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榕
【摘要】高中外語教學的投入和收效長時間不成正比。這也使得英語學習者和科研人員對語言磨蝕理論產(chǎn)生興趣并著手從多方面研究它對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者產(chǎn)生的影響。為基礎階段的外語詞匯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同時也可以提高外語學習者詞匯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語言磨蝕 英語大綱詞匯 外語教學 詞匯記憶
一、引言
外語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處于核心課程的地位,長期以來,英語課程能夠帶給學生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英語學習的效率較低,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投入的時間比收獲的學習成果不成正比。目前,對于外語磨蝕的研究顯示,任何一種語言學習都會面對這個現(xiàn)象。與之形成鮮明對照,國內(nèi)的相關研究卻顯得比較冷清。除了國內(nèi)學者,如鐘書能(2003)、蔡寒松(2004)、倪傳斌(2006;2010)和金曉斌(2011)簡介國外的相關研究并開展實驗研究外,尚未收集到能從詞匯教學角度,且基于外語磨蝕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我國外語教育基礎階段大綱詞匯教學的相關文獻。
二、研究對象
研究的受試對象是高三畢業(yè)生,一共124名學生。選擇高三畢業(yè)生的原因有兩個:第一,他們已經(jīng)學完高中英語大綱詞匯內(nèi)的3500個英語單詞并且歷經(jīng)了多次復習,高考結束的兩個半月時間內(nèi)并沒有繼續(xù)高考之前相同程度的學習強度和學習時間,符合語言磨蝕的條件。第二,根據(jù)記憶活動的分類可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高中畢業(yè)生們經(jīng)過兩個半月的英語學習空白期,短時記憶的知識已經(jīng)開始遺忘,剩下的即是長時有效儲存的知識,這是對他們進行英語詞匯測試能相對比較準確的了解學生詞匯知識儲存的真實情況。
研究工具。第一,SPSS 19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軟件包。第二,詞匯測試卷選自人教版高中英語階段的全部大綱詞匯中的高頻詞共計3500個。第三,采用了Paribakht和 Wesche的《詞匯知識量表》,該量表是詞匯學中較權威的測試量表。
研究步驟。測試時間為8月中旬的一天,測試時間約30分鐘,考試之前不允許預先看試卷,測試之后根據(jù)被試的回答把每個單詞的回答分為四類:第一類A(提取失?。?;第二樓B(提取困難);第三樓C錯誤(提取失誤);第四類D 正確(提取成功)。如果被試者選擇的是D,則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若給出的翻譯正確答案就歸入D,給出錯誤的翻譯就歸入C。
三、測試結果和語言磨蝕的影響因素分析
1.測試結果。測試結果顯示,在全部回收的124份測試卷中,每一位被試者選擇A的平均次數(shù)為3.02次,約占5%。選擇C的平均次數(shù)為38.19次,占62%。從整體四個選項的對比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此次的詞匯測試結果不是很理想。很多學生對于常用的高頻詞匯并沒有完全掌握,只是能夠在記憶中提取出這一類詞最常見的對應中文譯文,對于詞匯本身的多種詞性及詞匯常見的使用搭配,或是其他常用的中文翻譯并不熟悉,對于很多已經(jīng)學過的英語詞匯的多種意思,在測試過程中出現(xiàn),記憶模糊或是使用錯誤的現(xiàn)象。并沒有達到學習后,英語作為學生能夠使用的一門工具服務于工作,生活或是深造的目的。
2.受蝕詞匯的特征因素分析。詞匯是任何語言的基本組成因素之一,詞匯是語言的載體。詞匯以多種形式儲存在人腦中,通過語言的輸出來展示,通常以詞庫的形式存在于人腦,在人腦中屬于動態(tài)組織系統(tǒng)。詞庫分為三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分別是語音,詞形,意義。無論是書面語言還是口頭語言,語言詞匯的提取是必須歷經(jīng)的程序。英語詞匯熟練掌握的標準則是,詞匯提取時,速度快,能展示出提取詞匯的多種詞性,詞義,甚至是語音,并且能配合語法規(guī)則加以使用。
四、外語詞匯磨蝕的語言學表征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目前,已經(jīng)被證實可能導致外語學習者對外語能力磨蝕的因素有:磨蝕前外語水平、受蝕時間、與受蝕語的接觸、年齡、外語習得方式、社會情感因素和讀寫能力,共七類。
教師在安排高中階段大綱詞匯的教學時,不僅需要考慮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而且需要考慮到詞匯本身具有的特點。詞匯磨蝕可以根據(jù)詞匯的語言學表征分為四類:1.耐蝕詞匯;2.易蝕詞匯;3.半蝕詞匯;4.全蝕詞匯(李艷紅,2008)。教師將大綱詞匯分類整理,然后配合自身的教學理念或教學風格,針對不同類別的詞匯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復習頻率,這樣可以提升詞匯的教學的效果并延長學生的長效記憶。同時,教師應該有規(guī)律的分階段強化學生的詞匯記憶,定期測試學生詞匯記憶的數(shù)量和詞匯知識習得的程度,提升學生在磨蝕開始前的詞匯學習水平,縮短磨蝕發(fā)生的時間,提高學生與英語接觸的頻率和時間。高中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社會閱歷少,自控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教學中及時對學生的外語習得方式做調查,對于不正確的外語習得方式及時給出反饋和調整,在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詞匯學習習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與時俱進地挑選一些時下高中生感興趣的讀寫材料,或是利用多媒體設備豐富英語讀寫技能的培養(yǎng),利用讀寫材料促進讀寫技能的提升,以綜合實力的提升來緩解磨蝕造成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倪傳斌,劉治.基于外語”磨蝕”的教育學反思[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3).
[2]倪傳斌,延俊榮.外語磨蝕的影響因素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1).
[3]倪傳斌.外語磨蝕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5):182.
*課題名稱: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課題,課題編號:YC2014-S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