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平
(淮北師范大學,安徽淮北235000)
?
《湯姆叔叔的小屋》的文學倫理學解讀
馬文平
(淮北師范大學,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文學倫理學批評(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是以聶珍釗教授為首的中國學者在借鑒西方倫理批評和中國道德批評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的文學批評方法,它是一種從倫理視角閱讀、分析、闡釋和評價文學的批評方法。本文借助文學倫理學批評中的核心術語倫理選擇、倫理身份和倫理語境探討并解讀斯托夫人的作品《湯姆叔叔的小屋》中謝爾比的道貌岸然、湯姆的窩窩囊囊、逆來順受和凱茜毒殺幼子的“變態(tài)”行為。
關鍵詞:斯托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倫理選擇;倫理身份;倫理語境
文學倫理學批評(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是以聶珍釗教授為首的中國學者在借鑒西方倫理批評和中國道德批評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的文學批評方法,它是一種從倫理視角閱讀、分析、闡釋和評價文學的批評方法。文學倫理學批評把倫理選擇(Ethical Selection)作為理論基礎,認為倫理選擇是在人類完成自然選擇之后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倫理選擇的途徑是教誨,而教誨的基本手段則是文學。文學倫理學批評從起源上把文學看成道德的產(chǎn)物,認為文學是特定歷史階段社會倫理的表達形式,文學在本質(zhì)上是關于倫理的藝術。[1](P1)文學倫理學批評以文學文本為批評的對象,從倫理的立場解讀、分析和闡釋文學作品、研究作家以及與文學有關的問題。文學倫理學批評強調(diào)回到歷史的倫理現(xiàn)場,站在當時的倫理立場上解讀和闡釋文學作品,尋找文學產(chǎn)生的客觀倫理原因并解釋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導致社會事件和影響人物命運的倫理因素,用倫理的觀點對事件、人物、文學問題給以解釋,并從歷史的角度作出道德評價。[2](P14)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國作家斯托夫人于1852年發(fā)表的反蓄奴制小說,該作展現(xiàn)了罪惡的奴隸制造成的種種悲劇,斯托夫人因此被林肯總統(tǒng)戲謔地稱為是“寫了一本書,釀成了一場大戰(zhàn)的小婦人”。在這部作品中,斯托夫人描寫了性格迥異的黑奴,也刻畫了各色嘴臉的奴隸主,尤其著力刻畫了深受基督教精神影響逆來順受的黑奴湯姆。本文試圖借助倫理選擇、倫理身份(Ethical Identity)和倫理語境(Ethical Context)等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中的核心術語解讀作品中三個身份、性格和命運各不相同的人物謝爾比、湯姆和凱茜。
謝爾比先生是肯塔基州的一個奴隸主,他被公認為是作品中道貌岸然的奴隸主的代表,一方面他和湯姆稱兄道弟,轉(zhuǎn)臉就毫不留情地將湯姆賣給了殘忍、狠毒的奴隸販子黑利。但是,如果讀者回到當時歷史的倫理現(xiàn)場即倫理環(huán)境,并對其倫理身份加以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這一稱謂對謝爾比是多有不公的。他因在股票市場投機失敗而債臺高筑,成為了奴隸販子黑利的債務人。沉重的債務危機和債權人黑利的步步緊逼迫使謝爾比做出了倫理選擇,同意以最能干的黑奴管家湯姆和年僅四五歲的小哈利,從而開啟了湯姆叔叔的人生悲劇模式。
倫理選擇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人的道德選擇,即通過選擇達到道德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道德選項的選擇,選擇不同則結果不同,因此不同選擇有不同的倫理價值。而倫理選擇往往同解決倫理困境緊密聯(lián)系,因此倫理選擇需要解決倫理兩難(Ethical Dilemma)的問題。[1](P266-267)謝爾比面臨的是第二個意義的倫理選擇。一方面,作為丈夫和父親的倫理身份要求他要保障妻子和年僅十三歲的兒子小喬治的棲身之地和衣食無憂,而要盡到這一責任和義務他就必須要保住自己的莊園和奴隸;另一方面作為奴隸主,他不愿意賣掉自己最能干、最信任的、從小一起長大的并承諾給其自由的湯姆以及年幼無知的小哈利。他所面臨的這兩個道德選項使他陷入了倫理兩難境地。正如謝爾比向妻子坦言的那樣,“我的生意已經(jīng)到了維持不下去的地步了,我只能賣掉一些奴隸了”,[3](P31)“在出賣這兩個人和出賣一切財產(chǎn)之間毫無選擇。要么賣掉他們兩個,要么賣掉一切。黑利現(xiàn)在手上有一張抵押借據(jù),我要是不馬上償清債務,他就要讓我傾家蕩產(chǎn)。我籌過錢,攢過錢,借過錢,除了乞討什么都做過……我的命運掌握在他手中,我不得不這樣做。如果賣掉他們兩個你這么傷心,那把所有奴隸都賣掉你會感覺好過一些嗎?”[3](P32)這兩者本都是符合當時倫理環(huán)境中道德的正確選項,但是無論選擇哪一項在倫理上都會導致另一項違背倫理,倫理兩難是很難兩全其美的。但是一旦做出選擇往往導致悲劇。權衡利弊得失之后,謝爾比還是在賣契上簽了字。謝爾比的倫理選擇就直接導致了湯姆和其他被賣的奴隸的人生悲劇。但是,謝爾比此舉也實屬無奈,哪個奴隸主會心甘情愿的將屬于自己財產(chǎn)的黑奴,尤其是最得力、最信任的老管家拱手讓人?
很多評論者認為湯姆叔叔唯唯諾諾、窩窩囊囊、只是一味順從白人奴隸主,并對湯姆叔叔多有批判抨擊之言,而后現(xiàn)代種族批評更是將湯姆解讀為“見了白人便鞠躬,一心討好白人的‘高貴主人公’”。[4](P125-126)但是從倫理學的角度分析并解釋其行為,會對其有新的、更客觀的認識。倫理身份有多種分類,如以血親為基礎的身份、以倫理關系為基礎的身份、以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的身份、以集體和社會關系為基礎的身份、以從事的職業(yè)為基礎的身份等。[1](P263-264)湯姆當時的多種倫理身份決定了湯姆的“唯唯諾諾、窩窩囊囊”。
首先,在湯姆從意欲逃走的伊萊扎口中知道自己要被賣給一個奴隸販子時,湯姆“癱倒在那張舊椅子上,頭低垂在膝蓋上?!盵3](P36)但是,當妻子克洛伊大嬸勸說他和伊萊扎一起逃走,有隨時來去通行證的湯姆卻拒絕了,“如果不賣掉我,莊園里所有的人都要被賣掉。如果一切都要被毀掉的話,嗨,那就賣我吧?!盵3](P37)湯姆當時的倫理身份是謝爾比的黑奴,是其合法的私有財產(chǎn)和信任的管家,作為黑奴的倫理身份要求奴仆對主人忠誠順從,盡職盡責。此外,基督徒的倫理身份要求他要傳播福音,拯救他人,如果謝爾比不賣掉他就要拆散莊園,賣掉所有人。在當時的倫理環(huán)境中,到處彌漫著宗教的氣息,而湯姆更是早在幾年前入了教,成為了基督徒?!霸谂c宗教有關的事情方面,湯姆叔叔在周圍一帶可以算得上德高望重?!豢醋鏊麄冎械哪翈?;他的樸實、熱情、誠摯的講道即使對那些受過更好教育的人也可能會有啟迪作用,而他在祈禱方面尤其出色?!盵3](P28)在湯姆叔叔家的小屋里每周舉行一次祈禱會,連附近人家的仆人都會來參加。所以,在當時的倫理語境下湯姆的倫理身份使其不顧妻子的勸說和反對,拋下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毅然決然的選擇為主人解憂并使其他黑奴免于被賣南方的厄運。在南方雷格里的棉花種植園,湯姆寧愿自己挨鞭子也不愿變成用鞭子抽人的監(jiān)工和爪牙;在身體遭受重創(chuàng)之時,在殘暴的壓迫之下,湯姆也是毫無反抗;可是他卻竭盡所能地幫助其他被雷格里的殘暴摧殘的黑奴,尤其是露茜和凱茜。但是當凱茜讓湯姆幫忙用斧頭除掉被她下了麻醉藥的雷格里時,他卻拒絕了,盡管這樣做可能會讓雷格里奴役下的黑奴們獲得自由。他認為這樣做就是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他說,“這樣做絕沒有好結果的,上帝沒有叫我們報復??!我們必須忍受,等待他的時間安排。”[3](P395)他勸說并愿意幫助凱茜和愛默琳逃走,自己卻拒絕逃走,他說,“以前我倒想,可是上帝已經(jīng)給了我一個使命,要我待在這些可憐人中間,我要和他們待在一起,背著我的十字架直到最后。你的情況不一樣,這地方對你是個陷阱,你忍受不了,如果可能的話,你最好還是逃走?!盵3](P396)湯姆并不是唯唯諾諾、窩窩囊囊地愚忠于奴隸主,而是篤信上帝的基督徒,所有這些都是他從基督徒的倫理身份作出的倫理選擇。作為基督徒,湯姆篤信圣經(jīng)教誨,把幸福寄托在天國,對塵世不作太高要求,并且拒絕使用暴力為自己爭取自由,但是他又是一個有愛心的基督徒,他關愛周圍的人,不忍看到弱者受難。
凱茜是位端莊、嫵媚的成熟女性,在殘忍的奴隸主雷格里的種植園里看似傲慢、不可一世,其實只是一個命運多舛、飽經(jīng)滄桑的母親,這個可憐又無助的女人不僅遭受喪子之痛還曾親手毒殺了襁褓之中僅兩個星期大的兒子。凱茜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母親是奴隸,父親雖一直想要給她自由,卻在沒有辦理手續(xù)的情況下因霍亂突然離世。凱茜第一次被父親的妻子賣掉,所幸遇到了第一任丈夫亨利,并在接下來的七年里享受到了她認為幸福的生活,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小亨利和愛麗絲。但是,口口聲聲愛她的丈夫卻不愿和她結婚、給她自由。亨利惡毒的表兄巴特勒看中了凱茜,并設計拆散了他們。巴特勒以兩個孩子為籌碼威脅凱茜,把孩子視為生命的她不得已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淪為了巴特勒的奴隸。正如凱茜所言,“只要你把一個女人的孩子攥在手中,隨你怎么擺布她都行?!盵3](P362)但是,她的委曲求全也沒能保住孩子,兩個孩子依然未能逃脫被賣的厄運。之后,凱茜也被巴特勒轉(zhuǎn)手賣與他人。凱茜又生了一個兒子,但是遭受了親子分離的她卻又選擇親手了結了僅兩個星期大的幼子?;⒍旧胁皇匙?,曾為了孩子任由惡人踐踏羞辱的母親為何會毒殺幼子,并把此舉看作是少數(shù)幾件現(xiàn)在仍然讓她感到高興的事情之一?倫理語境和作為母親的倫理身份可以解釋其反常甚至看似變態(tài)的殺子之舉。
倫理環(huán)境(Ethical Environment)是文學作品存在的歷史空間。倫理語境與倫理環(huán)境基本相同,但它更強調(diào)倫理環(huán)境中的語境,即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意識、思考、觀念和語言交流的倫理環(huán)境。[1](P270)文學倫理學批評帶有歷史批評的特點,它的主要任務是利用自己的獨特方法從歷史的視角對文學中各種社會生活現(xiàn)象進行客觀的倫理分析、歸納和總結,而不是簡單地進行好壞和善惡評價。因此,文學倫理學批評要求批評家能夠進入文學的歷史現(xiàn)場,甚至要求批評家自己充當文學作品中某個任務的代理人,做他的辯護律師,從而做到理解他。[1](P256)
凱茜生活的南方,奴隸制盛行,奴隸是奴隸主的合法財產(chǎn),不管與奴隸主是何種關系。凱茜在十四歲之前生活優(yōu)越,“在富麗堂皇的客廳里玩耍”,“常常被打扮的像個洋娃娃”,[3](P359)還進入修道院學音樂、法語和刺繡。但是,就因為母親是個奴隸,父親在沒來得及賦予她自由的手續(xù)之前突然離世,她就只能“被列在財產(chǎn)清單上”[3](P360)賣與他人。她的第一任丈夫把她稱做“他的好守護神”,卻只是承諾“如果我們彼此忠誠,就是在上帝面前結了婚”,[3](P360)而不是在法律上和她結婚給她自由,并且為了另外一個女人把她和孩子都賣給了居心叵測的惡毒表兄。在奴隸制盛行且合法的倫理環(huán)境中,曾經(jīng)那么愛她并一直想要給她自由的父親沒能使她沒能使她擺脫被買賣的厄運,口口聲聲忠誠于她、稱她為自己的好守護神的亨利只是愿意和她在上帝面前結婚,并親手將她和兩個孩子賣給惡人。父親和丈夫都未能讓她成為自由的人,她一個黑奴,還是女黑奴,何來的安全感,又有何人可以指望?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數(shù)度生離死別的她,怎能不為襁褓之中的孩子擔憂,她不愿再忍受親子分離的痛苦,更不愿自己幼小的孩子再被買來賣去,她要幫他徹底解脫。“啊,那孩子!我是多么愛他??!……可是我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是的,決心已定——我再也不會讓這孩子活下去,長大成人了!我把兩個星期大的小家伙抱在懷里,一邊吻他一邊哭,然后給他為了鴉片酊,把他緊緊地摟在懷里,他就這樣睡著死去了。……可是這卻是少數(shù)幾件現(xiàn)在仍然讓我感到高興的事情之一。直到今天,我仍然不感到后悔,他至少已經(jīng)脫離苦海了。除了死我還能給他什么更好的東西呢?”[3](P363)凱茜是一個黑奴,一個女黑奴,但是她首先是一個愛自己的孩子勝過一切的母親,作為母親的倫理身份使得她在當時的倫理語境中只想著怎么保護自己的孩子,而她所能做的竟然是親手殺了他,奴隸制的殘忍和非人性可見一斑?;氐疆敃r的倫理現(xiàn)場,鑒于當時的倫理語境,凱茜留給讀者的最多的只是對其多舛命運的沉重感慨。
作品發(fā)表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再讀《湯姆叔叔的小屋》時,也許仍然有人會抨擊謝爾比的自私和道貌岸然,也許還會有許多人非議湯姆的窩囊、逆來順受和愚忠,也許更會有人心悸于凱茜的另類母愛。但是,他們其實只是從自己的倫理身份出發(fā)在當時的倫理環(huán)境中作出了他們自認為最佳的倫理選擇。
(注:本文系淮北師范大學教研項目“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下微課應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y14163)
參考文獻:
[1]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基本理論與術語[J].外國文學研究,2010,(1).
[3]斯托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M].林玉鵬,譯.譯林出版社,2010.
[4]陸揚,趙新宇.種族和性別的神話——費德勒讀斯托夫人[J].外國文學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