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福元
摘要:試卷講評既是檢測與診斷教學效果的一個反饋過程,更是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上好試卷講評課,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糾正錯誤、揚優(yōu)補缺、豐富體驗、揭示規(guī)律、規(guī)范解題、熟練技巧、拓寬思路、提高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試卷講評;效率;準備;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6-0083
在試卷講評課中,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思想等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動教學,力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試卷講評的效率呢?經過多年的摸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總結了幾點講評試卷的經驗:
一、認真做好試卷講評課的準備
科學的講評要求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一是對試題本身進行分析;二是對學生答題情況、錯誤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做到心中有數、目的明確。這樣做能夠加強試卷講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 教師要提前做好試卷分析
教師必須提前做到對試題的知識點和分布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判斷試題的難易度;分析試題的命題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圖以及答題思路與技巧。
2. 教師要具體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并對其進行分析
(1)統(tǒng)計好考試成績。各個分數段的學生人數,一個近乎正態(tài)分布反映了學生實際水平和試題本身的難易情況;(2)統(tǒng)計得分率。每一道試題均有得分率,并與筆者事先估計的情況相比較,以此反映自己對學生是否了解;(3)統(tǒng)計好試題答案的錯誤情況。這是直接掌握學生知識、思維和教學狀況的必要手段。(4)統(tǒng)計有創(chuàng)見的解法及相應的學生,從而比較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考試情況。
二、在評講數學試卷時應遵循的原則
1. 試卷講評要及時是上好講評課的基礎?!皶r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因此,平時試卷的改閱一定要及時完成,最好是第二天就能拿出來。及時評講、及時反饋,效果才會更顯著。
2. 試卷講評要有針對性
如果教師在講評試卷時面面俱到、逐題講評,這樣既造成時間上的浪費,又會使課堂平淡乏味。因此,教師在試卷分析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普遍性錯誤及原因做到心中有數,選取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問題進行重點備課和講評,并以此為突破口,進行舉一反三,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進行合理發(fā)散,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錯誤率較低的題,則只需蜻蜓點水或課后個別指導,真正體現“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原則,這樣講評的時間也得到了保證,效果也更加明顯。
3. 試卷講評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在講評過程中,必須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解題指導,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并盡可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重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4. 試卷講評要重視對知識的鞏固
講評試卷是查漏補缺、鞏固復習所學知識的大好時機。在試卷講評中,教師應就所講試題,針對學生知識薄弱點,聯(lián)系課本進行總結歸納和深化,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5. 將試卷內容進行歸類講解
如果教師不注重解題思路的分析和答題方法的引導,就會導致學生重復犯錯誤。因此,教師要將試卷中相同或相關內容的題目和解題方法或解題思路相同的題目,進行歸類講解,使學生對試卷上同一類問題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使他們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刻,同時還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又能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經緯交織、融會貫通的知識網絡。這樣,有助于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和鞏固。因此,試卷講評應將分散于各題中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適當歸類評價,從而形成認知和方法的系統(tǒng)結構,更好地對這一類題進行解答。
6. 講評要在普遍性中突出重點
試卷的編排大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多是重點突出的、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試題。試卷有絕大部分都是基本知識點,不同的知識點難易程度不同,在教材中的輕重地位也不同;不同的題型考查的能力層次不同,能力要求的側重點也不同;不同題型的試題所描述的數學過程簡繁程度不同,分析難度也不同。因此,在評講試卷時,教師不能一概而論,模糊地帶過,要有重點地進行仔細解剖,讓學生真正的弄明白。對那些涉及重、難點知識及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要特別“照顧”;對于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癥下藥”,及時分析,然后安排針對性的訓練。
為了在評講時實現上述目標,教師必須認真批閱試卷,細致地分析每道試題的錯誤原因,精心地設計每道試題的評講思路。只有做到評講前心中有數,才能做到評講時有的放矢。
7. 指導學生進行矯正補償和檢測
在試卷講評完后,可要求學生對試卷進行反思、歸納、總結,抓住試卷中的難題、關鍵題、易混淆題,把試卷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提煉,用網絡化的圖表表示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體系。教師應要求學生將答錯的題全部用紅筆改正在試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的試題收集在“錯題集”中,作好答錯原因的分析說明,給出相應的正確解答。訂正后的試卷不能一扔了之,也不能由學生保管,教師應把訂正后的試卷收齊,仔細檢查,并妥善管理,這樣不但可以檢查督促學生及時訂正試卷,了解學生訂正情況,而且每次的試卷還不會遺失,待到復習時,教師再把試卷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重做紅筆訂正的題目,從而使學生的復習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
三、重視講評后內容的消化、問題的復現和個別輔導
1. 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消化講評內容
為了鞏固講評結果,教師應采取必要手段促使學生消化講評內容。講評后,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個別消化講評內容。要求學生在講評的基礎上再認真閱讀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點,教師可進行個別指導,最后讓學生把自己的典型錯題建到自己的錯題集中,以便隨時查閱反思,避免下次再犯類似的錯誤,從而提高了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教師要重視講評后普遍問題的復現
教師還要重視學生試卷中普遍問題的復現工作,教師應把這些問題加以整理、做好筆記,為下次考試命題做好準備。在整理過程中,最好變換角度,重新設計題目,以達到徹底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目的。
3. 教師要重視課后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
教師在對學生試卷評改時,總會發(fā)現有些學生錯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個別性。因此,教師要結合課內、課外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之真正弄懂題意以及解題方法。課堂上,師生主要是對學生解題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研究,個別學生在解題中的特殊問題,往往無法得到關注,這就需要課后教師與學生個別交換意見,進行個別輔導。要有效進行個別輔導,首先,取決于教師在批改試卷和對試卷統(tǒng)計分析時是否注意對學生解題中存在的特殊問題進行了記錄。其次,要求教師能夠與學生真誠平等地對話,理解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從而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再次,在個別輔導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還應注意對學生的欣賞,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在解題中的成功之處,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使他們真正學會解題。
總之,講評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講評過程中要力求精講精析,抓住典型的錯例,選擇要點加以點撥,充分啟發(fā)學生思考,對重要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歸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和應變能力,講評課的課堂教學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另外,一次考試不僅能檢測出學生學習的成績,還能檢測出教師教學的得失。教師在分析試卷的時候,除了了解學生的弱點,幫助學生糾正錯誤之外,還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思想等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動教學,力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高興中學 342418)