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建 華,許 彬
(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
防止和消解中學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策略
楊 建 華,許彬
(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摘要:作為教師,身上背負著培育青年一代的光榮使命,而最近幾年由于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隨之而來的是繁重的工作量致使,教師在備受矚目的同時又肩負著巨大的壓力并且身處于較低的社會地位,防止和消解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已經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事情。所以不僅政府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政策,學校也要從硬件方面滿足教師的需求,作為教師本人還要學會自身調節(jié)。本文希望通過政府、學校以及教師本身等方面為其建立一個和諧、積極、健康的環(huán)境,從而為教師的身心健康和專業(yè)性發(fā)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學教師;政府;學校管理;自我調節(jié);職業(yè)倦怠
近年來,由于我國實行新課改,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而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又對教師寄予很高的期望,使得“教師”這一備受關注的職業(yè)成為不少老師的心理負擔,責任與義務演變成了內心的枷鎖,因為繁忙的工作和來自于社會各界的壓力迫使教師成為職業(yè)倦怠的易發(fā)和高發(fā)人群,并且這一現象還在教師中不斷蔓延。對于教師來說,職業(yè)倦怠會使他們工作效率低下,侵蝕著教師自身的心理,影響平日教學工作的開展和人際關系的和諧,更將這些負面情緒傳遞給了學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以及我國教育目標的實現,解決中學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已經迫在眉睫。但由于當前政策、管理、待遇等各方面與教師利益往往發(fā)生沖突,致使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日益加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政府需要不斷完善各項法律法規(guī),從政策上支持教師;而學校也要從硬件、待遇上給予教師幫助;教師更要學會自身心理的保健?!敖處煹男睦韱栴}不單單是教師的個人問題,更是需要方方面面去關注的社會性問題,解決好教師的心理,不僅對教師自身具有重大的意義,更是對學生和全社會具有深遠的含義”。[1]
一、政府要完善法律和政策支持體系
(一)制定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
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改革這個詞匯出現在我們的各行各業(yè),在教育領域更是頻繁出現。從形式上千變萬化層出不窮,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變革、教學手段的交替、課程改革的創(chuàng)新等等,而所有這一切變革都少不了教師的參與。當每一次政策下發(fā)的時候,對于剛剛適應新政策的教師來說都是又一次挑戰(zhàn),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接踵而來是的是另一個新的平衡需要建立,而接下來的改革任務已經開始籌備,就這樣周而復始,教師長期處于這樣不斷交疊的變革中,只是忙于應付,身心疲憊。所以為了防止和解決教師所產生的職業(yè)倦怠,社會要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來實施和完成,只有社會給予支持,職業(yè)倦怠的問題才有可能被降到最低程度,因此,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首先,國家和社會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將“尊師重道”落到實處,作為教育法律的制定者,應該體會和了解教師在新時期所處的困境和肩負的壓力,在了解各地情況以后,再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并且能夠真正保護教師的合法權利,樹立教師良好的社會形象,這也有利于提高教師對于自己本職工作的熱情和滿意程度,讓教師遇到困難時,可以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從根本上改變對教師的評價體系。要形成真正適合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要求、促進教師發(fā)展的評價體系。理念與評價要達到共進退,不能總是刻板單一的去評價一位教師,不僅要從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水平、科研成果去評價一位老師,更要以發(fā)展的眼光從教師的道德品質、潛在發(fā)展能力、身心健康去綜合的評價教師。不能總以數字去說明問題,過于量化的考核會失去評價的意義,將評價作為一種促進教師發(fā)展的手段,而不是用來成為教師評優(yōu)、晉職、經濟待遇的獎懲工具。要更加看重教師對于自我的評價,因為教師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而不是將重心放在別人的評價上。要肯定教師的優(yōu)點,鼓勵他們繼續(xù)發(fā)揚;更要讓教師正視自己的缺點,擺正心態(tài)。教師的評價體系本來就是為促進教師的發(fā)展來服務的,要為人們對于教師角色所形成的合理期待提供指引作用,“改進教師生活環(huán)境,為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2],以此減輕教師的壓力。
(二)從各個方面給予教師支持
除了教育機構要給教師提供便利外,社會的其他方面也要給教師予以支持。首當其沖的應該就是媒體了,有時正是因為一些過于偏激的媒體導向,使得大多數的民眾將矛頭直指教師,對教師產生誤解。其實大多數教師面對這樣的評論都會覺得委屈,很多時候即使學生犯了錯,教師也只能教育引導,連批評的話語也要掂量后再說,害怕哪句過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中學生,正處于叛逆和敏感時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給他們心理造成“傷害和陰影”,正是由于一些不恰當的言論使得教師倍感壓力,從而產生職業(yè)倦怠。我們要通過媒體和其他各種渠道來宣傳教師,讓大家信任教師,體諒教師,更要給予教師支持,讓人們和社會不要總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教師,而是要與教師站在統一戰(zhàn)線上。當然各級部門或者社會團體可以開設一些在職培訓,給處于倦怠期的教師予以幫助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喚起沉寂已久的教育責任感和上進心。引導教師處理好與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家長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關系。搭建網絡平臺,為教師樹立良好的形象,并且創(chuàng)造一種公共信任的環(huán)境。這樣教師才會更有尊嚴,充滿信心、干勁十足,更有熱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二、學校要構建和諧健康的工作環(huán)境
(一)學校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學校為教師的教育提供了環(huán)境和場所,學校的教學質量離不開教師本身,但是如果學校沒有給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教育氛圍和工作環(huán)境的話,再有潛質的教師也得不到發(fā)展,再厲害的教師也遇不到自己的伯樂。所以如何能夠充分挖掘每位教師的工作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成為每一所學校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1. 讓行政管理為教學服務。隨著對于受教育程度的重視,現在很多中學招收的教師學歷都至少是本科,甚至很多中學的教師是研究生或博士生畢業(yè)。受教育程度高了,自然新思想新見解也多了,獨立意識濃厚,希望受到認同,但是如果一所學校只用“管、壓、懲”這樣獨斷專行、簡單粗暴的管理模式去管理教師隊伍的話,只會違背民心、使教師產生強烈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影響工作積極性,最終導致教師職業(yè)的倦怠心理。因此一所學校的管理者要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管理模式,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將教師作為自己的服務對象,而不是讓教師為自己服務。建立賞罰分明的公平機制,體現合理競爭,對教師多一份關心和表揚,“少一些不留情面地評價與批評,讓整個校園充滿人情味,讓教師覺得溫暖”,[3]這樣才會把自己的命運與學校的存亡聯系在一起。當然除了從關系上加強與教師的互動外,更要從教學資源上為教師提供便利,改善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提供教師備課教學所需的各種資源和設備,有利于為教師進行有效教學提供切實的基礎性保障。
2. 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對于產生職業(yè)倦怠的教師來說,最重要的來源就是工作量大,工作壓力重。所以學校在平時不應給教師太多額外的壓力,不宜對教師提出太多苛刻的要求,教師的責任也是有限的。學生的人格熏陶除了靠教師外,更重要的還有家庭、社會這樣的大環(huán)境,如果只是一味地將責任推到教師身上的話,那么教師的壓力只會越來越重。太多的道德標準只會讓教師倍感教學的壓力和工作的辛苦,對于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反而那些無形的壓力會讓教師產生倦怠心理。不要總是拿競爭機制去刺激教師,更應該全面的了解教師的努力,只用分數說話的時代不應該繼續(xù)存在,這樣的體系既不科學也不合理。作為學校更應該在實踐中尋求一套更為靈活的評價體系,不要拿升學率、考試分數作為唯一的標桿。
3. 形成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是學校的每一位成員,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是大家普遍認可的東西,它包括了物質、精神、制度等多方面的內容。如果能為教師提供展現自己發(fā)展的平臺,那么作為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將會進步的更快,當然這種展現可以是學習形式、賽教形式,當然除了教學以外,很多教師在其他方面也是藏龍臥虎,這就需要學校為教師建立一個平臺,讓教師盡情地展現自己,這樣也能豐富教師的課余文化生活。當然學校是一個團體,所以更需要團結合作的文化氛圍?!皩W校應該鼓勵教師同心協力、互相支持、相互信賴、共謀發(fā)展”。[4]如很多學校都會進行集體備課,既統一了教學進度又體現了教師合作,共同解決問題,了解更加創(chuàng)新的教學思維,從而達到共同進步。
4. 采用有效措施疏導教師的消極情緒?,F在很多中學教師經常都存在焦慮、易怒、緊張等心理問題,但是很多時候他們自己并沒有察覺,如果教師能夠了解心理方面的相關知識,那么對于自己的心態(tài)就可以進行自我疏導。所以學校應該定期邀請心理方面的專家來學校進行講座和輔導,讓教師懂得一些調節(jié)情緒的基本技巧,這樣既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對于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當然一些學校還開設了心理咨詢室,很多教師總認為這些只是為學生來開辦的,自己有問題也不愿去輔導,其實根據這種情況學??梢圆欢ㄆ诘淖屝睦磔o導人員走進辦公室與教師們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從而使職業(yè)倦怠現象得到控制和消除。
5. 提供并支持教師進行各類培訓。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中需要經常參加各類培訓,學校應該通過各種途徑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幫助,這樣既可以滿足教師不斷提升自我的學習態(tài)度和精神追求,也可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全面素質。所以學校應該每學期適當開展學校內部的學習、校際之間的觀摩和校外的培訓,讓教師切實有效的學到適合自己教學和管理的東西。為了讓教師更加有效地面對課程改革,提高處理學生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拔骨干教師進行在職進修,讓他們在高校中學習理論知識和相關內容,以適應學校發(fā)展的要求,并且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年輕教師組織、教學、管理的能力,為學校儲備人才。這樣,教師才能對自己的工作注入更多的熱情和希望。
(二)加強教師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
教師職業(yè)倦怠里最為主要的一點就是對教育教學的動機沒有激發(fā)起來,而如果教師最基本的生存都沒有辦法保證的話,就更不用說如何教學了。作為教師職業(yè)的特點,人們往往對于教師期望過高,總覺得教師可以與常人不同,只要滿足教師的精神層面就可以了,而往往忽視了教師的物質需求。但是滿足物質需求才是一個個體生活的保障和工作的基礎。為了滿足教師合理的需求,“應該使教師得到精神上的豐厚回報和一份合理的薪資。”[5]比如確保教師的工資按時發(fā)放,使教師的工資水平達到基本的標準。尤其是現在,由于整個國家都在整風整紀,更成為一些學校不發(fā)放合理補貼的“借口”,但是整風整紀不代表該發(fā)的也不發(fā),如果想讓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就要加大對教師的物質投入力度,在經濟上要對教師的工作給予肯定和鼓勵,不能總是扣得多,獎的少。如果教師通過努力使自己的基本需要未達到預期結果,那么就會變得消極、沮喪,感到生活沒有動力,只有解決了基本的需求問題,才能引領教師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實現教學目標。
三、教師要學會自我調整的技巧和習慣
(一)教師要正確認識職業(yè)倦怠
教師作為一項助人性質的行業(yè),每天都游走在同事之間、家長之間、學生之間,扮演著各類角色,精力和感情很容易就會出現暫時的耗竭狀態(tài),產生疲憊感和厭煩情緒。當我們還在普遍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時候,作為對于學生有著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教師來說,難道就有超于一般人的能力,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化解心中的消極情緒嗎?其實作為教師這個職業(yè)在現代社會中出現一定的心理壓力或者引起一些情緒波動屬于正?,F象。面對各種壓力,教師要正視它,而不是回避。
1. 教師要不斷地增強自我認識。教師作為壓力較大的群體之一,要不斷地去發(fā)掘、了解和探索自己,增強自我認識。因為每一個個體,它是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會隨著個體年齡、經歷的變化而變化。而個體在社會生活、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也在影響著自我認識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只有不斷的增強自我認識,才能準確把握自己的個人行為,健全自己的個性,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如果教師從自我認識入手,不斷地去了解自己,那么就會在個人情緒的把控、態(tài)度的變化、行為的約束和與別人的交往中有出色的表現。所以“增強自我認識,在內心管理好壓力,”[6]才能讓教師提升自我修養(yǎng)。
2. 教師在自我觀念上要有所改進。教師這一職業(yè)在很多人的心中一直都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審視自己、提升自身修養(yǎng)。首先要通過對自己的深度剖析來給自己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知道作為教師,要充當多重角色,清楚自己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為自己的成長提供適合的發(fā)展趨勢。對待生活充滿信心和勇氣,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勇于面對,對于自己的心理波動能夠理解、認同和接納。雖然教師在很多時候要求完美,但是如果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根本無法達到的話,只會讓自己長期處于失敗之中,有一種挫敗感,所以要確立良好的自我意識,改變對自己認識中不恰當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生活中,確立合理的目標,使自己力所能及,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增強自信心,正確看待自己,既促進了自己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也增強了生活態(tài)度的積極向上。
(二)學會用各種辦法去預防或減輕職業(yè)倦怠
教師在學生面前永遠都是積極向上、無所不能,既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把做人的道理、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勇于面對困難的精神傳遞給學生,但是長期的快節(jié)奏生活和追求完美的心態(tài)導致教師極易產生職業(yè)倦怠心理,除了能夠正確地看待這件事情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具體的應對辦法來防止和消解這種消極情緒,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
1. 學會善待自己。教師每天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不僅每天都要上課,還要批改作業(yè),處理學生問題,接待家長,工作一天下來腰酸背痛,嗓子干澀,回到家里累的什么話都不想說。每年體檢,教師被檢查出腰椎病、頸椎病、咽炎等等,這些都算是教師的職業(yè)病,都是因為長期埋頭伏案批改作業(yè),每天耗費嗓子講課,工作時間沒有限度,吃飯不規(guī)律等問題導致的。既然存在這么多身體方面的問題,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它們。每天按時吃飯,學會發(fā)聲,巧用勁。每天一次性批改作業(yè)的時間不要多于一個小時,定期去醫(yī)院做身體檢查。由于教師平時的工作較為繁忙,工作環(huán)境也比較封閉,交際范圍不廣泛,所以教師很少出去娛樂。其實娛樂對教師的健康同樣重要,工作永遠做不完,而身體才是自己的,適當的休息和娛樂“可以使人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盵7]在娛樂放松的同時,更是與家人朋友交流的最好機會,所以要發(fā)掘至少一項自己所擅長的體育項目或興趣愛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實有的時候教師更需要來自于自己的鼓勵,當自己工作疲憊的時候,可以以獎勵的形式進行鼓勵,如:買一件自己已經相中好久的衣服;聽一場音樂會;約上三五好友去爬山,不管這種獎勵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只要這樣可以刺激對待工作的情緒,讓自己恢復工作熱情,將職業(yè)倦怠扼殺于萌芽中就算達到了目的,不要等發(fā)現自己錯過太多事情的時候才去做,那就為時已晚了。其實在繁重的工作中時不時地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期待和驚喜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 合理地安排時間?,F在很多的中學教師由于工作繁忙,每天工作十小時左右是很常見的,所以我們平時除了重視對于教師業(yè)務的培訓、減少教師的工作壓力外,還要注意培養(yǎng)教師合理規(guī)劃時間的能力。管理大師彼得曾經說過:“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善加管理,否則一事無成?!彼?,只要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時間,工作效率自然會上升。工作多年的教師其實對于學校每學期的安排是很清楚的,所以一些工作可以提前去做,不要等到跟前才著急準備。由于教師的工作特點之一就是瑣碎,所以為了防止事情太多容易忘記,可以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放一個日歷,將最近每天要做的事情寫到上面,避免忘記最后手忙腳亂。另外,將生活與工作分開,當自己休息的時候不要以為是在浪費時間,這其實是一種調劑,為了更好地高效工作。給自己的工作項目可以安排時間段來完成,這樣既可以不使每項工作混亂無序,也可以防止自己的“拖延癥”。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要給自己制定一時無法完成的目標,承諾太多只會讓自己加大工作負荷,避重就輕,浪費時間,喪失信心。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一些能夠提高效率的工具和措施,使自己的工作達到事半功倍。最后,要借助周圍的力量,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可以向自己的同事求助,讓他們幫助自己完成任務。當然,學生作為平日里在學校與老師接觸最多的人,其實在很多時候對教師的時間管理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一些作業(yè)的檢查,日常班務的管理,活動的策劃等等,這些事情學生都是非常樂意去做的,教師只需要知人善任,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去分配任務,那么學生一定會干的非常出色。所以要充分利用自己擁有的客觀條件和環(huán)境,團結周邊一切可能的力量,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工作看起來也就沒有那么繁重,倦怠心理也就不會因此而出現。
3. 學會自我調節(jié)情緒。中學教師經常會面對巨大的壓力和激烈的競爭,消極情緒產生也在所難免,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使其不能及時釋放,就會導致心理的不穩(wěn)定,內心郁結,久而久之會直接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所以當出現這種情緒時,可以通過自我調節(jié)去進行疏導。首先心胸要開闊,“以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發(fā)生的事情,不抗拒所發(fā)生的事情?!盵8]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對待任何事情盡量往好的方面去考慮,要時刻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和豁達的胸襟。其次要時刻鼓勵自己,通過對自己不斷的鼓勵讓自己充滿信心。再次,當遇到煩心事時,不要一味去鉆牛角尖,可以先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甚至可以通過它們將自己的消極情緒轉移出去,當心情變愉悅了,任何事情也就想通了。另外,可以選擇一種適當的方式來消除自己的消極情緒。如:通過做運動讓自己釋放壓力和情緒,同時也鍛煉了身體?;蛘哌x擇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將自己壓抑已久的苦悶告訴別人,既緩解了自己郁悶的情緒,他人也可以為自己進行心理疏導,大喊和放聲哭泣也可以讓自己得到適度的宣泄。正是因為這些有效的疏導方式才讓自己的心情得以放松并且有效地遏制了不良情緒的蔓延,防止教師走向職業(yè)倦怠。
[ 參考文獻 ]
[1] 鄒斌. 優(yōu)秀教師心理素養(yǎng)修煉[M]. 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2012:14.
[2] 羅小蘭. 教師心理學——教師心理特點之探析[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168.
[3] 姚立新. 教師壓力管理[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297.
[4] 任寶貴. 專業(yè)學習共同體——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途徑[J]. 當代教師教育,2014(4):21-24.
[5] 王麗榮. 關注教師的心理成長:職業(yè)倦怠的心理調適[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2.
[6] 金忠明,林炊利. 走出教師職業(yè)倦怠的誤區(qū)[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76.
[7] 俞國良,宋振韶. 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217.
[8] 李慧生. 教師心理健康六項修煉[M].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75.
[責任編輯向寧]
Prevention and Removal of Professional Job-burnout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YANG Jian-hua, XU Bin
(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Shaanxi)
Abstract:Teachers takes with the glorious miss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people.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heavy workload comingaffe, teachers are highly anticipated and shoulder huge pressure in lower social status.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prevent and eliminate teachers’ burnou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relevant laws and policies of the government. Meanwhile, schools should meet teachers’ needs of hardware. Teachers themselves have to learn how to adjust themselves. This paper hopes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positive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government, schools and teachers themselves,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helps for teache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middle school teachers; government; school management; self-adjustment; job burnout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087(2016)02-0037-05
收稿日期:2016-04-16
作者簡介:楊建華,男,陜西洛南人,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許彬,女,陜西西安人,西安益新中學教師,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