨政雙重領導,避免各自為政、互不幫襯情形的發(fā)生。黨委作為第一責任人負責思政工作方向原則上的領導,董事長、經理負責具體活動、物質保障方面的領導,形成齊抓共管、人人有責的局面,同時建立思政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動態(tài)分析,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預測性、針對性、實效性。其次是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動力機制。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動力機制主要是精神動力驅動,即用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教育干部群眾,以此激發(fā)他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思想教育肯定不能包打天下,還必須通過解決干部群眾的實際物質困難問題來推進思政工作,因此新形勢下新的動力機制應該是精神、物質兩駕馬車雙驅動模式。在精神驅動方面,用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武裝廣大干部群眾,將思想統一到黨的方針政策上來,達到“思想解惑、心理解壓、文化解渴、精神解悶”的效果。在物質利益驅動方面,要通過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時解決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生活、職稱評定等方面的問題,為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條件。第三是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多年來,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是自上而下,層層開會,層層布置任務,規(guī)定動作多,自選動作少,這種“傳聲筒”的工作形式,無疑容易走過場、走形式,因此必須探索建立新的運行機制,這種新機制要在不違反黨的方針政策的原則下有本地區(qū)、本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特色,要面向實踐,聯系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鼓勵獨立思考、首創(chuàng)精神。第四是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制約機制。簡單講就是中央把控大政方針,地方、企業(yè)、基層把握微觀制約,在機構設置、工作職能、活動內容和方式方法上不要求上下完全對口、完全一致,賦予地方、企業(yè)、基層一定的自主權,尤其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自主經營、自負盁虧、自我約束、自我發(fā)展”的微觀企業(yè),自我決定,開創(chuàng)有地方特色的政工新局面。
(三)內容形式上需要有創(chuàng)新
單純的理論知識非常容易讓人感覺到反感,在教育上不管是內容形式還是在工作方法和方式上都需要創(chuàng)新。在很多的基層單位上,一些員工的本身素質水平就不高,知識文化也是相對的欠缺,面對這樣的困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上,我們需要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容易化,這樣才能夠讓普通的職工群眾能夠掌握我們的高深理論研究,那些深奧的道理要真正地用在實踐中能夠有意義的去指導普通職工的實踐活動。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進行應與職工的實際生活情況結合,將理論與實踐、教育與趣味相互融合。除此之外,一直以來的填鴨式教育已經不再符合時代要求,對此,政治工作的形式及內容是我們迫切需要改造創(chuàng)新的兩個方面。首先是細心規(guī)劃。任意一項教育活動的安排和展開都具有其目的性,方法要得當,不能千篇一律,否則會讓聽者產生厭倦心理。組織方事先應有充分考慮,精心謀劃,讓每次活動不落俗套、有新意,讓受教育者有新鮮感和享受感,從中得到思想教育和心靈啟迪。其次是多種方式的教育形式。多種方式可以幫助內容更好的體現,要選擇符合形式的內容,二者進行完美的融合就可以提升吸引能力。比如說,如何使職工枯燥的傳統道德教育宣傳活動具有生動性?這需要組織者借助道德講堂這一場景,安排人民唱品德歌、朗誦傳統經典名句、傾聽模范先進事跡、請不同年份出生的工人代表談感想等。如我校在永州監(jiān)獄、醫(yī)院、養(yǎng)老院等單位建立了廉政德育基地,每年都組織學員到基地搞活動,進行精神熏陶和洗禮。同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宣傳市場經濟的平等、競爭意識,既要弘揚“雷鋒奉獻精神”,又要宣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思想的正當性。最后是教育方和受教育方雙向參與。無論哪一種教育行為總是要有傳授者和學習者,相互之間的互動能從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如我校的疑難交流式教學、情景模擬式教學因為有學員的主動參與受到學員歡迎。
(四)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也是需要尋求創(chuàng)新
當前國內改革任務繁重,國際形勢復雜,光靠老經驗、老辦法已不能適應變化中的新情況,我們要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建設好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素質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其次要完善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的好制度。第三要形成好學、務實、節(jié)約、團結、廉潔的好風氣。再次要探索好的工作方法。如榜樣示范法、灌輸引導法、以人為本法、慈不帶兵法、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法、文化熏陶法等。
(五)利用目前的信息平臺以及網絡渠道進行創(chuàng)新
高科技發(fā)展的今天,我們的互聯網絡給千家萬戶帶來了便利,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資源的共享,強化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開展思政教育主題活動,增強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同時加強網絡思政隊伍建設,培養(yǎng)一批既懂思政業(yè)務,又熟悉電腦使用的復合人才,占領思政工作網絡主陣地,同時虛實結合,網上聚人氣,網下面對面交談,增強思政工作力度及實效性。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作為一個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途徑、內容和方法,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發(fā)展前進。我們要科學繼承思政工作的傳統優(yōu)勢,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思政工作的方法、規(guī)律,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參考文獻:
[1]許國良.新形勢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3,(11):95-96.
[2]雷三容.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索[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1):18-22.
[3]邱躍華,鐘和平.思想政治工作的社會管理功能及其實現[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4]劉奇葆.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黨建,2014,(4):10-13.
(責任編校:咼艷妮)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219(2016)07-0088-02
收稿日期:2016-03-30
作者簡介:馮小明(1972-),男,湖南永州人,政工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